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1|回复: 0

[原创] 母亲的家园

[复制链接]

37

主题

316

回帖

1159

积分

三星会员

积分
1159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6-7-22 12: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田间故里 于 2016-7-21 23:25 编辑

    . 【母亲的家园】
           文/钱新华

        母亲嫁给了父亲时,不到十七岁。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54年,她居然怀上了我。是年深秋,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只不断渗水的小腰盆(以前乡村,一种椭圆盆形水上木制运载工具),飘荡在雾霭茫茫的汴戈圩河面上。腰盆里载着两位年轻的女人:一位是身怀六甲与不谙世事的我母亲;另一位是长她两岁,临时充当驾驭腰盆“水手”的堂嫂(我的堂舅妈)。堂嫂年纪不大,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显得沉稳、老练多了。小木桨在她那利索的手上,忽左忽右地荡漾开来,浪声轻摇着盆舷,木桨掀起的哗哗水声,打破了黑夜里的静谧。裹着朦朦胧胧夜色的小腰盆,似一片无拘无束的树叶,恣肆地随波逐浪,缓缓地朝着几里水路外的婆家--钱家麦园移动。前方见不到一丝亮光,只能凭着感觉判断前行的方向。汴泗埂头上娘家的那些房屋、树木的影子,似乎都在洪水里颤抖,继而又渐渐地模糊起来,最终被黑暗吞没。
        约莫半个时辰后,腰盆泊在钱麦园老井旁。母亲谢别了堂嫂,敲开了家门,还没有来得及喝口水,我便等不及地来到了这个被洪水围困的饥馑世界……

        这便是母亲当年产生我时的真实故事,我想,有必要在这里回放一下,让后人记住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如今,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恐怕都还没有忘却那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吧。当年,那魔鬼般的洪水,冲垮了多少江堤河坝?淹没了多少道路、农田?吞噬了多少村庄、家园?制造了多少饥民、难民?
        母亲,个头不高,不爱多话,更不喜欢串门唠嗑,扯那些家长里短的锁事,因此邻里间的口角纠纷,往往与她无缘。据说她也曾上过几个月的学堂,可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五斗。她用一生中最宝贵的光阴与年华,艰难地完成了生育抚养我们兄弟姊妹(四男两女)六人重大使命。如今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兄弟姐妹,散居几地,落地生根,开枝散叶,远离了生养我们,为我们操劳辛苦了一辈子而渐渐老去的母亲。一年当中,一家人难得有几次相聚。但是,只要母亲还在,那流淌着我们血脉的根就是还在;那早已深入了血液记忆中的家园就是还在。我们不论身处何地,随时都有了一种归属感与安全感,那颗飘泊了大半辈子早已疲惫的心,就有了安放的地方。
        自从2009年上春,75岁的父亲,因病永远地走了以后,母亲便和因残未成家的小老弟留守着家园,呵护着我们的避风港。2014年11月,我退休后,儿子媳妇在A市经营着一处服务性产业,忙得不可开交,十分企盼我过去帮忙。我权衡再三,最终还是选择留下,陪在母亲身边。
        外地弟妹或孙辈们,一旦拔不通母亲的电话,那我自然就成了他们的中转站。我必须第一时间赶到母亲住处,看看究竟。当然,通常电话打不出,都因母亲操作不熟。不是按错键,就是忘了充电。我便拿起母亲的手机,帮她回拨过去。母亲接过机子,紧贴耳边,脸上不时地变换着关切与开心的表情……
        母亲一生,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她那种勤劳节俭的习惯。到了耄耋之年,仍旧初衷未改。如今,她的身子一天天地“钩”了起来,宛如一把缺了弦的“老弓”,可她并未因此而放弃劳作。我们姊妹几人,都曾多次劝她不要再那么劳累,可她当面应着,事后却我行我素。无奈中的我们,也只有遂她的意了。莫非真如人们所说:一下子想改变一个人长期所形成的某种习惯,是很难很难的。
        母亲拥有一块精致的小菜园和几块不大的山地。这些山地是被别人抛弃了以后,又被她捡了起来再种。另有原是杂草丛生的荒坡,经母亲与小老弟年复一年地复垦后,竟然成了“高产稳产”的熟地! 这样,每年收获的山芋、小麦、玉米、管她俩是食用不了的。
        母亲的那把锄头,经过岁月长期磨砺,早已失去了锋利的锄刃,母亲仍然视它为宝,形影不离地随着母亲,并一起慢慢地老去。端详着那光滑圆润、黄褐色的锄柄,我似乎触摸到了上面吸附有母亲勤劳的气息与辛苦的体味。母亲是位闲不住的人,一旦有空,就会柱着这把无刃的“老锄”,或去小菜园,或到“捡来”的山地。我们若想见她,往往都须去这里寻觅。
        母亲的菜园,总是随着季节的轮回而不断地变化。春夏之交,或夏秋之际,阳光闪烁着那种炫目光环。母亲在菜园里来回走动,一会儿躬身锄草、培土,一会支配小老弟挑水施肥,一会儿直起身子用袖子擦拭额头汗珠,望望蔚蓝的天空。菜园里的椒们、茄们、豆们、瓜们,长势逗人。母亲在园地内慢慢移动的身影,瓜果蔬菜在阳光下一明一暗地萌动。
        当初,我很担忧母亲种了那么多的瓜果蔬菜会不会造成浪费?没想到母亲竟从街上买回了鸡笼,她用那只笼子养了十多只小鸡。小鸡一天天长大,多余的瓜果蔬菜就被这些鸡们转化了。鸡产下的蛋,她总是舍不得吃,被一个一个地攒起来,成了馈赠亲友的人情礼品和孙辈们、曾孙们的特供用品。她拿着这些蛋,一本正经地告诫我们:这是货真价实的土特产,既安全、又养人得很!
       人生像是一次远行,离开是为了更美的风景。但到了晚年,我还是向往着落叶归根,能像母亲那样,恬静地守着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园,养三五只鸡,种一块菜园地,或再侍弄几分坡地薄田,朝朝暮暮与满架满地的瓜们、果们、菜们相伴,与稻粱、麦们、薯们厮守,足矣。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