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951|回复: 12

枞阳志

[复制链接]

1048

主题

7496

回帖

16万

积分

荣誉会员

谁给我面子,我就爱谁!

积分
162772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发表于 2007-9-15 00: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枞阳县志》现任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




  枞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6.2——成书)
  (姓名顺序按原文件排列)
  顾 问:张海鹏 龙仲文 梅森
  主 修:杨维东(——1997.3) 吴存荣(1997.3——)
  主 任:徐江华
  副主任:周学雄 何宗华 吴学熙 疏 获
  委 员:殷金福 许正发 杨平 陈新苗 许范春 江道祥 周正平 王传杰
  张复林 王鹤松 王建国 刘诚 夏晓华 孔祥彪 方新元
  枞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主 任:胡志(1997.5——)
  督导员:疏获(1997.5——)
  主 编:疏获(副编审)
  副主编:杨俊(聘) 陈松郭(编辑)
  编 务:唐闸贵(兼) 王尚友(聘) 阮虹 杨晓蕾
  《枞阳县志》审定单位
  中共枞阳县委员会  枞阳县人民政府
  安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欢迎光临〖华信人〗:http://www.huaxinren.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7496

回帖

16万

积分

荣誉会员

谁给我面子,我就爱谁!

积分
162772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00: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枞阳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志书——《枞阳县志》,历经磨砺,几易其稿,终于面世。这是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也是全县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
  枞阳县古为宗子国,汉时置县。隋代以后,县名先后改为同安、桐城。新中国诞生前夕,一县之域分为桐城、桐庐两县。新中国建立之初,桐庐县更名为湖东县。1955年,县城由汤沟镇迁至枞阳镇,恢复汉时县名——枞阳县。
  枞阳县地灵人杰。元明之际,文有宰相何如宠,武有朱元璋功臣“大刀王胜”,还有一身正气的“忠毅公”东林党中坚左光斗。明末清初的方以智是我国17世纪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他与经学大师钱田间共同开创了桐城文派的先河。清代康熙以后,相继出现了方苞、刘大櫆、姚鼐三位“桐城派”的祖师,继之而起的有刘开、姚莹、吴汝纶,他们在清代文坛独领风骚200余年,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故今枞阳为“桐城派”的故乡。现代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家、将军和画家黄镇,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章伯钧,以及慈云桂、疏松桂、汪旭光等科技精英。仅这次列入县志人物传录的就多达440余人。
  枞阳滨江怀湖,地理条件优越,山水资源丰富,素称鱼米之乡。现为全国粮棉大县、商品粮基地县、经果林基地县、水产重点县、全省水产示范县。智慧、勇敢的枞阳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历史原因,自建县以来,未能修成一部完整而系统、全面而具体地记载枞阳历史地情的志书。“盛世修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枞阳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在这大好形势下,县委、县政府及时作出了修志决定,成立机构,选调人员,拨出专项经费,开始了《枞阳县志》这一综合工程的编纂工作;经过修志工作者十多年的辛勤耕耘,终于实现了全县人民的长期愿望,结束了我县无完整县志的历史。
  《枞阳县志》以翔实、系统的资料,比较全面准确地记述了枞阳自建县以来,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革命和建设的光辉成就、曲折历程和经验教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它的问世,必将增进境外人士对枞阳的了解,促进枞阳经济的对外开放,也将有利于激励我们更加热爱枞阳,激发发展枞阳、振兴枞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编修志书是一件十分辛苦、清苦、艰苦的工作。十余年来,为编修这本志书许多同志进行了艰辛的劳动,作出了无私奉献。在《枞阳县志》付梓之时,我们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和94万人民向他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对一切关心、支持本届志书编纂工作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致以诚挚的谢意!
  这部志书,在编纂过程中,编委成员和修志工作者,虽然力求质量的提高,但因年代久远,资料搜集困难,错漏不足之处难以避免,在此,我们真诚希望有关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中共枞阳县县委书记 钱新祥
  枞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吴存荣
  1997年8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欢迎光临〖华信人〗:http://www.huaxinren.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7496

回帖

16万

积分

荣誉会员

谁给我面子,我就爱谁!

积分
162772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00: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例




  一、本志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记述枞阳县境古今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状况及其变化,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并突出时代和地方特色。
  二、本志共分三大部分,开头为序言、凡例、概述和大事记,中间是各类专志,最后为附录部分。中间部分按章、节、目层次编排,记、传、录、表并用。
  三、本志遵循“详今略古”的原则,上限除《大事记》、《建置区划》、《人物》部分尽可能上溯外,其余各章主要记述明清以来的人和事;下限主体部分记述至1989年底止,个别地方因记述事物的完整性和保存现存资料的需要,作了适当的延伸。
  四、本志遵循“生不立传”的传统惯例;立传、入录人物以本籍为主,兼收在本县有较大影响的客籍人士。《人物表》中按一定的标准兼收逝者和生者。
  五、本志纪年,民国以前采用帝王年号纪年、农历纪月,民国年间使用民国纪年(首次出现括注公元纪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使用公历纪年月。此外,凡未注明所属世纪的年代,均为本世纪年代。
  六、本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为1949年2月18日中共皖西二地委划归桐庐县(今枞阳县)的地区。在现今的地域内所涉及的人和事,不论古今,都是本志记述的范围;至于原桐城县的有关背景史料和统计资料,因记述需要,本志有少量涉及。
  七、本志计量单位、数字用法统一按国家现行规定执行;1955年3月1日前的人民币,除加注者外,均为新人民币值。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数据以县统计部门资料和部门专业志中的数字为准。
  八、本志使用国家规范的简化字;行文采用语体文、记述体。
  九、本志资料来源于历代史书、志书、档案、报刊、私家著述以及本县部门专业志,少量的使用了口碑和实地考察的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引文忠于原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欢迎光临〖华信人〗:http://www.huaxinren.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7496

回帖

16万

积分

荣誉会员

谁给我面子,我就爱谁!

积分
162772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00: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概述




  (一)
  枞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长江北岸,居东经117°05′~117°43′、北纬31°01′~31°38′。总面积为1808.1平方公里。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县共水;西南一隅与安庆市毗邻;北与无为、庐江两县接壤;东南与铜陵、贵池隔江相望。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低山区,西北部为低丘漫冈,中部是犬牙交错的丘陵冈冲,东南部属沿江洲圩。境内最高山为三公山,海拔674.9米。长江流经县域74.5公里,通江湖泊有白荡湖、陈瑶湖、菜子湖等。境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对农田灌溉、水产养殖、水上运输均构成得天独厚的优势。
  枞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年均气温16.5℃,年均积温5129℃。冬季低温而无严寒;春季温和;夏季温度虽高但不酷热;秋季略高于春温。由于季风环流和地形影响,县境冬季多北风,春秋季多东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年均降水量1326.5毫米,冬季降水量少,夏季(梅雨季)雨量集中,约占全年总量40%。境内野生动植物和矿产资源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列为国家保护的动物有白鳍豚、江豚、小灵猫、水獭、中华鲟、小天鹅、黑鹳、鸳鸯以及鹤类和各种雕鹗等。植物有942种,隶属173科,其中药用植物有354种;属国家保护的有银杏、金钱松、杜仲、青檀、水杉等5种。主要矿产有铁、铜、明矾石、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煤、泥炭、陶土、黄沙等。
  枞阳县西周时为宗子国;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县;晋代陶侃曾任枞阳令。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枞阳县为同安县。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县为桐城县。隋末,县治一度迁至今会宫乡城山;南宋末,县治一度迁至枞阳镇。1949年2月,中共皖西二地委将原桐城县划分为桐城、桐庐两县。新中国建立后,县名因与浙江桐庐县同名,又因其地域在白兔湖、菜子湖以东,故于1951年更名为湖东县。1955年7月1日,始改今名,隶属于安庆地区;1988年9月起,隶属于安庆市。1989年,县辖12个区、3个镇(1个区级镇、2个乡级镇)、49个乡、426个行政村、9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为923909人(第四次人口普查数),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91人,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倍多。境内汉族人口占99.96%,余下0.04%为蒙古、回、苗、壮、布依、朝鲜、满、高山、土家、达斡尔等10个少数民族,计363人。
  (二)
  枞阳县地理位置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建城于下枞阳,以阻魏兵南进;唐代辅公祏起兵反唐于枞阳镇;南宋李全镇守幕旗山抗击金兵;元末陈友谅扎寨于浮山,朱元璋屯兵于城山,二人在今枞阳境内多次血战;明末张献忠扎“四营”于枞阳镇,并进军浮山寨;清代太平军首领李秀成、陈玉成在枞阳两次召开了重要会议,对保卫天京、扭转战局起了重大作用;抗战期间,共产党人在陈湖、水圩一带创立了桐东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了敌、伪、顽的反动势力;解放战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枞阳镇成为解放军中线指挥部,县属江心洲和沿江各码头均成为解放军的起渡点。
  枞阳人民具有悠久的革命传统。早在隋朝,李英林起兵于枞阳,声势浩大,与隋王朝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元末,“大刀王胜”率3000子弟起义于会宫,以响应朱元璋;清初,农民范大、范二扎寨白云岩,竖起了反清大旗;清咸(丰)同(治)年间,枞阳成为太平军的根据地,枞阳人积极参加太平军,其中会宫张逸民后来还成为洪秀全的岳丈,兵败后血染天京;辛亥革命前夕,高甸吴樾的炸弹声,震惊了京华;民国初年,枞阳镇革命党人张品山的枪声,吓坏了军阀倪嗣冲。民国17年,共产党人章逐明在章家大屋创建了桐城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同年11月,成立了中共桐城区委,下辖15个支部(其中有10个支部在今枞阳县境)。次年8月,成立了中共桐城县委,下辖区委3个(其中2个区委、19个支部在枞阳县境)。这期间,浮山成为安(庆)、桐、枞、庐地区共产党的活动中心,浮山中学成为秘密交通站,会圣岩吴富之家成为中共县委机关。民国19年,中共安庆中心县委在会宫召开了8县联席会议后,枞桐地区掀起了武装斗争高潮,枞阳人陈雪吾、吴克正、张舜卿等在欧家岭领导了武装暴动,成立了皖中红军独立团。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在陈瑶湖一带开辟了抗日根据地,并成立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枞阳人民在沿江一带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民国38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近20万人抵达枞阳沿江一带,枞阳人民积极参军、参战和支前,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从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到新中国诞生,枞阳人民为之奋斗了20余年,牺牲了600多名优秀子弟,著名的烈士有童长荣、史伟、史逸、陈石奇、陈雪吾、吴克正、吴鹏武、疏冠中(苏拓夫)、黄静寰(黄彬)、张舜卿、朱锦铭等等。他们的英雄业绩均已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他们的英名将与世长存!
  (三)
  枞阳为农业大县。1949年,全县可耕地有59.46万亩。50年代起,县境大规模围湖造田,1967年可耕地已增到93万亩。后因退田还湖、停垦还林以及建设用地,至1989年末,可耕地减至64.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74亩。
  新中国建立后,县境实行了“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接着,农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兴水利,使防洪防涝能力逐年增强。50年代,开始围湖造田,扩大了耕地面积。60年代,提倡科学种田,不断革新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方式。70年代,区乡建立农机(技)站,形成科技兴农的网络,并提高了作物复种指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农村实行了以联产承包为中心内容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大为提高。1989年,粮食总产为28349.5万公斤,棉花总产为269.6万公斤,油料总产为86.58万公斤,畜禽总量为50.1万头(只);农业总产值为183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07元,农民储蓄总额为3380.3万元。
  林业生产,几起几落。明清之际,森林茂密,植被良好,山上“无崖不树,无径不竹,无涧不花,无石不苔”。民国时期,历经战乱,森林面积逐年减少。新中国建立后,全县林业用地约为56万亩,其中有林地44万亩,立木蓄积量为6万立方米。1958年,因“大炼钢铁”和毁林开荒,树林被滥伐,林地面积急剧减少,至1976年立木蓄积量仅有1.5万立方米。1981年,全县林业实行“三定”,农民植树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至1983年林地面积已达53万余亩。1989年,森林覆盖率为18.1%,立木蓄积量约20万立方米。
  水产养殖,兴旺发达。枞阳县早在50年代就是全国22个淡水渔业重点县之一。新中国建立时有水面61.2万亩;50年代末,因围湖造田,蓄水面积逐年缩小。1984年,开始退田还湖,水域面积不断扩大,水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主要水产品有各种鱼类和龟、鳖、螃蟹以及莲、藕、菱、芡实等等,其中甲鱼、鳝鱼(黄、白鳝)、银鱼、鳜鱼、螃蟹、莲子、芡实为特种优质产品,每年有大量出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实行了联产计酬的渔业生产责任制,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由天然捕鱼转入以养殖为主,水产养殖出现了新的局面。1989年,全县水域面积为37.5万亩,另长江可利用水域13.5万亩;水产品产量为750万公斤,渔业总产值899万元。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县境滨江背湖,历史上湖口未建节制闸,湖水随江潮起落,造成“大水大灾,小水小灾,无水旱灾”的局面。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先后兴建白荡闸、梳妆台闸、湖东闸、永登闸、枞阳闸等;拓宽加高74.5公里的长江大堤;兴修众多的水库和塘坝;疏浚大小河道和沟渠;兴建100余座电力排灌站。1989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56.17万亩,旱涝保收面积为46.6万亩,基本上解决了水旱灾害的失控问题。
  (四)
  枞阳县属自然农业经济区,县民多以渔耕为业,因此县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但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手工业兴起于明代,私营工业作坊出现于清末,机器碾米和电灯照明,出现于民国年间,集体工业出现于1956年。1989年,县办集体工业企业22个,职工2869人,固定资产1368万元,年产值1757.6万元,利润74.6万元,纳税157.3万元。其生产的元钉、毛巾、牙刷为出口产品,液化石油气钢瓶、香肠和牙刷为省优产品。国营工业企业17个,其中经委系统工业企业8个、工矿企业2个、商业工业企业1个、城建工业企业1个、粮食工业企业5个,计有职工2800余人。乡镇企业24749个,已初具规模,并逐步向项目多样化和高技术方向发展,其产品已为人们所喜爱,有的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其中灰包咸蛋出口在安徽省同行业中,独享产品免检信誉。
  县境商业由于水域的优势,自古以来就很发达。集镇多为水码头,货物运输十分方便。其中,枞阳镇古为舒口,为舒、庐、潜、怀、太、岳等县的漕米和货物的集散地;汤沟为桐东首镇;石溪镇在宋代为桐城九镇之一;姚王集为数省耕牛交易场所;义津镇、麒麟集为农牧土特产品的交易中心。新中国建立后,县境大小集镇36个,工商业者2137户。1953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商业走上了合作之路。1956年,全县公私合营商业5家、合作商店1196户、合作小组93个、代购代销点19个,转入国营和合作社、农村供销部的252家,私营商业126家。“文化大革命”期间,取缔私人经商,全县国营商业企业独家经营、商品流通渠道单一。1978年后,国营、集体、个体商业一齐上,商业市场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1989年,全县综合性贸易市场达42个,年贸易额约7382万元;国营商业商品销售总额56606.6万元;个体商业商品零售总额4896万元。
  新中国建立后,财税金融方面不断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1989年,全县财政收入突破2000万元大关,其中税收为1300余万元;金融机构有支行4个,其所属营业部、信用社遍及城乡,另有保险支公司1个;城镇储蓄余额5138万元,农村储蓄余额4115.7万元。
  随着农、工、商贸各业的振兴,交通、邮电事业日新月异。至1989年止,县有公路46条,总长度484.7公里。其中省道5条、县道11条、乡道30条。全县除江心洲外,各乡镇均已通车。全县426个行政村全部通邮;有19个局、所可办电报和国际、国内长途电话业务;县城拥有市话500门,磁石总机5台、出局电缆800对;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00门,杆路总长515公里。
  (五)
  枞阳人历来重文尚读,“穷不丢书”为老祖宗的训诫。
  明代,理学大师方学渐在枞川首倡讲学之风,二十年如一日,先后从学者上千人,学业有成者比比皆是;童自澄在枞阳镇创建辅仁馆,大兴读书之风,莘莘学子遍及乡里。清代,刘大櫆先授徒于陈家洲,辞官归里后讲学于枞阳,培养了一批后起之秀。据旧志记载,明清之际,今枞、桐两县有进士240名、举人640名、贡生509名。清末民初,提倡新学,一批有识之士在县境大办学堂,其中吴汝纶创办桐城学堂,童鉴泉创办枞阳公立小学,吴芝瑛捐办鞠隐国民小学堂,倪梅轩创办化俗女子学堂,李光炯创办宏实小学,疏孟涛创办南阳疏束氏高等小学,房秩五创办浮山公学等等。据初步统计,30年代以前,留学国外的就有31人。新中国建立后,教育之花盛开枞阳大地,读书之声处处可闻。1989年,全县小学教育已经普及,普通中学已有67所,此外还有职高、师范和卫校。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枞阳县每年升入高等学校和高中专的人数均在四五百人之间。1989年,在异国他乡求学的尚有30余人。
  枞阳县是桐城派的故乡。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它与清王朝整个朝代相始终,前后绵延200余年。它遵奉程、朱道统,承继秦汉以至唐宋八大家的文统,结为门户,世代相传,其传人几及全国,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久,为中国文学史所仅见。它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受枞阳明代文风的薰染,其祖师爷及后起之秀,大多生长在今枞阳这块土地上:方以智、钱田间开创了桐城派的先河,方苞奠定了桐城派的理论基础,刘大櫆承上启下发展了桐城派的文论,姚鼐集各家之大成,完善了桐城派理论体系,吴汝纶、刘开、姚莹成为桐城派后期的杰出人物。他们师徒相传,著书立说,佳作宏富,形成了庞大的作家群体,在清代享有“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的盛誉。
  民国年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枞阳学子有的走出国门,学习西方文化;有的走向革命根据地,从事革命文艺的创作。其中朱光潜,方东美博采中西文化之长,在美学、哲学领域中独领风骚,其著作享誉全球;黄镇在长征途中创作了大量鼓舞士气的革命画作,后结集出版了《长征画集》,人们称之为“长征片断史诗”。
  新中国建立后,县文学艺术事业日益繁荣,县黄梅剧团蜚声大江南北,民歌创作誉满诗坛,文学作品不断发表,一批文艺新人正在茁壮成长。1989年,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63个、文化馆站13个、文物管理所1个、图书馆74个;广播站遍及乡镇,电视机已走进千家万户。全县从城镇到农村,从儿童到老人,文化素质都有了较大提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枞阳之所以有今天的灿烂文化,离不开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历史上在这块土地上曾经涌现出许多科技人才和能工巧匠。清代以前的代表人物有左光斗、方以智、方中通,他们在水利学、物理学、医学、数学等领域中都卓有成就,对社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科技领域里更是群星灿烂,慈云桂成为“中国计算机之父”,汪旭光号称“炸药大王”,疏松桂点燃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倪皖荪从事低温声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王奎仁发现了“张衡矿”,陶善昌研制了国际首创闪电探测定位系统,他们的科研成就,均为世人所瞩目。据初步统计,枞阳人现在国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工作的教授级的专家就有100余人。在县内,1989年,获得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已有200余人;科技兴农、科技兴渔、科技兴厂已结出丰硕成果。
  悬壶济世、行医卖药,在枞阳大地上自古有之。在这块土地上,名医辈出,药店如林。名医古有余霖、许丽京,今有查少农、疏元善、汤春生等;医学名著有方以智的《医学会通》、余霖的《疫疹一得》、许丽京的《医方新编》等等。1949年统计,全县中药店132家,中医人员279人。1989年,全县乡以上医疗单位有60个,职工1293人,其中930人有技术职称(副高以上的有26人)。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一般疑难病症可以不用出县便能诊治,人民健康基本得到保障。
  县境传统的群众体育活动有舞灯、划龙船和武术,其中“东乡武术”源远流长,享誉海内,历史上曾出现“三十六名教”;而今到处兴办武馆,武术之花开遍枞阳大地。新中国建立后,学校体育教学常抓不懈,体育活动十分活跃。在历次省市体育运动会上枞阳健儿均获得较好成绩,如蔡声和在安徽省首届运动会上夺得百米跑第二名,取得了零的突破;1958年,焦志华在安徽省100米蛙泳比赛中,打破了省记录,荣获第一名;1981年,施小平在安徽省少年棋赛中,获得象棋组冠军;1986年,吴卫凤获全国六运会女子柔道第三名,后在亚运会上又夺得银牌。
  枞阳县山青水秀,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三面环水、“望之若浮”的浮山,有“亚浮山”之称的白云岩,有何宰相读书的青山石屋,还有“秦始皇三鞭抽不动”的岱鳌山。浮山为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以108洞和400余块古代摩崖石刻著称于世,自古以来游人络绎不绝。县境文物古迹众多,仅名人墓葬就有方以智、刘大櫆、姚鼐、钱田间、王胜、方学渐、阮鹗、吴应宾、吴汝纶、李光炯、房秩五、鲁生等数十处之多;至于革命遗址、名人故居、古代建筑、馆藏文物等等,更是难以枚举。
  枞阳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已经创造出光辉灿烂的过去。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枞阳人民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与天斗,与地斗,使“穷山恶水”变成了“鱼米之乡”。而今,英雄的枞阳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正在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迈步奔向2l世纪。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富饶、美丽、文明的枞阳将崛起在江淮大地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欢迎光临〖华信人〗:http://www.huaxinren.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7496

回帖

16万

积分

荣誉会员

谁给我面子,我就爱谁!

积分
162772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00: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14日,桐庐县人民政府在白云区白石乡吴家祠堂山岗上召开数万人庆祝大会,盛况空前。
  10月10日,县三级干部会议在项镇铺召开,历时3天,布置工作:(1)改革保甲制度,建立村政权;(2)在义津、白云区进行反霸试点;(3)调整行政区划,设枞阳、义津、白云、汤沟、陈湖、钱桥、破罡等7个区、36个乡、381个村和汤沟、枞阳两直属镇;(4)决定县政府由项镇铺迁往汤家沟。
  是年,全县统计有93120户,486600人,土地59.46万亩。
  12月1日,县诊疗所成立,县直机关及区乡干部医药费统一使用。
  12月28日,县各界代表会议在汤沟镇首次召开,出席代表199人,列席37人。
  是年,全县冬修完成土方978万立方米,发放土方粮食202万公斤。
  是年,高甸初中并入四毅初中;菁华初中、鹞石初中并入浮山中学。
  是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五师围垦陈瑶湖和枫沙湖水域30平方公里,新建跑马堤,将陈瑶湖和枫沙湖分为两个水域,以垦殖种粮。
  是年,水灾严重,灾民生活困难,政府组织生产自救,同时发放大量救济粮食。
  1950年
  春,黄镇由南京回到故乡枞阳探亲。
  春,全县动员民工16万人兴修水利。至5月完成水利土方46万立方米,发放以工代赈粮58万公斤。
  5月中旬,中共桐庐县委党训班在汤沟金家祠堂开学。
  是月,华东医疗队来县协助县诊疗所开展种痘防疫工作,接种痘疫苗达11万余人。
  6月1日,县裕华机器碾米厂在汤沟镇投产,职工24人。
  6月16日,县委制定下半年整风工作计划,规定乡以上干部参加整风学习,目的是提高干部的工作水平,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关系。
  是月,县安置淮北灾民185人。
  是月,县和平签名运动委员会成立。
  8月19日,县内开展减租减息宣传活动。
  9月6日,县成立复员委员会,区、乡、村亦成立相应组织。
  10月22日,县卫生院成立。
  11月16日,县委制定土改工作计划,决定在全县分3批进行土改,第一批土改试点在官青、大新、七井、义军等乡进行,年底结束。12月20日,县区成立土改工作委员会,乡、村成立土改工作组。翌年1月15日,第二批土改工作在46个乡进行;3月1日在余下的乡进行,同时在已改过的乡进行土改复查(土整);7月,开始颁发土地证书;11月,土改工作全部结束。
  11月25日,普济圩农场拨红杨圩荒田废地4万亩,让县移民垦种。是年,县内成立8个业余剧团,演出619场,观众达15万人次。
  是年,破获国民党“国防部反共救国军皖中司令部"12股反动武装组织,收缴长枪27支、手榴弹15枚、子弹625发、大刀1把。
  是年,中共中央救济总会副主任刘景范来枞阳视察。
  是年,区、乡调整为12个区(汤沟、义津、陈湖、白云、枞阳、官桥、破罡、横埠、高甸、安凤、老洲、红杨)、142个乡、3个镇。
  1951年
  2月24日,桐庐县更名为湖东县。
  春,汤沟区大新乡农民钱芳山、杨柳青组织了县第一个常年互助组。
  4月15日,县农民协会、妇代会、青代会成立。
  4月24日,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汤沟镇召开。
  是月,第三野战军派100名水利测量员,帮助县制订水利治理规划。
  是月,县兴修完成土方30余万立方米,发放以工代赈粮35万公斤。
  是月,开展“抗美援朝”工作,截止4月底,全县支援“抗美援朝”捐款301亿元(旧人民币)、慰问袋10079条。
  5月1日,县内举行“抗美援朝”示威游行。35万余人参加了和平签名运动。
  9月,省赴朝慰问团成员郭崇毅来县向各界群众作报告,随之再次开展“抗美援朝”捐献活动,计捐人民币2.8亿元(旧人民币)。
  9月,湖东县乡村师范学校创建,校址在汤家沟。是月,湖东县人民武装部成立。10月,各区成立武装部,隶属县人武部。
  10月1日,长江客班小轮停靠县境大砥砱码头,单日上水,双日下水。
  12月26日,县委召开干勤人员大会,宣布全县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即“三
  反”)运动。翌年2月9日,再次动员干部积极参加“三反”运动,同时号召群众打“老虎”(即犯有贪污、浪费、官僚主义者)。2月29日,县委宣布“打小虎41只”。10月,“三反”运动结束。
  是月底,县委召开了全县首届劳模大会。
  1952年
  元月11日,李则纲教授致函孙纪正县长,要求保护好私人藏书。
  2月,县工商界开展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行贿、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反偷工减料(即“五反”)运动。
  3月21~23日,县召开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381人。
  是月,党政机关干部由供给制改为薪金制。
  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普济圩农建第五师,因坏人投毒,88人受害,经抢救脱险。
  是月,县境第一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6月,铁铜乡群众送公粮过江时,因船超载溺死8人。
  7月20日,县中学教师赴芜湖集中,参加思想改造学习。
  7月22日,县委总结《关于改善乡村领导方法、工作方法意见》的经验,经中共安庆地委、安徽省委先后批转在全省范围内学习、贯彻。
  是月,县农场培育岱字棉,亩产籽棉205公斤
  汤沟至桂家坝公路修成通车,县第一辆货车(日产丰田牌)开始运营。
  9月,县在枞阳镇召开物资交流大会,成交额达116.4亿元(旧人民币),参加交流会的有2万多人。
  12月13日,动工兴建白荡闸,翌年10月竣工。
  12月22日,湖东县人民剧团成立。
  是月,县依据国家颁发的《民兵组织暂行条例》,实行民兵制,并组织民兵基干团。
  是年,全县小学实行五年制教育。
  是年,江堤冬修,5.4万人次上堤,去沙取土,完成土方250万立方米。
  1953年
  元月7日,县“贯彻婚姻法委员会”成立,中共湖东县委书记苏枫任主任委员。
  元月8日,县“爱国卫生委员会”成立。
  元月20日,县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成立。
  元月21日,国家公职人员从元月份享受公费医疗。
  元月,县委开始发动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3月钱常山、叶维方、刘彬侯、方光国等4人试办了4个初级社。县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同时培训办社干部。至翌年3月,全县组织起来的农户有52508户,占全县农户的45.3%;1955年底,全县办了92个社,入社农户96526户;1956年6月,全县98%的农户加入高级社;1957年,初级社全部转为高级社,计238个。
  3月24日,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成立。
  春季进行征兵工作,县有1498人应征入伍。
  4月,县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据统计全县有小学426所,民办小学10所,教师1233人。
  7月1日凌晨3:30,三兴圩劳改农场,因强排洪水与大新圩群众发生混斗,农场公安队一中队副指导员周文清等人,开枪打死农民高五九、饶金明2人,重伤2人,轻伤3人。地、县有关部门组织查处,经华东军法处负责人到枞阳核实后,周文清于7月8日正法。
  8月15日,湖东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
  9月21~23日,普济圩农场与湖东、无为两县在省公安、农业、水利等厅、安庆专署、长江下游管理局等单位协调下,初步达成关于土地、水利、鱼场、草场等问题的协议。翌年4月13日,湖东县、无为县和普济圩农场三方代表会议在农场召开,进一步就水利、交通、土地、鱼、草等问题达成协议。11月12~16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传达“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出席会议1396人。12月15日,县召开有关部门实行统购统销准备会议,会议决定设点和供应标准等问题。12月17日,县委就小岭、麒麟两区宣传不力,在完成统购统销任务中,干部作风粗暴,强迫命令,导致发生自杀事件通报全县。
  是年,县体育代表队出席省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会,蔡声和获男子成年组100米第二名(12秒4)。
  1954年
  1月24日,县委决定成立县选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各乡亦成立相应机构。
  2月2日,县委召开全委扩大会议,研究布署“关于利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问题”,并决定成立“县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办公室”。
  2月15日,县委转发地委《关于平息毛人水鬼谣言的紧急指示》,要求积极组织力量破案,防止谣言蔓延,以安定人心和社会秩序。
  3月,全县第一次进行选民登记并选举代表。
  4月13日,湖东县、无为县和普济圩农场三方代表会议在农场召开,进一步就水利、交通、土地、鱼、草等问题达成协议。
  5月1日,湖东县第一届运动会在汤沟镇人民广场举行,300多名运动员参加。
  6月30日24时止,首次人口普查工作结束,全县人口为505931人,男占51%,女占49%。
  7月2日下午1时半,长江大堤老洲沙包段开始崩裂,4时溃破。县委立即作了书面检查,并对有关人员提出处理意见报地委。县内除永登圩外82口大小民圩尽溃。桂家坝水位达
  16.84米,40.3万亩农田被淹,14.5万间房屋倒塌,受灾人口达39.6万人,死34人,伤16人。因汤沟镇被洪水淹没,县委、县政府临时迁至义津镇。
  7月25日,湖东县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项镇铺召开,选举荣培先等8人出席省
  人大代表。
  7月,县陆续从外地调进粮食,至次年10月止,共调进粮食5.35万公斤,收到救灾款134万元、棉衣27432件、棉被3119床。
  8月8日,县组织灾区8000人到青阳、贵池、铜陵等地开荒,生产自救。是年底共发放救灾款122万元。
  9月25日,棉布实行计划供应,棉花实行统购。
  10月,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湖东县人武部进行整编,改为湖东县兵役局。
  10月28日,县委决定县址设在枞阳镇。
  11月29日~12月3日,县三级干部会议召开,贯彻部署粮食“四定”、防汛、开荒生产、评模、整顿合作社、批判资本主义思想等工作。
  是年,县内开展水利兴修,完成土石方32万立方米,清除泥沙5000立方米。
  是年,县境试种双季稻成功。
  是年,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来枞阳视察工作。
  是年,梳妆台闸建成。
  1955年
  2月22日至3月1日,县境全面发行新人民币(旧币1万元兑新币l元)。
  2月24日,县41万人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反对使用原子武器。
  3月15日,县召开三级扩干会,布置农业全面推广“三改”(改良品种、旱改水、一季改两季)工作。
  4月,县政府在义津镇首次进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试点。
  5月10日,县中医诊所成立。
  7月1日,湖东县改名枞阳县。
  8月,县贯彻国家颁布的《兵役法》,实行义务兵役制。
  10月,桐(城)枞(阳)公路破土动工;1957年3月完工,“五一”通车。
  11月5日,国务院赠送枞阳县7部收音机,县政府分别转赠陈洲区7个农业合作社。
  11月23~29日,县三级干部会议在枞阳镇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共安徽省委第三次会议精神,要求以正确的态度投身到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去。
  截止11月底,全县秋征入库粮10079142公斤,超额完成0.17%。
  12月20日,县行政区划由15个区调整为9个区(钱桥、安凤、枞阳、陈湖、老洲、横埠、白云、汤沟、义津),枞阳、汤沟两镇不变。
  是年,县内私人、集体认购公债74353元,实际入库47029元。
  是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肃清反革命分子运动,共逮捕反革命分子324人。
  是年,县财政拨给小学修建费16.7万元,新建小学9所,扩建3所,维修120所。
  是年,县水产公司销售鲜鱼66万公斤。
  是年,县体育代表队出席安庆地区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会,蔡声和等人获得优异成绩。
  1956年
  元月20日,枞阳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在枞阳镇召开,“枞阳县工会联合会”成立。
  3月,《枞阳报》报社成立,4月创刊;次年8月公开发行;1961年1月停刊。
  是月,县人民广播站成立,12月19
  日正式播音。
  是月,湖东闸动工建造,5月竣工。
  4月,县境破获“中国人民戡乱救国军革命行动委员会”反革命组织,逮捕骨干分子8名。
  4月22日,县科学普及协会成立。
  4月29日一5月3日,中国共产党枞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枞阳镇召开。
  5月9日一11日,枞阳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枞阳镇召开。
  5月14日,县人民委员会制订12年农业远景规划。
  是年,县内农业合作社有844个,其中高级社651个。
  是年,县基本完成对私营工商业、小商贩以及个体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是年,县将178乡调整为82乡。
  1957年
  1月3~5日,枞阳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枞阳镇召开。
  3月22日,枞阳、无为和普济圩农场三方代表会议在省、地领导主持下召开,研究达成如下协议:(1)原普济圩农场经营管理的陈瑶湖划归枞阳县管理(产权仍属农场),原属枞阳县的元宝洲内河套,划归无为县管理。(2)由农场代管的长江沿岸的芦苇洲滩,以灰河口界石到江边为界,分别移交枞阳、无为水利部门管理。
  4月,中央军委在幕旗山建立航标点。
  7月3日,县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消灭血吸虫病及其他地方病的指示。
  是年,县排球队获地区排球赛冠军、省排球赛亚军,在地区田径赛中获总分第一名;并培养国家等级运动员12名、国家三级排球裁判员2名;运动员金汉等获得五项第一名。
  1958年
  1月1日,全县四级干部会议在枞阳镇召开,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开始反右倾保守思想。
  1月17日,县委批准县内统战对象3177人。
  4月14~16日,县妇联会、保健站在枞阳镇联合举办了计划生育展览会。
  5月8日,县山水泥厂建成投产。
  5月29~31日,枞阳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枞阳镇召开。
  7月,钱桥区高丰圩浮夸亩产稻谷8000多公斤。是月,县内开展整风反右运动,次年2月底,县内干部、职工、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计467人;1962年甄别平反130人,1980年全部平反改正。
  8月22日,中共枞阳县委农工部作出关于并社和试办人民公社的决定。
  8月25日,县委召开扩大会议,贯彻地委大办钢铁、大办机械工业会议精神。
  是月,县马鞍山水库(中型)破土动工。1960年5月第一期工程结束,蓄水量为260万立方米。
  是月,县冶金指挥部成立,县委书记康兆郁率3万多人赴岳西县炼钢铁。
  9月26~28日,中国共产党枞阳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枞阳镇召开。
  是月,县实行了乡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化。
  9月29日,县兵役局召开公社武装部长会议,部署全民皆兵工作。
  10月15日,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将普济圩农场划归枞阳县管理。1960年11月15日,交省公安厅管理。
  10月25日,撤销区建制,全县成立10个人民公社。
  10月29日,县委同意光辉人民公社实行社员基本生活费供给制的试行办法,并在全县推广。
  是月,枞阳大闸动工兴建;次年9月竣工,10月l日正式启用;枞阳、怀宁、桐城3县30多万亩农田受益。
  11月2日,县第一次清理积存零散文件8276卷,并编写目录,归入档案馆。
  11月23日,抗美援朝志愿军代表团一行7人,来县参观访问。
  12月31日,枞阳县获国务院“奖给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安徽省枞阳县”和“奖给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安徽省枞阳县枞阳镇人民公社渔业大队”的奖状。
  是年,杨湾万亩圩圈成。
  是年,长江大堤殷家沟上、下堤段,崩岸1.13万米,县组织力量在黄泥山取石护岸,保护了江堤的安全。
  是年,枞阳县钾肥厂建成投产。
  1959年
  1月27日,县150名青年去新疆,支援新疆建设。
  2月18日,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桂林栖来县视察工作。
  3月19日,卫生系统3站(防疫站、保健站、血防站)、l院(县卫生院)合署办公。
  5月23日,苏联专家什布可夫察看拔茅山铜矿。
  6月25日,县档案资料馆成立。
  是月,枞阳镇改名城关镇。
  7月,枞阳县造船厂在芜湖江东船厂建造钢壳40马力柴油机轮船l艘,是为县制第一艘机动船。
  9月12~15日,县男、女排球队在安庆地区排球对抗赛中双双夺魁。
  11月2——4日,枞阳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会议在城关镇召开。
  是月,宋庆龄副主席为周潭小学题词:“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小主人”。
  是年,县邮电系统实现了区区有总机、社社通电话、各大队均通邮的目标。
  1960年
  1月,县内确立人民公社一级财政。
  2月17——20日,中国共产党枞阳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城关镇召开。
  4月15——17日,县文教战线群英大会在城关镇召开。
  5月23日,黄岩省长来县视察。
  是月,县直机关单位部分干部下放到农村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任职。
  8月,县内形成医疗保健网,拥有病床1120多张,仅医治吸血虫病就达2.3万人。
  9月8日,长凤、铁铜两条过江电话线架通。
  10月14日,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桂林栖来县视察。
  是年,县境除江心洲外所有公社通车,公路总长366公里。
  冬,解放军安庆军分区在汤沟公社召开民兵训练现场会,参加现场会的有安徽省军区、军分区机关及安庆地区各县人武部负责人共41人,民兵500余人。
  是年,县建成各类型水库7座。
  1961年
  3月,“包产到户,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责任田在全县推广。
  6月26日,县压缩城镇人口小组成立,共压缩城镇人口4.1万人,下放农村支援农业生产。
  7月18日,“太平天国枞阳会议”遗址(望龙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线渡江指挥部”旧址(陈氏宗祠)和“方以智墓”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月,中共枞阳县委整风办公室组织人员到农村,清理“共产风”,退赔了部分“一平二调”的财物。
  10月26日,县委按照上级规定,减免本年度农业税(公粮)392.5万公斤。
  是年,外交部副部长黄镇回故乡探亲、视察。
  1962年
  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枞阳县委第一书记康兆郁、县纪委书记刘世民,参加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扩大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
  l月16日,县委邀请本籍的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常委史维岫等5人参观陈洲排灌站、马鞍山水库工地、井边铜矿、孙岗大队食堂。
  2月24日,县召开烈属、军属、残废、复员、退伍军人模范代表大会。
  5月8日,县委、县人委要求横埠、陈湖、汤沟、老洲4区在5月15日前堵死吴家嘴水口,各区组织力量按期完成了任务。
  是月,县青少年男女队,参加安庆地区在贵池举办的篮球赛,男队获第一名。
  6月,县内精简全民所有制职工2108人,下放城镇居民440人,支援农业。
  9月,铁铜公社从城关镇分出,直属于县;汤沟镇和大新公社分开,隶属汤沟区;两镇的商业大队改为街道委员会。
  11月26日,县召开改正责任田干部会议,停止执行“责任田”政策,并批判“单干风”。
  12月20日,枞阳县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集市贸易管理试行办法》。
  1963年
  1月9~12日,枞阳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城关镇召开。
  3月26日,全县优秀民办教师会议在城关镇召开。
  5月,县施湾、鹿狮大队与无为牛埠、昆山、汪田等地发生竹木、水利纠纷,均由省政府主持协议解决。
  6月7日,县召开老年知识分子会议,名曰“神仙会”。
  10月6~10日,枞阳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城关镇召开。
  10月6~10日,政协枞阳县第二届委员会会议在城关镇召开。
  11月4日,县体育运动委员会与文教局合并办公。
  11月10日,县人民委员会公布浮山、石屋寺、白云崖、射蛟台、渡江烈士墓、鲁生烈士墓、姚鼐墓、姚康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是年,枞阳师范、枞阳卫校、枞阳农校停办。
  是年,恢复9个区,划分为45个公社、2个镇,下辖279个生产大队。
  1964年
  1月16日,黄岩省长来县视察。
  3月27日一4月22日,县第二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574559人。
  6月20日,省批复《无为、枞阳两县关于解决民权、周潭两公社大嘴头湖滩地纠纷问题的协议》。
  10月,地、县联合调查钱桥区土纺土织(利用破旧棉絮作原料,通过人工浆洗、纺纱,再织成布匹)情况,手工操作生产布匹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除。
  1965年
  2月26日,县拨款4万元,筹建夏家嘴公路大桥。
  11月,省国防工办、安庆电力局、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城关镇建1座35千伏安的6511变电所。次年12月开工兴建,1969年7月竣工。
  12月,县消防队成立,配消防车3部。
  是年,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齐柴谦率员来枞阳,选定向阳厂地址和油库地址。
  1966年
  2月1日,县组织民工整修桐(城)枞(阳)、枞(阳)庐(江)、会(宫)夏(家嘴)、井(边)砖(桥)4条公路线。
  2月6~9日,枞阳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协枞阳县第三届委员会会议在城关镇召开。
  4月29日,桂家坝轧花厂6万公斤棉花受潮霉变,减价处理,责任人受到处份。
  6月15日,枞阳小轮码头由洋棚迁至下枞阳,并兴建候船室。
  7月,县内中小学教师1400多人到县城集训,一大批教师被定为“牛鬼蛇神”,横遭迫害。
  10月,县公安中队整编为县中队,隶属县人武部领导。
  11月,县“红卫兵”代表赴北京,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主席检阅。
  1967年
  1月,学校、机关单位及部分农村相继成立“联总”、“联筹”造反组织,唇枪舌战,誓不两立直至发生武斗。
  2月,在上海“一月风暴”影响下,各机关学校、工厂、商店等造反组织相继开展“夺权斗争”。
  是年春,县“支左办公室”成立,参加支左的单位有县人民武装部,南京军区工程兵“6547和南京“131”部队。
  是年春,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成立。
  11月6日,第一线指挥部行文制止武斗,要求群众搞好生产和市场管理。
  1968年
  春,县“支左”领导小组成立,王洪勋任组长。
  4月,根据中共中央“一.二九”决定,县人民武装部成立“军事管制领导小组”,对公、检、法实行军管。
  6月,县先后组织800多人到大寨参观学习。
  8月20日,枞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各区、公社也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
  11月5日,县境共接收合肥、安庆、上海等城镇下乡知识青年1400余名。
  12月9日,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县直机关精简合并为10个服务站(毛泽东思想宣传、农林、粮油棉、工业、水电、邮电交通、财政金融、文教、卫生、人民生活)。
  是年,县内所有学校、文化机关由“军宣队”、“工宣队”、“贫宣队”进驻。
  1969年
  l月,县境部分完小附设初中班,名为“戴帽子”初级中学。
  是月,枞阳、庐江、无为3县毗连山区护林会议在县城召开。
  是月,枞阳中学停办,6547部队进驻学校。
  3月,县内开展“大批判”,“全面清理阶级队伍”,被划为所谓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死不改诲的走资派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达2809人;12月宣布平反,所有黑材料当众烧毁。
  6月13日,陈湖区大山、永兴两队600余名群众发生械斗,死2人,伤36人。
  7月6日,枞阳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
  lO月1日,县田圩牧童教师田立保应中央邀请,到北京参加国庆20周年观礼。
  11月3日,县革命委员会召开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贯彻“斗、批、改”会议精神。
  12月,县内公办中小学教师纷纷回原籍任教,学校由贫下中农管理。
  1970年
  2月27日,牛集3.5千伏变电工程建设开工,于年底建成输电。
  3月24日,县内开展“一打三反”运动。
  春,县内中、小学由秋季招生改为春季招生,取消升学考试制度。
  8月26日,高等院校由招生考试制度改为推荐制,县内首批推荐30名“工农兵”大学生。
  9月26日,省革命革委员会主任李德生来枞阳县视察,并参观柴油机厂。
  12月5日,县公安部门破获“中国保安救国军”反动组织。
  是年,县境下放职工6766人、接收外地下放人员1436人到农村落户。
  是年,县内推广栽培矮杆早稻品种29万亩。
  是年,县治疗血吸虫病患者1.7万人。
  1971年
  2月6~9日,中国共产党枞阳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城关镇召开。
  3月~6月,县革命委员会工作机构调整,撤销大站,恢复局级机构。
  7月1日,台湾国民党飞机在麒麟、红杨公社空投反动传单。
  8月,上海市知青700人、市民lOO人来县插队落户。
  10月,北埂至铜陵修建长江汽车轮渡码头。
  11月,县委召开党员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党外逃有关文件,同时开展批林整风运动。
  12月,县内进行血防普查,据统计有1500万平方米的钉螺没有消灭,3万病人未治愈。
  1972年
  5月,安庆地区8县1市青少年篮球竞赛在县城举行。县代表队获少年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6月20日,年产5000吨水泥厂在山筹建,翌年投产。
  6月27日,麒麟公社团结圩兴修工地,发生沉船事故,溺死14人。
  11月11日,安庆地区在横埠召开地区普及教育扫除文盲经验交流会。
  是年,县首次派医务人员裘水香参加援外医疗队,支援南也门。
  1973年
  3月20日,县江堤管理所改为县长江修防段。
  6月8日,第四次妇代会在城关镇召开,恢复枞阳县妇女联合会。
  6月16日,县第四次工代会在城关镇召开,恢复县总工会。
  是月,燕山茶林场从周潭公社划出,成立施湾人民公社。至此,县共有46个公社。
  8月,安庆地区第三届运动会排球赛和安徽省第三届运动会排球赛(枞阳赛区)在县城举行。
  ll月l3日,长河公社先后发生沉船事件3起,死ll人。
  是年,据统计,县内各类中学共lOO所,在校学生高中2300人,初中12825人;小学972所(含民办),小学生有93377人。
  1974年
  5月,安徽省青少年乙组排球赛(6个地市和蚌埠铁路分局)在县城举行。
  7月12日,汤沟镇发生2起火灾事故,损失3.2万元。
  10月13日,安庆地区在陈洲江厂大队召开农村基层政治工作会议。
  11月,县女篮获安庆地区“三运会”第一名。
  是年,农业局技术干部姚友根参加农业专家组,到多哥传授杂交稻栽培技术。
  1975年
  4月4日,官桥、安凤、高甸直属公社划分为官桥、龙桥、安凤、会宫、雨潭、高甸等公社,组成官桥区;直属破罡公社划分为破罡、新开、松园等公社,组成破罡区。
  是月,根据安庆军分区(75)第十四号命令,枞阳县人武部与浙江省黄岩县人武部相互调防。
  6月,5个地市参加的安徽省业余体校排球分区赛在县城举行(芜湖地区、芜湖市、徽州地区、马鞍山市、安庆地区)。
  7月11日,城关镇石岭大队改为蔬菜大队。
  9月2日,陈湖区七井、彭桥两大队因山场纠纷发生械斗,390人参加,死1人,伤44人。
  9月,铁铜公社被评为全国农村体育先进单位,书记董光发参加全国第三届运动会观摩。
  是年,统计全县教育普及率达95.5%,名列安庆地区第三名。
  1976年
  3月,桐(城)枞(阳)公路开始铺浇柏油路面。
  3月29日,安庆地区职工篮球赛在县城举行。
  是月,县委派遣工作队到各区社进行基本路线教育。
  7月16日,纪念毛主席“七.一六”畅游长江10周年,县委、县革委组织城关、铁铜公社近200人开展横渡长江活动,24日国家体委派员了解其盛况。
  l0月9日,共青团员周香英因兴修水利塌方,为救他人献出了年轻生命。中共阳和公社党委追认她为中共正式党员,县委作出“向周香英学习”的决定。
  12月7日,县邮电局在白石、扫帚、石矶3个地方进行地下电缆施工,埋设20对3芯塑料电缆1万米。
  是年,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宋佩章来县视察。
  1977年
  5月1日,县发布《关于推行火葬事函》的通告。
  6月,县境推广种植杂交稻获得成功。
  8月,安庆经飞鹅头至枞阳公路通车。
  1978年
  l月18日,汤沟镇商业综合加工厂发生重大爆炸事故,炸死5人,毁房屋7间。
  5月18日,恢复升学考试制度,县内考取大中专学生454名。
  7月15日,浮山中学被定为安庆地区十所重点中学之一。
  9月15日,县筹建日供水3000吨自来水厂,1981年建成供水。
  是年,县境遭受严重干旱,47万亩田地受灾。县人工降雨指挥部在牛集乡以高炮施行人工降雨成功。
  是年,在安徽省第四届全运会上,周春芳等破4X 400米省记录。
  1979年
  2月27日,全县共有4566人被摘去“地、富、反、坏”的帽子。
  10月3日,中共枞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
  1980年
  3月21日,1979年度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授奖大会在城关镇召开。
  5月,安庆至枞阳横埠11万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使用。
  是月,县宣布因刘少奇冤案而株连的30起案件平反,并纠正“文化大革命”前所判处的冤错假案177件。
  11月26日,国家文化部长黄镇回故乡,视察了曾任教的浮山中学。
  1981年
  1月15日,县委在古塘公社古塘大队开展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试点。
  4月,桂家坝至贵池汽车轮渡码头开始兴建。次年5月建成使用。
  5月6日,枞阳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县民政局从社会救济款中拿出8万元,定额救济贫困户1600户。
  5月7日,撤销枞阳县“五·七”大学,恢复枞阳县师范学校。
  8月1日,“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区公所”。
  8月28日,后方至拔茅山架设3.5万千伏输电线路竣工,全长13.5公里。
  是月,县内施小平代表安庆地区赴蚌埠参加青少年中国象棋赛,获全省第三名。
  10月4~12日,政协枞阳县第四届委员会会议在城关镇召开。
  10月5~11日,枞阳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城关镇召开。
  10月26日,中共枞阳县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是年底统计,县境10240个生产队中有9467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划定自留山6.56万亩、林业生产责任制山场5.2万亩。翌年,县政府颁发了山权、林权所有证和自留山使用证。
  1982年
  2月9日,白柳公社发生哄抢山林事件,白柳、白湖、白梅等公社的15个大队的社员,庐江县店桥公社黄龙大队的部分社员共6000余人参与哄抢,持续4天,使1770亩山林遭到毁灭性破性坏毁树木32万株,县对哄抢事件进行严肃处理。3月4日,县召开护林、造林紧急会议,在白柳现场传达了省委《关于白柳公社哄抢山林事件》一号代电。
  3月28日,县内评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90个、先进个人近千名。
  是月,县人武部在山地区组织防空袭、防空降为主题的军民联合演习。
  4月3日,县政法委员会成立。
  4月4日统计,县内共晋升助理工程师75人、工程技术人员34人、农艺师、兽医师13人、农业技术人员46人。
  4月15日,县举办二轻产品展销会,参加展销会的有27个厂、社;分7个展馆,展出的品种有425种,成交额达17.5万元。
  4月17日,仪山公社船工钱叶刚违章驾驶12马力挂机船航行,在长江下游白茆水道与四川省石柱县西沱航运公司石柱三号船队碰撞,死12人。
  5月1日,县实行财政包干,确定基数,收支包干,3年不变。
  5月12日,县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和县地方志办公室成立。次年9月27日县政府向县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提请批准编纂《枞阳县志》。
  6月8日,孟富林副省长来县视察。
  7月1日,县境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84995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6983人。
  7月5日,县传真通讯电路开通。
  10月,枞阳中学获安庆地区传统项目田径赛总分第一,又获省传统项目比赛女子800米、1500米、铅球、铁饼等项第一。
  是月,海军副司令员郑国仲(渡江战役时任二野三兵团十一军军长)到枞阳,参观了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并根据亲身经历,对文物陈列提出重要建议。
  12月30日,县委老干部工作委员会成立。
  是年,全县侨属200余户,收侨汇券达17.9万元。
  是年,王良杰获省800米、1500米第一名;吴卫凤获省女子铅球、铁饼第一名。
  枞阳籍香港瓷商会会长王荆柏等4位港胞捐献3.1万元,支援家乡(雨坛公社)架电。
  1983年
  1月18日,经省政府批准花园公社、青山公社、长安公社分别更名为陈瑶湖公社、青山街公社、黄羹公社。
  是月,枞阳县中学体育联队获地区传统项目比赛甲组第一名。
  3月18日,县恢复保险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枞阳县支行代理业务。
  3月19日,省政府决定从1983年起将国营普济农场的农业税划归县征收。
  3月22日,县委、县政府下达年度扶持贫困户2050户、扶持款82万元的任务。
  6月30日夜,县境降雨量达115毫米,县内千亩以上的大圩有12口溃破。
  6月,桂家坝至老洲头通车,至此县境所有区驻地均通车。
  7月7日,陈湖、老洲两区部分群众,趁普济圩农场洪水抢险之际,发生哄抢财物事件,经政府强力制止,9日始息。
  7月12日,县内被洪水围困的灾民达14.9万人,共组织救生船120余艘,转移13万多人脱险。
  是月,县委在江堤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确保县境长江大堤安全措施。
  是月,省长王郁昭、副省长苏桦来枞阳县视察灾情。
  是月,县车队、县搬运公司分别购置客车2辆,投入客运,打破客运市场独家经营局面,展开市场竞争。
  8月上旬,县委、县政府召开生活救灾工作会议。据统计,全县受灾面积达59.3万亩,受灾人口达78万多人,死亡62人,重伤739人,死耕牛216头,倒塌房屋6.2万间,136家企业停厂,401所学校停课,城关镇街道水深处达1.5米,总计损失13万元。
  是月,民政部、卫生部派出了工作组来县视察灾情、慰问灾民;省地县三级派出医疗队到灾区进行防病治病工作。
  8月21日,经县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由县种子公司从外省调入早稻种子100万公斤。
  10月17日,县个体劳动者代表大会在城关镇召开,成立了“县个体劳动者协会”。
  10月18日,县遵照省政府急电,于当日10:35时决开青山街公社麒凤圩蓄洪。
  10月28日,枞阳县浮山园林管理处成立。
  ll月15日,县轻机厂生产的YSP——10型,YSP——15型白鹤牌液化石油气钢瓶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1984年
  1月3日,安庆行署增拨县救济灾民款230万元。3月15日,县根据中共中央、安徽省有关文件精神,对最后12名“四类分子”全部摘除“帽子”,此项工作至此全部结束。
  3月22日,县所有公社更改为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更改为行政村。
  4月9日,县决定将连城湖农场(原属官桥区)划归城关镇管辖,为村级建制。
  5月19~25日,政协枞阳县第五届委员会会议在城关镇召开。
  5月20~24日,枞阳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城关镇召开。
  5月23日,菜子湖流域枞阳船闸工程获准兴建。
  5月22~24日,中国共产党枞阳县第五届代表大会在城关镇召开。
  是月,县商业系统全面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
  7月16日,省财政厅核减白云、陈湖2个区全部和横埠、钱桥2个区部分农业税(粮食)
  488万公斤,折款109万元。
  9月5日,县撤销长凤乡,按地形分设长沙、凤仪2个乡,分别隶属汤沟区、破罡区。
  9月26日,孟富林副省长在枞阳县主持召开由省水利厅、省农垦总公司、安庆行署、普济圩农场和枞阳县负责人参加的陈瑶湖流域防洪治理会议。
  是月,县文化馆与城关五金合作厂购回县第一台录像放映机。
  ll月1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枞阳县支公司成立。
  11月14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次会议,通过《枞阳县城关镇总体规划》。
  12月24日,汤沟中百门市部发生特大火灾,损失达17.53万元。
  是年,县引进栽培水蜜桃3000棵、柑桔9.4万株、桑苗13万株,试种获得成功。
  1985年
  l月l日,中国工商银行枞阳县支行成立。
  1月14日,孟富林副省长来县研究治理水患问题,并对吴家嘴塥堤、跑马堤、横埠大堤进行实地考察。
  2月28日,枞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
  4月25日,枞阳县老龄问题委员会成立。
  4月29日,枞阳县成立修建县乡公路指挥部,加速县内公路建设。
  7月27~29日,县委、县政府、县人大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城关镇建设和治理问题座谈会。
  9月10日,县隆重庆祝首届教师节。
  10月6日,枞阳县城关防洪墙工程指挥部成立。1987年6月,防洪墙竣工,全长2094米。
  11月3日,日本学者佐藤一郎、香港学者杨钟基和国内知名学者等百余人在参加“桐城派学术讨论会”期间,到浮山进行实地考察。
  ll月ll日,省人大副主任苏桦来枞阳视察。
  ll月l4~l6日,省建设厅、地区城建局在莲湖饭店主持召开《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评议会,到会专家、学者68人。翌年9月2日,省政府委托建设厅批准实施该《规划》。
  12月7日l3时左右,白荡湖发生一起沉船事故,死16人。
  是年,经省轻工业厅批准,县陶瓷厂列入轻工业部节能项目,年产釉面砖27万平方米,产值240万元。
  是年,陈湖、破罡、老洲35千伏变电所接网。
  1986年
  2月15~17日,县农村工作会议在城关镇召开。
  6月25日,汤沟河发生沉船事故,死6人。
  是月,枞阳县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其性质和工作任务不变。
  9月4日,以石井修道为团长、永井正之为副团长的日本驹泽大学佛教参观团一行19人到浮山考察佛教曹洞宗遗址,并参拜了宋代圆鉴大师塔院(即远禄祖师塔)。
  10月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史学会、安徽省社科院、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主持召开的“省科技史学会成立大会暨方以智诞辰375周年纪念会”在城关镇召开。
  12月23~26日,安徽省农村中心卫生院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城关镇召开。
  1987年
  l月l日,县广播电视局在院内以l6米高的木杆架起调频发射天线,开始电视调频试播
  3月17日,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卢荣景来枞阳了解冰雹灾害情况,检查生产自救工作。
  4月,港胞王荆柏、张秉维、张良球、杨咸弼等人向县医院捐赠日产豪华型五十铃救护车/部。
  5月18~23日,县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委员会议在县城召开。
  6月11——13日,中国共产党枞阳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城关镇召开。
  7月1日,县组织抽样调查5个乡人口数字,推算出全县人口为89.13万人。
  9月14日,省政府批准,撤销义津乡建制,设立义津镇,属义津区领导。
  11月,沙池电排站正式破土动工,次年6月竣工,该站安装155千瓦电机8台。
  是年,县建筑公司向伊拉克、科威特等5国输出劳务,承建土木工程;1982年至是年底止,共派出l0批85人次的援外人员。
  是年,国家劳动人事部副部长何光等来县视察工作。
  1988年
  3月,全县抽调百名干部,帮助区、乡搞好贫困户建档工作。
  7月6日,陈湖花炮厂发生硝药爆炸,死5人,伤5人。
  l0月,县人武部被南京军区政治部评为刊授教育先进单位。
  是年,省政协六届会议增补枞阳籍香港安兴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国安为委员。
  1989年
  l月19日,国务院批准公布枞阳县为对外开放县。
  l月10日~12日,全县计划、经济、体改工作会议在城关镇召开。
  8月19日,“枞阳县红十字会理事会”成立。
  9月21日一10月13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县举办首届文化博览会。
  9月20日,枞阳县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立,并开始工作。翌年,普查结果县总人口为923909人。
  10月10一15日,全县开展造林整地大会战,共完成整地面积3.39万亩,其中经济林1.38万亩、用材林2.0l万亩,整地合格率为89.9%。
  ll月8日,安徽省地理教学研究会,在城关镇召开1989年年会。
  ll月27日,中共枞阳县委、枞阳县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加快造林绿化步伐若干问题的决定》。
  ll月30日,县调频电视发射台在城关镇白鹤峰建成。
  是月统计,落实退赔华侨私房28户l75间,发补价款616万元。
  l2月,陈瑶湖流域防洪治理工程中的横埠河拓宽工程竣工。
  是年,全县财政收入突破200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是年,根据两院一部《通告》,全县狠抓廉政建设,共查处经济案件ll起,其中大要案4起,追缴脏款和非法所得24万元。
  是年,县研制的“鱼蟹饵料加工成套设备”和试制生产的“单相油浸式节能变压器”,在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适用技术展览会上,分别获得金质奖和银质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欢迎光临〖华信人〗:http://www.huaxinren.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7496

回帖

16万

积分

荣誉会员

谁给我面子,我就爱谁!

积分
162772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00: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事记




  西周
  公元前11世纪
  西周建国后,封分诸侯国,另有大量的夏、商贵族封国和遗存下来的部落方国。时枞阳为宗子国,与皖、舒同时并存。
  东周
  鲁文公十二年(公元前615年)
  群舒叛楚,楚将子孔执舒、宗两子国君,宗国遂亡。
  秦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
  秦始皇出巡,由云梦泽沿江东下,在枞阳附近略事停留,后至丹阳,再南下浙江。
  西汉
  元封五年(前106年)
  是年,置枞阳县,隶属庐江郡。
  冬,武帝南巡至枞阳,射蛟江中,作《盛唐枞阳之歌》,今留有射蛟遗址。
  东汉
  建武元年一延康元年(公元25——220年)
  初,枞阳县并入舒,隶属庐江郡。后隶扬州刺史部。
  左慈隐居浮山,并在高岩洞炼丹,遗迹尚存。
  三国
  吴黄武七年(228年)
  八月,吴将陆逊于峡石、挂车河(今属桐城)大败魏扬州牧曹休兵骑3万。吴屯兵于舒口。
  (据《惜抱轩集》:“东汉废枞阳县并入舒。舒地遂及江矣。枞阳入舒,则枞阳为舒口。”)
  晋
  建武至大兴间(304——321年)
  陶侃为督邮,兼领枞阳令,治枞阳故城。陶侃运甓惜阴故事,即源出于此,后人建运甓亭。明知县张崇德改运甓亭为惜阴亭。
  宁康元年(373年)
  于庐江郡之南设置晋熙郡;枞阳改属豫州晋熙郡。
  南朝
  宋初(421年前后)
  侨置阴安县,城址在今白柳山河村、白石石溪村境内,隶属豫州晋熙郡。
  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
  废舒县,置吕亭左县,隶晋熙郡。
  齐(479——502年)
  复舒县,隶庐江郡;时阴安县属豫州晋熙郡。
  梁(502——557年)
  鄱阳王范(原合州刺史,降于东魏)率军进驻枞阳。
  设枞阳郡、枞阳县。
  陈太建七年(575年)
  智岂页和尚(即佛教天台宗始祖智者大师)住浮山,创建“浮山寺”,后佛教徒称浮山为其祖庭。
  陈太建十一年(579年)
  北周取陈江北地,恢复枞阳郡,同时设阴安县。
  陈祯明三年(589年)
  废枞阳郡,存枞阳县,改属晋熙郡。
  隋
  开皇五年(585年)
  以阴安县并入枞阳县,属熙州。
  开皇十八年(598年)
  改枞阳县为同安县,属熙州。
  开皇二十年(600年)
  枞阳人李炎(英琳)起兵反隋,隋王朝派遣5万大军才平息。
  大业十三年(617年)
  李子通率农民起义军攻破同安县城,城废,县治迁今枞阳县官桥区会宫乡焦岭。
  杜伏威起义军辅公祏部驻兵枞阳,以策应江东、江西。
  唐
  武德四年(621年)
  殷恭邃以同安县降唐。
  武德七年(624年)
  三月,唐淮南道行台左仆射辅公祏叛,唐将李孝恭和李靖率军至枞阳,打败了辅公祏。
  贞观元年(627年)
  同安县改属淮南道舒州。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同安县城由会宫城山迁筑龙眠河西。
  天宝元年(742年)
  改舒州为淮南道同安郡,同安县改属同安郡。
  至德二年(757年)
  二月,同安县改名桐城县,同安郡改名盛唐郡。
  乾元元年(758年)
  改盛唐郡为舒州,桐城县为其所属。
  上元二年(761年)
  江淮大饥,人相食。
  大中七年(853年)
  七月,大水,全县(含今恫、枞两县)淹没农田21万亩。
  五代
  周显德五年(958年)
  南唐献舒、庐、蕲、黄4州给后周,与其划江为界,并用木鹅浮在江中,随其所至定南北。木鹅止于江心沙洲,因命名木鹅洲,其地在今枞阳县内。
  宋
  开宝七年(974年)
  曹彬率军取南唐,宿营于义津附近小山(今名将军山),后从枞阳渡江到池州,次年攻下金陵,南唐后主李煜降。
  天禧年间(1017——1021年)
  高僧远禄来浮山寺住持,其为佛教曹洞宗七世祖,为浮山佛教曹洞宗始祖。
  乾兴至嘉祐间(1022——1063年)
  文学家梅尧臣任桐城主簿,曾巡视官山(今官青乡),为民所敬爱。
  庆历六年(1046年)
  欧阳修由滁州来浮山访远禄,远禄“因棋说法”,使欧阳修大为折服,从而改变了欧阳修对佛教的偏见。后仁宗赐远禄和尚为“圆鉴大师”。
  治平元年(1064年)
  高僧义青禅师住白云岩,在岩端题“青华严方丈”5个字,至今可见。
  熙宁年间(1068——1077年)
  义青参礼远禄,后住持浮山寺,因义青精通《华严经》,故将浮山寺易名华严寺。
  元丰三年(1080年)
  黄庭坚赴任太和(今江西泰和)知县时来枞阳。枞阳镇达观亭,为黄庭坚读书处。
  南宋(1127——1279年)
  修志之风大盛,钱绅修《同安志》10卷、《同安后志》10卷。“同安”即今枞、桐两县。
  庆元年间(1195——1200年)
  金兵南下,宋将李全率兵镇守下枞阳,建帐幕屯兵、立旗子山上,幕旗山因此得名。
  端平三年(1236年)
  三月,元兵进入安庆府境,桐城县治迁枞阳,再迁贵池李阳河。
  元
  至元十六年(1279年)
  安庆府改为安庆路,桐城县属安庆路。
  延祐年间(1314——1320年)
  达鲁花赤贴漠补化在枞阳镇建陶公(侃)祠。
  至正十一年(1351年)
  邑人王胜率3000人在会宫起义,投奔朱元璋,屡建战功;后战死于鄱阳湖。朱元璋称帝后,谥其为怀远大将军,封太原侯。
  至正十九年(1359年)
  九月,朱元璋命奉国将军徐达和张德胜率兵进攻浮山寨,击败赵普胜部将胡总管,并追至青山。
  朱元璋命廖永忠率师进攻枞阳,破赵普胜枞阳水寨。
  县境江中因泥沙淤积成洲,其形如荷叶,故名荷叶洲(后名和悦洲,1949年划属铜陵县)。
  明
  洪武年间(1368——1398年)
  桐城县在东南乡(今属枞阳县)设立马踏石、源子港、六百丈巡检司。
  洪武四年(1371年)
  桐城县在东南乡设立山、破罡、五观、天荒河泊所;其后又增设长河、鳌山、竹子湖河泊所。
  洪武六年(1373年)
  桐城属安庆府,安庆府直属京师。
  洪武八年(1375年)
  太祖朱元璋颁诏天下,设社学。县境设立土桥、破罡、花园坂、青山、马踏石、源子港、六百丈7所社学,均在东南乡。
  洪武十六年(1383年)
  全县人口(含今枞、桐两县)计10427户,58562人。
  永乐元年(1403年)
  在南乡石矶头围洲造田,名“永乐圩”。
  正统三年(1438年)
  工部在枞阳设便民仓,储运赋粮。
  景泰二年(1451年)
  冬,天寒地冻,积雪齐檐,鸟兽入室。
  弘治三年(1490年)
  知县陈勉主修第一部《桐城县志》。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知县陈于阶开垦东乡沿江芦洲,后人感其恩德,以其姓氏命名为“陈家洲”。
  嘉靖年间(1522——1566年)
  方明善建桐川会馆于枞阳,论学著书,授徒讲学,领桐城文坛20年。此为南乡第一所讲学会馆。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
  三月,神宗皇帝钦差太监任大用到浮山华严寺颁旨,赐《大藏经》5048册。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
  寡居娘家的女诗人、画家方维仪与伯妹如曜、从妹维则、弟媳吴令仪,常唱和于“清芬阁”,此为县境最早的“名媛诗社”。
  万历年间(1573——1620年)
  童自澄建辅仁会馆于枞阳,讲学30年,影响久远。
  天启五年(1625年)
  七月二十六日,东乡左光斗因劾魏忠贤32条当斩罪被害狱中。崇祯即位后,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忠毅,至今其故乡横埠左家宕仍以“忠毅”为村名。
  崇祯元年(1628年)
  八月二十三日,平民黄文鼎、汪国华等起义,杀富济贫。县绅方孔炤将其诱入城中杀害。
  冬,南乡何如宠入阁辅政,四年春乞休;六年再召,以疾辞;十四年春病卒。
  崇祯十年(1637年)
  史可法拜请南乡姚康入其幕。
  崇祯十一年(1638年)
  八月,县境地震有声,大风拔木卷石。
  崇祯十七年(1644年)
  伊斯兰教传入县内。
  枞阳附近江中露现3洲,即今罗塘、铁板、铜板3洲。
  清
  顺治三年(1646年)
  十一月,南明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浮山方以智参其政,官授中允;后拜其为东阁
  学士,“十招而不就”。邑人钱澄之应桂王廷试,授翰林院庶吉士。
  顺治五年(1648年)
  三月,范大、范二起义,扎寨于白云岩,向东乡各地募集军饷。次年二月,清镇将卜、从善率兵攻打白云岩寨,围困60余天不克,后诱降。
  顺治六年(1649年)
  桐城县在东南乡设把总1人,驻枞阳;外委1人,驻汤家沟。
  顺治七年(1650年)
  湖北进士黄道咸赴任镇江知府经老洲头遇险获救,后捐资造红船两只,风雨巡江。
  顺治九年(1652年)
  二月十五日夜,县境地震有声。
  顺治十一年(1654年)
  正月,县境地震。三至七月,大雨,庄稼无收。
  顺治十六年(1659年)
  七月,南明鲁王兵部尚书张煌言兵败至枞阳,在一老者的护送下,渡江至东流,脱险。
  康熙六年(1667年)
  划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二省,桐城隶属安徽省安庆府。
  康熙七年(1668年)
  桐城派古文运动始祖方苞诞生。
  无可大师(方以智)接受桐城官绅邀请,为浮山佛教华严寺第十六代住持。
  是年六月十七日,县境地震有声,少数房屋倾倒。
  康熙十年(1671年)
  十月十七日,著名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方以智,病死于江西万安县,后葬于浮山白沙岭。
  康熙十一年(1672年)
  桐城县划设5乡(新设市乡),40里,计有9112户,45030人。
  康熙十二年(1673年)
  知县胡必选主修《桐城县志》,并付印。
  康熙十八年(1679年)
  七月二十八日,县境地震,次日有余震。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方以智次子方中通所著《数度衍》(共26卷)经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校阅,刻印发行。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大文学家、易学家钱澄之病故。
  康熙五十年(1711年)
  十月,戴名世《南山集》案发,方苞下狱。五十二年,戴名世处斩;方苞获释,以白衣入值南书房。
  乾隆十四年(1749年)
  桐城文派始祖方苞病故。
  乾隆三十年(1765年)
  南乡方观承绘《棉花图》16幅,进献皇帝,乾隆帝题诗16首,大加赞赏。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文学家姚鼐纂成《古文辞类纂》75卷。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文学家刘大櫆病故,葬刘家笤箕地(今金社乡)。
  嘉庆二十年(1815年)
  姚鼐病故,葬故乡阮畈铁门口(今牛集乡)。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知县吕荣与枞阳镇人捐建阴骘亭、丹桂轩,并捐造救生船1艘;童先声、项振邦捐建枞阳存仁局。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
  知县吕荣与里中贤达创办“白鹤峰文所”;道光三年,知县廖大闻易名“白鹤峰书院”,主讲为马一斋。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白鹤峰书院为“桐城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堂”。
  道光三年(1823年)
  夏,大水,东南圩区死人无数。
  道光七年(1827年)
  三月,知县廖大闻主修《桐城续修县志》,并付印。
  道光二十年(1840年)
  乡绅张寅、周如海筹借银币围筑天定堤,上起大成圩,下抵陈家洲,上下40里农田受益。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七月,英舰侵入长江。安徽巡抚在沿江一带(含枞阳、六百丈、源子港)布防,置炮台124座,备渔船300余艘。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知县史丙荣和周如海、章印审捐资修筑丰乐圩(今属枞阳),上接天定堤,下抵灰河口。是年,史丙荣在汤沟创立“丰乐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该书院改为桐城公立第四高等小学堂。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东南乡36名武术教师,组织百名武术人员,侨装“百子会”香客,进入九华山,智擒恶僧贾某等人,为民除害。
  咸丰二年(1852年)
  清政府组织县境各地办团练,对付太平军。
  咸丰六年(1856年)
  九月,太平军渡过白荡湖,同章、周诸姓练勇激战,杀团练章作朋等7人。
  十二月,清军提督秦定三派团练头目曹继业、胡大新率兵1200余人,由义津攻占枞阳镇,遭安庆太平军反击,杀曹继业,夺回枞阳镇,胡大新溃逃义津。
  咸丰七年(1857年)
  一月,太平军将领李秀成、陈玉成在枞阳镇望龙庵召开军事会议,商定战略大计,是为第一次枞阳会议。会议后,陈玉成自枞阳向东,恢复无为、巢县,攻占庐江后抵桐,与李秀成夹击清军,桐城围遂解。
  咸丰八年(1858年)
  八月,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会同各镇守将黄文金、李世贤、韦志俊等百余人于枞阳望龙庵召开会议,共商军机,誓约会战,是为第二次枞阳会议。会后,各路大军依议行动。九月破清军于浦口,十二月大破湘军于三河镇,解除了天京与安庆之围。
  咸丰九年(1859年)
  六月,太平军再次进攻东乡;七月十二日,从孙家畈攻占周家潭,歼灭练勇221人。咸丰十年(1860年)
  六月,清提督杨载福,候补道彭玉麟统领水师入长河口围攻枞阳太平军;湘军曾国荃部从孔城攻枞阳,攻克后,驻扎白鹤峰。
  十月,曾国荃派人筹款修筑枞阳长河堤,在关帝庙前筑横堤,使长河水倒灌10余里,以利水师守枞阳,从而堵截安庆太子军。
  十一月,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率兵围攻枞阳,与清将杨载福、李承漠水师大战于莲花池,失利,退至七里头、松茂岭,后撤走庐江。
  咸丰十一年(1861年)
  六月十九日,英王陈玉成部将刘玱琳率兵1000余人在马踏石(今官桥乡连城村)、黄马河遭多隆阿兵伏击,损失惨重,刘玱琳被杀害。
  是月,太平军与东乡练勇在东乡马鞍山、福子岭、吴家桥等处发生激战,歼灭练勇177人。
  是年,县府在枞阳、汤家沟、王家套等地设立厘金卡,抽取商业税。此为县商业税之发端。
  同治元年(1862年)
  全县户口为38581户,307648人。
  同治八年(1869年)
  邑人方传理在桐城县城与枞阳镇捐建育婴堂两所,收养弃婴。
  是年,县共贷帑银2.1万两,兴修水利,分6年还清。
  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896——1898年)
  连续3年遭受旱涝灾害,最后一年灾情更为严重(百年未遇)。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县在沿江一带增没拦江矶、前江口两处炮台,以抗击8国联军的入侵。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九月,南乡吴汝纶在安庆创办桐城中学堂,房秩五任东乡学长,光明甫任北乡学长,李光炯任南乡学长。此4人出生地属今枞阳县。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春,南乡史恕卿上书两江总督端方获准废除田赋“里胥代征”,改设“钱粮柜”专征。次年实施。
  光绪三十年(1904年)
  三月下旬,县应试诸生闹考,累及天主教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南乡吴芝瑛回到浮山鞠隐山庄,捐资创办鞠隐小学。次年,该校正式招生开课。
  枞阳镇童鉴泉创办公立枞阳小学(又名陶公祠小学)。9月24日,南乡吴樾在北京正阳门车站勇炸清廷出洋考察五大臣,壮烈牺牲。
  宣统二年(1910年)
  法国传教士在枞阳镇和义津镇设立天主教分堂,发展教徒达100余人。
  宣统三年(1911年)
  六月下旬,连续下巨雨七八天,低田积水达4米,堤溃,屋倒。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
  元月4日,安徽省临时参议会成立,南乡陈澹然(今仪山乡人)当选为议员。
  2月,美国圣公会在枞阳镇创办私立育才小学。
  9月,安徽都督柏文蔚居留枞阳,购置羹脍赛鱼湖,并建房,开办“民生渔牧养殖公司”。
  是年,枞阳镇首号商铺贺福兴油铁店开业。资金为白银2万两。
  是年,桂家坝水运码头成为外商货轮货物集散地。
  是年,清末举人南乡李光炯创办李氏私立小学,民国16年改为公立宏实小学。
  民国2年(1913年)
  11月,县始征屠宰税。
  南乡实业界人士方履中(今义津镇人)在宿松、东流、彭泽等县购置荒洲、湖场,从家乡招民数万人,垦田约10万亩。
  是年,美国圣公会在义津镇设教堂l座。
  民国4年(1915年)
  11月3日,安徽省国民代表大会召开,南乡陈澹然得票最多。
  12月13日,东乡烟民因税重,烟叶滞销,与官方设立的支栈局进行斗争,并将局门捣毁。
  是年,枞阳镇因粮食困缺发生第一次“抢购米风潮”。
  是年,枞阳镇建立基督教堂——中华圣公会枞阳三德堂。
  民国5年(1916年)
  白鹤峰乡村师范学校学生,为征收出境粮食特捐,与粮商在枞阳码头发生纠纷,校长许和济出走,学校一度停课。
  民国6年(1917年)
  江心、崇文、汆水、凤凰、玉板等洲陆续露出水面。
  枞阳镇以装卸粮食为主的搬运工人发展到60余名,并成立了上、下枞阳两个箩帮。
  民国7年(1918年)
  1月6日夜间。革命党人张品山联络外地革命党人数十名,在枞阳镇起义,夺取水警队枪械,占据商团公所,树起讨伐安徽军阀倪嗣冲旗帜,后失败。
  是年,柏松如在枞阳镇集股开办织布局,生产毛巾和柳条布,后被“洋布”挤垮。
  民国8年(1919年)
  张永祥在枞阳镇兴办第一个机器碾米厂——永茂米厂。
  民国9年(1920年)
  东乡章瑶桢、章永庆在方家仓创办、私立育才小学。
  美国人在枞阳镇、义津镇没美孚油栈。
  民国10年(1921年)
  2月,李光炯委托李则纲在家乡兰庄(今枞阳黄羹乡)创办私立普仁小学(曾一度改为兰庄
  乡村师范)。
  7月,北乡光明甫、南乡李光炯等在县城组织选举澄清团,揭露曹琨贿选总统,并立“毁票碑”。
  是年,东乡房秩五长子房师亮赴德留学,与朱德、孙炳文同校,后经朱、孙二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为枞阳籍最早的共产党员。
  民国11年(1922年)
  光明甫、李光炯领导学生驱走县知事王树功。
  民国13年(1924年)
  房秩五开始在浮山筹建浮山公学,次年,创办图书馆。民国14年,小学部开始招生。民国27年春,初中部招生。民国35年秋,高中部招生,
  民国14年(1925年)
  6月,为声援沪案同胞,东乡沪案后援会在汤沟镇第四高小成立,枞阳、汤沟两镇先后数千人上街游行。
  是年,艺人丁永泉(俗名丁老六),把黄梅戏从枞阳带到安庆,开始在西门外手工业工人中建立戏班子。
  民国15年(1926年)
  1月,广州国民党中央指派邑人光明甫、史恕卿为国民党安徽省临时党部执行委员。
  冬,章逐明(今枞阳后方乡人)赴武汉进入安徽省党务干部训练班,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年,李光炯创办兰庄纺织厂。
  是年,凤凰洲南大江,lO余艘载瓷碗帆船因遭风暴袭击沉没。后在此处积沙成洲,后人名其“碗船洲”。
  民国16年(1927年)
  2月,国民党左派桐城县第二党部第一分部在枞阳镇成立,有党员32人。
  3月,北阀军经桐城,共产党员吴砚庄(今枞阳金社乡人)留下建党未成,回武汉经宿松时被国民党杀害。
  是月,北伐军第三十三军第三师进驻枞阳,缴走商团和乡团枪支,并在东南乡招兵扩编;北伐军第十军第二十八师一团也随后进驻枞阳。
  5月,国民党左派枞阳区党部被改组为临时区党部,并停止了活动。
  是月,四·一二政变后,章逐明在方家仓组织“平民教育促进会”。
  10月,章逐明等人组建的共产主义青年团小组(时称CY)活动于周家潭、汤家沟、方家仓、石溪、钱家桥一带。
  是月,赵耀华、章逐明同章礼备、章宣德、章鸾祥等策动汤沟自卫团团长张子如暴动,成立“桐东人民自卫团”。后黄琨告密,被敌破坏,张子如牺牲。
  12月7日,章逐明派钱新嘉、钱邦文、章礼备、吴克正、章鸾祥5人参加中共潜山特委领导的“梅城暴动”,失败后返回。
  是年,王东升(今枞阳龙桥乡人)以3300两白银,开辟枞阳镇北侧山巅小道,建“小憩亭”,以方便行人。
  民国17年(1928年)
  1月,中国共产党桐城直属支部,在章家大屋(今枞阳后方乡)章慕贤家成立,支部书记章逐明,属中共怀宁县委领导。
  2月,中共派吴克正到浮山中学建立党组织(身份是该校小学部体育教员),先后吸收郑曰仁、黄静寰(黄桂元)、王靖疆、周福安、吴培炎入党;春夏之交,在浮山金谷岩召开会议,正式成立党支部,书记吴克正。
  5月,麒麟(今枞阳麒麟乡)党支部成立,书记童绍先,党员有路秀庭、王秀英等4人。
  11月,中共桐城区委成立,书记章逐明,副书记陈雪吾,属中共安徽省临委领导。
  是月,汤沟农民协会领导农民抗租减息,获得胜利。
  11月,浮山中学学生因反对学校推行旧的教育制度和克扣学生伙食而发生学潮,事后学
  生陈石奇(共青团支书)以为首闹事的罪名被开除学籍。
  是年,桐城东南乡知名人士陈澹然、史恕卿、房秩五、王子寿等44人发起析桐城县东南乡另设县治的呈文,呈安徽省政府,未果。
  民国18年(1929年)
  2月,中共安徽省临委派朱华(王步文)来桐城(今枞、桐两县)工作。
  3月,成立中共桐城县临委,书记章逐明。8月,成立了中共桐城县委,因章逐明生病,县委书记由王步文代理。
  6月,张永祥在枞阳镇集资兴办“强光电灯公司”,资金为帑币1.2万元,发电容量为25千瓦,年发电量1.6万度,并附设碾米厂和新新园浴室。
  8月,英、日买办在枞阳广收大米,市场粮价陡涨,其时陈雪吾、方兰轩在义津组织农民抗租,派许雄球来枞阳镇组织“禁米委员会”,设卡禁运,3个多月共扣粮船1000余艘、大米50万公斤。后因粮商和士绅勾结安庆石友三部队,来枞阳开枪镇压,遂告失败。
  是年,建立了共青团桐城县委,书记由钱桥吴大章(吴海若)担任,后由陈石奇继任。
  民国19年(1930年)
  2月13日,由陈雪吾、张舜卿等领导组织桐、庐两县会武术的18人去孔城,一举夺取商团步枪18支,子弹l箱,大刀两把。
  4月,中共桐城县委书记章逐明病逝,吴克正继任(章病期间,由陈雪吾代理)。
  5月,中共安庆中心县委在会宫召开桐、怀、潜、太、宿、望、贵、庐8县县委联席会议(即会宫会议),部署武装暴动工作。
  6月,陈雪吾、吴克正等率领枞阳农民和浮山中学师生至庐江罗家嘴大院,遭章家自卫团袭击,王靖疆、张孟卿牺牲,其他人员突围至欧家岭。
  7月,陈雪吾、吴克正发动欧家岭暴动,成立了皖中红军独立团。后遭国民党桐、庐、舒3县地方武装围攻而失败,吴克正牺牲。
  10月,中共江南省委特派员钱新嘉(今枞阳县人)在汤沟主持召开桐城县委扩大会议,决定将桐城县委划为新桐(今枞阳县域)、旧恫两个县委,新桐县委书记为周慕先。
  是年,浮山中学掀起学潮,反对校长黄仿石。教员黄士元(即黄镇)因支持学生运动被迫离校,转赴江西宁都,后参加了著名的宁都暴动和万里长征。
  民国20年(1931年)
  6月,“中共桐城军事委员会”成立,由陈雪吾负责。
  8月,中共新桐县委与旧桐县委合并为桐城县委,书记为吴文祥(今枞阳人)。
  是年统计,全县(含今枞、桐两县)有小学百余所,私塾是小学的4倍多。
  民国21年(1932年)
  7月,中共桐城县委和庐江县委合并成立桐庐县委,书记陈雪吾。9月,县委机关由庐南盔头畈小学迁至浮山会圣岩下农民吴富之家。
  8月,共青团桐庐县委成立,书记周南甫。
  民国22年(1933年)
  1月,丁培森(丁文林)、章开如两部在汤沟被收编为桐城县国民自卫总队第四、五两个大队。
  2月7日,陈雪吾因叛徒甘舍棠出卖被捕,3月17日就义于桐城东门紫来桥。
  是年冬,源子港万安闸拆除,东乡吴振卿发起新建王家套新闸。
  是年,户口稽查,桐城县(含今枞、桐两县)普通居民156729户,船民96户,寺庙291户,公共处所260户,外侨1户,计157377户,942452人。
  民国23年(1934年)
  桐(城)孔(城)义(津)枞(阳)电话线路架通。
  是年大旱,颗粒无收,民以树皮、草根、观音土为食,死者甚多。
  是年,县境改募兵制为征兵制(拉壮丁)。又实行联保制,全县9区编为236联保。
  民国24年(1935年)
  李光炯为宏实小学募捐建成图书馆l所,自捐藏书30箱。28年(1939)10月15日,日军劫走所有藏书、文物,并焚毁校舍、图书馆。
  是年,柏文蔚在下枞阳创办私立民生小学,开垦草场圩田1000亩,作为民生、宏实小学的校产。
  是年11月,全县9区并为5区,改区公所为区署,推行“五户连坐法”。县国民政府奉令禁止银元流通,一律使用法币。
  11月13日,南乡施剑翘(女)在天津枪杀前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为父报仇。
  民国25年(1936年)
  1月,枞阳镇始装5门电话分机1台,专供枞阳至汤沟、梳妆台防汛通讯。
  春,县长徐国治督修江堤,夏初,完成枞阳至土桥80公里江堤任务,计挑土石86万余方。
  9月,国民政府将贵池县大兴圩、九合圩划归桐城县第五区,桐城县鸟落洲划归贵池县。
  是年,省教育厅在枞阳镇首次放映无声电影《春耕》。
  民国26年(1937年)
  冬,国民革命第七十二军在桂家坝江面,击沉日舰1艘。
  民国27年(1938年)
  4月,中共恫城特支成立。
  5月,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以1个师兵力驻守枞阳、安庆江防。
  6月中旬,桐城县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桐城县国民政府迁至唐家湾,将县自卫总队改编为“抗日人民自卫军”。
  是月下旬,中共桐城特支将一批流亡到唐家湾的爱国学生、教员、工人组成抗日宣传队,定名为“学兵队”,下设3个分队,唐传新为名誉队长,周邦彦(周家潭人)为副队长,陈定一为指导员。
  7月,改“桐城特支”为中共桐城县工作委员会,书记陈定一,属舒无地委领导。
  8月,侵占安庆的日军出动4架飞机轰炸枞阳镇,毁民房数十间,伤亡10余人;后又沿江轰炸,陈家洲有170余间房屋炸毁,炸死12人,伤20余人;炸倒石矶头镇的油坊屋,炸死庐江籍雇工5人。
  9月,桐城学兵队一分队在柳峰山(今枞阳白柳乡)击落日机1架。日军驾驶员毙命。
  12月20日,日军在桂家坝、王家套骚扰,第五区区长刘荡平与东乡后备队分头迎击,在源子港毙敌2名,缴枪2支;在陈家洲毙敌1名,俘敌2名,缴枪2支。
  12月28日夜,4名日军在新开沟骚扰抢掠,被陆家墩渔民围毙3名。数日后,日军进行疯狂报复,陆家墩被焚,群众伤亡80余人。
  是年秋,在国民政府桐城县长罗成钧的支持下,“桐城东路抗日指挥部”成立,黄静寰(黄
  彬,又名黄桂元)任指挥官。
  是年,县、区、乡均建立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
  民国28年(1939年)
  1月,日机连续袭击枞阳、汤沟2镇,居民伤亡50余人。
  1月15日,日军侵占上、下枞阳,枞阳镇及东南沿江一带沦陷。
  2月15日,桐城县国民政府将南乡后备队改为桐城县第一游击大队,大队长薛守愚。
  3月10日,桐城县国民政府设东南行署,主任薛守愚,驻义津桥。
  春,中共桐城工委改为中共桐城县委。
  4月7日,日军出动4架飞机轰炸义津桥,小李庄、会宫一线,死l7人,伤20余人。
  是月,汤沟沦陷,日军在汤家沟组织维持会,会长为周宏书。
  10月16日,日军出动4架飞机轰炸钱家铺、将军庙、吴家桥、周家潭一带。
  11月,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成立,县委机关先设在童家铺(今桐城县境),后迁到陈瑶湖(今枞阳县境),书记是林立。
  11月28日,日机再度轰炸义津一带,死伤16人,炸毁房屋200余间。
  年底,桐城学兵队袭击驻枞阳镇日军,捣毁碉堡2座,击毙日军20余人,缴获步枪27支,机枪1挺,子弹万余发。
  是年,国民党右派势力,在桐城县掀起反共高潮,中共县委机关及进步人士被迫转移无为、庐江两县。
  民国29年(1940年)
  3月21日,汤沟日军进犯乌金渡、安凤岭一带,杀害妇女儿童4名;25日,日机5架轰炸会宫、龙桥一带。
  是月,汤沟日军强迫陈家洲农民修汤沟至桂家坝军用公路,长7.5公里。
  4月,安徽省国民政府主席李品仙集结重兵进攻皖中抗日根据地。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带领干部、群众,从桐西撤到桐东陈瑶湖(今属枞阳)。 5月,中共无南区委书记王光钧、庐南工委书记郑曰仁,因桂系搜捕转到桐东,与林立汇合于三百丈,改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为桐庐潜怀无中心县委,书记林立,县委机关设在桐东陈瑶湖王家泊。
  是月,“桐城抗日游击队”改编为“桐东抗日委员会”,鲁生任主任。
  7月,新四军第三支队参谋长林维先率五团三营来陈瑶湖,与江北游击纵队特务大队合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挺进团,林维先任团长,张友来任政委,下辖3个大队,在水圩召开成立大会。
  9月,新四军三支队挺进团配合黄彬部队袭击孙家畈江子龙大队,歼灭江部200余人。
  10月,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改为桐庐无县委,书记鲁生。是月,县委在水圩谢氏祠堂召开青山、水圩、四虾、周潭、施湾、源潭、老湾参议会,成立桐城东乡联合办事处,建立“三三制”民主政权。12月份改名“桐东区抗日民主政府”,并创办《新桐东》油印报。
  是年,枞阳27名商人在贵池池口被日军杀害。
  民国30年(1941年)
  正月,从皖南突围的新四军干部战士200余人辗转来到桐东水圩地区,日伪军随即调遣3000余人、4架飞机扫荡桐东游击区(陈瑶湖),中共桐庐无县委书记鲁生、大队长方瑛在战斗中牺牲,中共桐庐无县委机关及突围部队转移无为,桐东抗日根据地失守。
  4月,新四军七师直属五十五团团长谢忠良、政委黄火青,率全团500余人进入桐东地区(今横埠、陈湖一带),恢复三官山抗日民主根据地。
  5月,桐怀潜中心县委改为桐庐潜怀中心县委,9——10月间,分为桐庐无县委(或称桐东县委)和桐怀潜县委。林立、宋海珊奉命在桐东陈瑶湖地区组建桐怀潜中心县委。 
  是月,中共桐西大队转至水圩整训,随即改编为桐南独立团。
  5月28日,日机6架,轮番轰炸浮山中学,炸毁部分校舍。
  9~10月间,新四军七师地区党政军委员会书记何伟,在水圩召开党的负责人会议,宣布撤销中共桐庐潜怀中心县委,成立中共桐庐无县委。
  11月,国民党调集桐庐无3县土顽和桂系一七六师二五八团,进攻桐东(陈瑶湖)抗日根
  据地,新四军第七师五十五团寡不敌众,撤到无为银屏山。
  12月,安徽省主席李品仙来到桐城,指挥国民党军清剿中共桐庐无县委根据地水圩、青山的抗日军民。
  民国31年(1942年)
  2月,新四军七师五十八团派出部分兵力到桐东恢复游击区,建立中共桐东办事处。
  6月,国民党桂系纠结桐城县地方武装,向中共桐庐无地区进行“清剿”。12月,中共桐庐无县委改为桐庐县委,书记为何志远,县委机关设在陈瑶湖水圩。
  是年,日伪军在汤沟镇成立汪伪桐城县政府,辖汤沟区、枞阳区,隶属伪安徽省安庆办事处。
  民国32年(1943年)
  2月,新四军七师成立沿江支队,林维先任司令员;中共沿江地委也同时成立,林维先兼任 书记,下辖桐庐县委、桐怀潜县委、湖滨县委。
  4月,中共桐庐县委收编刘东雄部为桐庐游击大队,刘东雄任大队长。8月刘东雄图变,该大队被县委缴械遣散。
  5月,桐城县国民政府在县域划设孔城、老梅、义津3行署,另设桐东办事处、桐怀潜联合区。
  7月,新四军沿江支队,以6个连兵力两次攻打孙家畈国民党驻军,缴枪200余支。
  23日,新四军某部抗日游击队人员陈介然、陈新启、方根发、方士训、陈铭梧(女)、陈润梧(女)、唐达洋、唐善宝等8人在陈家大院(今白湖乡)被国民党桐东办事处捕获,先后在浮山和小李庄英勇就义。
  8~9月间,中共沿江地委在陈瑶湖设粮食局、公安科。是年,“沿江支队”奉命扩大武装,组建成“沿江团”。
  民国33年(1944年)
  1月,国民党军队分三路“清剿”中共桐东陈瑶湖抗日根据地和中共桐南区、桐东区,其中桐南区遭受极大破坏。中共桐东区委改为桐东工委,属新建的桐贵青县委,并重建桐南区委。
  2月,中共桐庐县委改为湖滨县委,书记胡长耕,活动于陈瑶湖周围。中共桐南区委在枞阳羹脍赛鱼湖召开区委扩大会议,布置反扫荡任务,但消息走漏,被国民党军队包围,周月庠、王庶在突围中牺牲。
  3月18日,汤沟日伪军300余人,分3路进攻老湾附近的二里半,进行了烧杀,使该村变成无人村。
  5月,国民党一七六师纠集刘东雄部共700余人“扫荡”桐南,中共桐南区委及其游击队避实击虚,粉碎了国民党的“扫荡”。
  8月,中共沿江地委决定将桐东区委划归贵东,桐南中心区委划归贵西,并撤销湖滨县委。
  民国34年(1945年)
  3月4日,日机l架在吴家桥坠毁,机上12名日军(包括大佐1名)全部毙命。
  8月,活动在枞阳境内的中共党组织和抗日游击武装随新四军向北转移。
  10月,国民党一七六师五二八团营长石硪受命接受枞阳日军投降,县自卫中队长徐超受命接受幕旗山日军小伍长山本投降,安徽省保安第四团受命接受汤沟日军投降。
  是年,私立鹞石初级中学开办,校长周伯眉。
  民国35年(1946年)
  春,中共领导的皖西大队派黄抑强率一支游击队活动于钱桥、义津、麒麟、孔城、罗河一带。
  秋,私立四毅初级中学在枞阳镇开办,校长张宴卿;私立高甸初级中学在高甸筹建,校长吴述伯;私立宏实初级职业学校建立。
  12月8日,安徽籍的国民党政要人员许世英、柏文蔚、吴忠信、刘和鼎、梅嶙高等倡议垦殖陈瑶湖流域,在桐城东乡成立了普济圩垦殖社,规划开发农田28万亩,至新中国建立时止,完成了圩堤工程。
  民国36年(1947年)
  3月,中共桐庐工委成立,隶属皖西工委领导,书记余平。
  9月5日,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桐城县获第一次解放,国民政府县长游铨及政府官员、地方武装1000余人窜到枞阳镇。
  8月,中共皖西工委第二地委,派马力率40余名干部到达恫庐边境戴家店、张家店,建立桐庐办事处。
  10月23日,国民党海军驻大通联光号、海防号军舰炮击老洲头,配合青年军一个营进攻县境解放区。
  11月初,桐城县国民政府从枞阳撤回县城,随即成立“县戡乱委员会”,下设7个联防区。
  12月,中共桐庐县委、桐庐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县委书记马力、县长程继贤。
  是年,经国民党安徽省航管部门批准,撤扫帚沟和新开沟两地小轮码头,设大砥碚小轮码头。
  中共先后建立了县武装工作队、桐庐县基干团等军事组织。
  民国37年(1948年)
  元月,桐庐县独立团成立,活动于枞阳、庐江县部分地区。
  5月12日,中共桐庐县独立团夜袭小李庄国民党枞阳区联防办事处驻地,未克。
  9月,桐城县国民政府改编自卫队、警备队和区联防队,成立桐城县第一自卫团、第二自卫团。第二自卫团团长刘东雄,下辖3个营,驻防东南乡。
  秋,国民党军以五六个团的兵力向桐庐地区发动大规模“清剿”,号曰“五县大围剿”。
  10月,中共皖西二分区地委沿江办事处,改为桐怀县人民民主政府,由王进臣、何东初负责,并成立桐怀武工队。11月15日,中共皖西区党委决定撤销桐怀县人民民主政府。
  lO月,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司令员饶守坤与所属第七支队、第九支队进入桐庐地区,并成立了陈瑶湖区工委。
  12月,独立团调离,桐庐县大队同时成立,大队长周暮樵。
  是年,水灾严重,东南乡圩区尽成泽国。
  民国38年(1949年1——9月)
  1月29日,钱桥、义津一带解放,国民党桐城县第二自卫团退却到方家杨庄。
  2月1日,第二自卫团第一营营长徐超率部起义。
  2月18日,中共皖西第二地委决定,撤销老桐庐县,归还桐城、庐江、无为3县旧制,并划桐城县东乡全部、南乡大部、北乡一部成立桐庐县,下辖枞阳、汤沟、钱桥、义津、白云、破罡、陈湖7个区,县委书记马数鸣、县长周暮樵。
  3月30日,解放军攻占幕旗山,共消灭国民党五十五军1个工兵连、2个机枪排以及刘东雄部共500余人。
  3月31日,枞阳镇解放,在陈家祠堂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线渡江指挥部”。
  4月2日,第二自卫团第二营营长钱五奎率部起义,江中3个洲(铁板、铜板、玉板)解放,至此桐庐县全境解放。
  4月19日,国民党安徽省保安六团便衣队窜逃枞阳镇五里保,打死居民2人,烧毁民房317间,并埋设地雷,炸死群众7人。
  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是日夜,在陈家洲对面江中,缴获国民党军舰1艘。
  4月23日,县境解放军全部渡过长江。在渡江战役中,全县抢修公路89公里,建桥梁50余座,收集船只1922艘,供应军粮270余万公斤、军鞋54600余双,出动民工18000人;牺牲船工25人,伤37人,毁船26艘。
  5月,桐庐县人民民主政府在会宫召开扩大会议,总结支前情况,处理善后事宜,布置今后工作。
  6月,县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后,全县民工完成土方23万立方米。
  6月24日,桐城、桐庐两县在枞阳镇召开追悼渡江阵亡将士和船工大会。
  7月,县委扩大会议在县人民民主政府临时驻地项镇铺召开,布置生产救灾工作,同时发放救灾粮250万公斤。
  9月16日,安庆专署发出通令:从7月16日起,各县、区、乡政权机关名称一律改称“××县、××区、××乡人民政府”。县政府正式启用皖北行署制发的“桐庐县人民政府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欢迎光临〖华信人〗:http://www.huaxinren.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7496

回帖

16万

积分

荣誉会员

谁给我面子,我就爱谁!

积分
162772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00: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县域位置



  
  枞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地跨东经ll7°05′~ll7°43′,北纬3l°0l′~3l°38′。东南与铜陵、贵池两市隔江相望,西南与安庆市郊区相邻,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县共水,北与庐江、无为两县接壤。东西长60公里(从临江到独山),南北宽50.9公里(从玉板洲头到岱鳌山巅),面积1808.1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1.32%。城关镇(枞阳镇)为中国共产党枞阳县委员会和枞阳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二节 建置沿革




  夏 (约前2l世纪——约前l6世纪) 属扬州之域。
  商 (约前l6世纪——约前11世纪) 属扬州之域。
  西周(约前1066——前771年) 封为宗子国。
  春秋(前770——前476年) 为群舒之地。前6l5年,楚执宗子国君,宗子国遂灭。
  战国(前475——前221年) 属楚。
  秦 (前221——前206年) 属九江郡。
  西汉 (前206——公元25年)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枞阳县,属庐江郡。
  东汉 (公元25——220年) 枞阳并入舒,隶庐江郡。
  三国 (公元220——280年) 属吴庐江郡。今下枞阳有“吕蒙城”遗址。
  西晋 (公元265——3l7年) 属庐江郡。
  东晋 (公元317——420年) 属豫州晋熙郡。陶侃为枞阳令。
  南朝宋 (公元420——479年) 初为舒县,属豫州庐江郡;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废舒县,置吕亭左县。阴安县属豫州晋熙郡,系侨置。
  南朝齐 (公元479——502年) 复置舒县,属庐江郡。
  南朝梁 (公元502——557年) 废舒县,复枞阳县,属枞阳郡。
  南朝陈 (公元557——589年) 为枞阳县,属晋熙郡。同时侨置阴安县。
  隋 (公元581——618年) 阴安县并入枞阳县,属熙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枞阳县为同安县。
  唐 (公元6l8——907年) 唐初仍名同安县,属同安郡。贞观元年(627年),属淮南道舒州。天宝元年(742年) 属淮南道同安郡。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郡为盛唐郡,改同安县为桐城县,辖33里。
  宋 (公元960——1279年) 为桐城县,先后属舒州、淮南西路德庆军、安庆军、安庆府。桐城县辖4乡9镇,今枞阳县境为其东、南两乡,东乡石溪镇时为九镇之一(其余八镇不在今枞阳县境内)。
  元(公元l271——1368年) 为桐城县,先后属江淮行省、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的安庆路。
  明 (公元l368——l644年)为桐城县,先属宁江府,洪武六年(1373年)属安庆府,直隶
  南京。今枞阳县域时为桐城县东、南两乡,乡名清净、大宥。
  清 (公元l644——191l年) 为桐城县,先属江南省安庆府,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安庆府。
  中华民国 (公元l912——1949年) 为桐城县,民国3年属安庆道,民国l7年属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5年属安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9年属安徽省第一专区。民国24年,今枞阳县境,时为桐城第四区、第五区。民国36年(l947年)年l2月,划庐江、桐城大部分地区置桐庐县,属中共皖西工委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 (l949年——)l949年,桐庐县属皖西第二专署,2月l8日划桐城
  东、南乡、庐江、无为两县少量地区置县。1951年,2月24日更名湖东县,属皖北行署安庆行政区人民专员公署,后属安庆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55年7月1日更名为枞阳县,先属安庆专区、安庆地区,后属安庆市人民政府(l988年9月安庆地区与安庆市合并)。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欢迎光临〖华信人〗:http://www.huaxinren.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7496

回帖

16万

积分

荣誉会员

谁给我面子,我就爱谁!

积分
162772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00: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行政区划




  一、唐至清代
  唐 桐城县,辖33里(行政单位,里名无考)
  宋 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桐城县辖4乡9镇,分别为东、南、西、北4乡和北峡、永安、鸢山、铜山、挂车、石溪、双港、孔城、练潭9镇。
  元 桐城辖(东、南、西、北)4乡,乡下计辖54里。
  明 洪武六年 (1373年),东、南、西、北4乡改为清净(东乡)、大宥(南乡)、日就(西乡)、桐积(北乡);设枞阳、汤家沟、孔城、北峡关、练潭5镇。至崇祯时改54里为47里。
  清 顺治年间,行政区划沿袭明制。
  康熙年间(l662——l722年),增加县市乡,为5乡。
  乾隆年间(1736——1795年),桐城县辖5乡、29镇、168保。县市(城)乡辖l4保:东城内、南城内、太平坊、学前、东城外、南城外、南阳、院前、西城内、北城内、西宜、阳和、西城外、北城外。清净乡辖8镇、37保:镇为汤家沟、石溪、九儿潭、源子港、横埠河、周家潭、杨家市、孙家畈,保为老洲头、凤保、梅子岭、后埠潭、六百丈、方家仓、柳子寺、老洲湾、杨树堂、白云冲、菜子宕、施家湾、四望寺、白湖、萱城、社城河、殷家沟、马鞍山、石山、水圩、黄山口、金鳌、苎青山、发洪山、寿龙山、霹雳山、虾儿港、周青山、横埠河、周家潭、汤家沟、鸦山、青鱼沟、向阳、鸾保、源子潭、望城冈。大宥乡辖9镇、36保:镇为上枞阳、下枞阳、石矶头、官埠桥、会宫、义津桥、破罡、罗家岭、安凤岭。保为高军涧、新开沟、高黄圩、洪山冲、查林、石塘、花螺、竹、黄荻、扫帚沟、龙潭、姥山、大龙、下枞阳、峡埠、小龙、戴冲、典塘、桃花、上枞阳、青山、黄含、黄泥冈、上破罡、义、羹脍赛、土桥、龙华、松茂岭、石响、黄华、鸟落洲、下破罡、拔茅、罗塘州。日就乡辖7镇、40保(略)。桐积乡辖5镇、4l保:镇为孔城、钱家桥、大关、三十里铺、吕亭;保为龙旺山、麻笃山、石牛头、官庄山、南掘冈、朱家桥、吉冲岭、鲁山、十五里坊、甑苤山、下坦冲、挂车山、双河畈、三枫泊、投子冈、南门畈、大关、桦阳冈、土铜山、寺庄沟、适中铺、南湾、官山、演武厅、夜插畈、黄公桥、郭家墩、石河沿、白兔河、走马镇、蔡家店、钱家桥、古塘、火炉冈、龙河、宋先嘴、孔城、冷水涧、青竹涧、阳和冈。
  道光七年(1827年),镇乡设置未变,但168保渐次撤并为147保。县市乡合东城内外、
  南城内外、西城内外、北城内外8保为4保,保留南阳、西宜等6保,计lO保。清净乡并去和划出菜子宕、寿龙山等16保,保留六百丈、老洲头等2l保,新置灰河、陈家洲、鸾凤3保,计24保。大宥乡合上下破罡、上下枞阳、大小龙山6保为3保,从清净乡划入青山、寿龙山2保;新置官埠桥l保,保留高军涧、查林等33保,计36保。日就乡改棠梨铺为新安渡保外,其余设置保名不变,仍为40保。桐积乡并去下坦冲、宋先嘴、冷水涧、古塘4保,保留龙旺山、官庄山等37保。
  二、民国时期
  始袭清末区划。
  民国3年(l914年),推行地方自治,县设4乡、13镇、147保。清净(东)乡辖3镇(汤家沟、周家潭、项镇铺)24保。大宥(南)乡辖3镇(枞阳、义津桥、姚王集)、36保。日就(西)乡辖3镇(老梅树街、练潭、陶冲驿)、40保。桐积(北)乡辖3镇(孔城、大关、郭字墩)、37保。县市乡易名城厢镇,辖10保。
  民国19年,县辖9个自治区,区以数字表示,区公所所在地分别为:第一区设于县城,第二区设于吕亭驿,第三区设于孔城镇,第四区设于老梅树街,第五区设于练潭,第六区设于枞阳镇,第七区设于义津桥,第八区设于汤家沟,第九区设于周家潭。翌年,改自治区为自卫区,推行保甲制。
  民国24年,县由9区并为5区,改编保甲,计编885保,合组149联保、8344甲。第一区署设于县城,计编34保,合组5联保、301甲。第二区署设于孔城,计编206保,合编30联保、2075甲。第三区署设于老梅树街,计编241保,合组48联保、1963甲。第四区署设于枞阳镇,计218保,合组38联保、2134甲。第五区署设于汤家沟,计编186保,合组28联保、1871甲。
  民国25年,贵池县属大兴圩、九合圩(即武梁洲、王家套)划归桐城县第五区管辖,又将第四区所属鸟落洲划入贵池县境。翌年,全县析5区为9区,联保改为乡。
  民国29年,全县设5区、l58乡(镇),区名以数字表示,第一区署设于县城,第二区署在孔城镇,第三区署在老梅树街,第四区署在枞阳镇,第五区署在汤沟镇。管辖范围分别与清乾隆时的县市乡、清净乡、大宥乡、日就乡、桐积乡大致相同。保的规模、名称亦与乾隆时168保基本相近。
  民国30年,枞阳区、汤沟区共10乡、2镇:罗岭、凤崇、黄石、源潭、周水、鸾凤、陈公、老武、六洲、施湾、枞阳镇、汤家沟,其中枞阳、汤家沟两镇为沦陷区。半沦陷区有9乡:巢山、山、四虾、黄羹、罗龙、永安、吴桥、周潭、忠毅。翌年,县改设3区5个直属乡和桐东办事处。孔城区辖9个乡(镇):关麻、黄石、石桐、谷林、金桥、南炉、金曹、阳和、孔城镇。老梅区辖10个乡(镇):蒋铁、松陶、青草、张云、双练、木杨、梅陡、平永、银峰、老梅镇。义津区辖9乡:罗黄、官黄、高雨、会安、义鞠、钱青、杨湾、巢永、凤。5个县直属乡(镇):黄甲、龙眠、南演、石龙、孟侠镇。桐东办事处辖11个乡(镇):白柳、白梅、白石、将军、周施、忠吴、四水、陈鸾、六老、金社、汤沟镇。
  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沦陷区、半沦陷区收复。
  民国36年12月,中共桐庐县民主政府建立,辖7区:第一区大凹口、第二区黄泥河、第三区罗河、第四区涓桥、矶山、第五区横埠、将军、第六区昆山、第七区钱桥、孔城。县政府驻地于l948年ll月由横埠将军庙迁义津方家老屋。
  民国37年7月,全县设5区、4镇、48乡、742保。第一区辖5乡(镇):南演(辖l5保)、石龙(辖14保)、黄甲(辖15保)、龙眠(辖13保)、孟侠镇(辖l3保)。第二区辖ll乡(镇):关麻(辖23保)、谷林(辖ll保)、石桐(辖l8保)、南炉(辖20保)、阳和(辖12保)、永安(辖ll保)、平天(辖l2保)、永宁(辖ll保)、孔城镇(辖l5保)。第三区辖10乡(镇):张峰(辖l3保)、青草(辖l2保)、张云(辖l5保)、松陶(辖l5保)、蒋铁(辖8保)、木阳(辖27保)、练双(辖27保)、金曹(辖l0保)、罗龙(辖12保)、老梅镇(辖l0保)。第四区辖l4乡(镇):官埠(辖l0保)、义鞠(辖l5保)、黄羹(辖l4保)、鸾凤(辖l5保)、杨湾(辖l5保)、巢山(辖l3保)、高雨(辖23保)、会安(辖l5保)、官青(辖ll保)、山(辖l2保)、黄石(辖8保)、罗岭(辖l4保)、钱桥(辖l5保)、枞阳镇(辖l3保)。第五区辖l2乡(镇):后方(辖l2保)、周水(辖l0保)、周施(辖l2保)、忠吴(辖l6保)、金社(辖l3保)、将军(辖l4保)、白梅(辖l4保)、六老(辖l7保)、白石(辖l5保)、汤沟镇(辖l2保)。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2月18日,中共皖西第二地委决定:析桐城县东乡全部、南乡大部、北乡一部和庐江县、无为县少数区域为桐庐县,菜子湖至白兔湖、孔城界河主航道以东地域,为桐庐县辖区。下辖7区2镇及阳和、杨湾、官青、钱桥、义军、高甸、雨坛、鞠隐、会宫、官埠、安凤、黄羹、永安、巢山、山、鸾凤、陈公、凤崇、源潭、老武、六州、施湾、周潭、周水、吴桥、忠毅、四虾、将军、后方、白梅、金社、白石、白柳等33乡。
  是年10月l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废除民国时期保甲制,实行区、乡、村建制,县设7区、7乡(镇)、381村。区为枞阳、钱桥、义津、白云、汤沟、陈湖、破罡。枞阳区辖6乡(镇):铁洲、长河、青山、石矶、黄羹、枞阳镇。义津区辖7乡:义军、鞠隐、高甸、雨坛、会宫、安凤、杨湾。白云区辖6乡:白石、白梅、白柳、金社、后方、将军。汤沟区辖5乡(镇):陈公、老武、六洲、源潭、汤沟镇。陈湖区辖6乡:周潭、施湾、周水、四虾、吴桥、忠毅。钱桥区辖4乡:阳和岗、钱桥、官青、杨湾。破罡区辖4乡:鸾凤、凤崇、兴扫、桃罡。l950年,全县区、乡机构变动划分l2区、l42乡、3镇。汤沟区辖汤沟镇、彭山、后湖、仪山、黄山、龙堤、陈公、南旺、福湾、官峰、享堂、大新。义津区辖义津镇、红星、大同、紫华、北圣、浮山、义西、万年、朱公、双兴、皋庄、义军、姚王、义东、杨湾。陈湖区辖鹞石、枫林、施湾、七井、周潭、澄英、虾溪、横山、青山、白云、麒麟、永圩、苎镇。白云区辖白梅、金霞、龙山、黄石、金社、杨市、龙口、金渡、东峰、凤凰、白石、石溪、山河、白柳、古楼、小岭、龙城、青山、白湖。枞阳区辖枞阳镇、石岭、长河、瓜墩、石矶、湖东、黄羹、铁洲、铁铜、青山、戚矶。钱桥区辖六角、石婆、梅花、麒麟、泊塘、岱鳌、芦塘、阳和、官青、新铺、新丰、宣庄、石马、钱桥、姚山。破罡区辖新开、扫帚、庭举、长沙、凤凰、永山。横埠区辖横埠、钱铺、吴桥、将军、黄山、龙山、鹿狮、长山、翼马、老庄、后方、大山、忠毅、左岗、黄梅、山水。高甸区辖矿山、塔桥、雨坛、高甸、响山、官山、官桥、莲湖、大窑、龙王。安凤区辖安凤、栏桥、团山、龙桥、黄梅、笔山、会宫、七岭、老桥。老洲区辖裕丰、老洲、双字、源潭、桃源、下圩、老湾、武梁、沙池。红杨区辖红杨、罗墩、保成。
  1951年1月16日,县政府更改同名乡镇,将白云区青山乡更名翼青乡,横埠区黄梅乡更名黄岗乡,陈湖区麒麟乡更名麒凤乡,汤沟区黄山乡更名黄泥乡,破罡区桃花乡更名黄梅乡,凤凰乡更名凤仪乡,枞阳区青山乡更名前峰乡,将原辖老洲区的沙池乡划归红杨区。是年,ll月22日,撤销红杨区,划归老洲区;l2月20日,又复设红杨区。
  l952年2月9日,将l2区划为l5区(钱桥、麒麟、义津、高甸、安凤、长河、破罡、陈洲、陈湖、老洲、横埠、白云、小岭、汤沟、将军)、142乡、3镇。
  是年土地调整后,依照山区2500人左右、圩区3000人左右的规定划分山区和圩区乡、镇。全县划l5区,l75乡、4镇,l188村,8647个自然村。具体区乡(镇)为:钱桥区原辖l9乡,现辖l4乡,即钱桥、姚山、宣庄、府君、洪湾、新化、陈湾、官青、新埠、张公、新丰、石马、马塘、邹岗。麒麟区辖l3乡,即石婆、麒麟、六角、梅花、泊塘、芦塘、阳和、岱鳌、双尖、万年、杨湾、丁湾、邓泊。义津区原辖l5乡,现辖l3乡(镇),即义西、姚王、大同、紫华、北圣、朱公、红星、浮山、塔桥、义军、义东、皋庄、义津镇。高甸区原辖l0乡,现辖l2乡,即响山、雨坛、大窑、高甸、矿山、官山、连湖、官桥、龙王、双峰、查林、岱澄。安凤区原辖9乡,现辖ll乡,即笔山、会宫、老桥、七岭、栏桥、安凤、团山、龙桥、黄桥、六角、街角。长河区(原名枞阳区,l952年改名长河区)辖ll乡,现辖12乡,即新桐、铁洲、长河、戚矶、瓜墩、前峰、石矶、湖东、黄羹、石岭、长安、古塘。破罡区原辖9乡,现辖l0乡,即长河、巢山、新开、破罡、永山、扫帚、凤仪、桃花、庭举、新河。陈州区辖l2乡,即享堂、龙堤、陈公、南湾、福湾、黄泥、仪山、后湖、彭山、沿湖、龙湾、官峰。陈湖区原辖13乡,现辖l4乡(镇),即苎镇、水圩、青山、白云、麒凤、施湾、枫林、鹞石、七井、澄英、虾溪、高桥、竹园、周潭镇。老洲区原辖l2乡,现辖ll乡,即老洲、下圩、武果、双字、裕丰、老湾、红杨、罗墩、沙池、保成、姚岗。将军区原辖l7乡,现辖l2乡,即鹿狮、虎栈、将军、黄岗、田埠、长山、黄山、吴桥、大山、钱铺、官塘、彭桥。横埠区原辖l7乡,现辖l2乡,即后方、忠毅、横埠、翼马、山水、老庄、左岗、龙山、横山、老龙、谋道、茶亭。白云区原辖l8乡,现辖ll乡,即石溪、东峰、龙口、金霞、金渡、金社、杨市、凤凰、白石、徐岗、长溪。小岭区辖ll乡,即古楼、白湖、小岭、龙城、白柳、山河、
  翼青、黄石、白梅、龙井、大岭。汤沟区原辖l2乡,现辖7乡(镇),即大新、桃源、源潭、肇奉、鸭河、汤沟镇、枞阳镇(编制属汤沟区,工作直属县领导)。
  1953年设置未动,仅破罡区增加白荡港(乡级),汤沟区增加汤沟港(乡级),枞阳镇加辖枞阳港(乡级)。
  l955年l2月20日,将l5个区调整合并为9区,枞阳、汤沟两镇照旧,l78乡(镇)未动。钱桥区由原钱桥区、麒麟区调整合并,将麒麟区的杨湾、万年、双兴3个乡划归义津区管辖。安凤区由原安凤区、高甸区合并。枞阳区由长河区、破罡区合并。陈湖区划入将军区的田埠、彭桥2个乡。老洲区划入汤沟区的源潭、鸭河、桃源3个乡。横埠区由将军区与原横埠区合并。白云区由原白云区、小岭区合并,将横埠区的山水乡划归其管辖。汤沟区由原汤沟区、陈洲区合并,将原破罡区的长河乡划归其管辖。
  1956年,全县9区、两镇未动,178乡调整为82乡。枞阳镇辖枞阳港、石岭乡。汤沟镇辖汤沟港。枞阳区辖湖东、长安、长河、瓜墩、铁铜、石矶、前峰、桃花、庭举、扫帚、破罡、凤仪等12乡。汤沟区辖陈公、南旺、沿河、仪山、后湖、长沙、大新等7乡。白云区辖白石、石溪、东峰、金渡、杨市、金社、白梅、大岭、龙城、白湖、白柳、小岭等l2乡。钱桥区辖阳和、官青、马塘、石马、石婆、钱桥、梅花、麒麟等8乡。义津区辖义津镇、姚王、义东、义西、皋庄、浮山、紫华、杨湾等8乡(镇)。横埠区辖将军、钱铺、吴桥、横埠、左岗、老庄、后方等7乡。老洲区辖老洲、武梁、老湾、裕奉、红杨、源潭等6乡。陈湖区辖周潭、青山、施湾、麒凤、彭桥、水圩、虾溪等7乡。安凤区辖安凤、七岭、老桥、会宫、龙桥、六岗、官桥、高甸、官山、连湖、雨坛、大窑等l2乡。
  l957年,全县由ll个区(镇)、82个乡(镇),改划为7区、2镇、42乡。镇为枞阳、汤沟。区为老洲、汤沟、陈湖、横埠、白云、钱桥、义津。老洲区辖红杨、老湾、老洲3乡。汤沟区辖长凤、陈洲、仪山、大新4乡。陈湖区辖周潭、吴桥、水圩、青山4乡。横埠区辖将军、钱铺、横埠、左岗、后方、老庄6乡。白云区辖白湖、白柳、白梅、白石、金渡、金社6乡。钱桥区辖麒麟、阳和、官青、钱桥、石马5乡。义津区辖白杨、浮山、姚王、杨湾4乡。另没雨坛、高甸、官桥、会宫、龙桥、安凤、庭举、桃花、长安、长河、铁铜ll个直属乡。
  1958年l0月25日撤销区建制,成立9个人民公社,即:汤沟、红旗(钱桥区)、东风(义津区)、东方红(安凤区)、灯塔(白云区)、光辉(横埠区)、陈瑶湖(陈湖区)、东升(老洲区)、卫星(枞阳区)。
  1963年恢复9个区,划分为45个公社、2个镇,279个生产大队。枞阳区辖前峰、青龙、石矶、古塘、长安、长河6个公社,l3个大队。汤沟区辖陈洲、大新、仪山3公社,l3个大队及汤沟镇。老洲区辖老洲、红杨、老湾3公社,2l个大队。陈湖区辖吴桥、青山、水圩、周潭、花园5公社,28个生产大队。横埠区辖横埠、左岗、后方、老庄、将军、钱铺6公社,29个大队。白云区辖白石、白梅、白湖、白柳、金社、金渡6公社,34个大队。钱桥区辖钱桥、官青、石马3公社,22个大队。麒麟区辖麒麟、石婆、阳和3公社,l7个大队。义津区:辖义津、牛集、杨湾、浮山4公社,33个大队。直属公社有破罡(18个大队)、长凤(3个大队)、官桥(l6个大队)、安凤(l2个大队)、高甸(13个大队)、铁铜(4个大队)、城关镇(3个大队)。
  1968年,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随之区、公社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区划未动。
  1973年,燕山茶林场从周潭人民公社划出,成立施湾人民公社,是为县第四十六个公社。
  1975——1980年行政区划变动情况(见后表)。
  1982年,县对部分大队复名、更名:杨湾公社的先进更名为先让。浮山公社的光明、红星、永丰、西山,依次更名为鞠隐、太公、平桥、向庄。牛集公社的东风、红光、建设,依次更名为姚王、迎龙、义军。义津公社的红旗、联合、将军,白云,依次更名为义津、龙王、鲤鱼、五里拐。金渡公社的龙山、东风、光明,依次更名为丰冲、秀山、金山。施湾公社的团结、胜利,依次更名为周界、施湾。花园公社的桥头更名为石桥。青山公社的红卫更名为龙王嘴。左岗公社的裕丰、新建、大山,依次更名为裕民、范潭、左山。会宫公社的龙山更名为城山。官桥公社的东红更名为东河。雨潭公社的先锋、高丰,依次更名为笔山、毛王。石马公社的先锋、新华,依次更名为铺山、井庄。官青公社的大山更名为洪庄。大新公社的新丰、永丰、新华,依次更名为莲花、琵琶、江庄。陈洲公社的高庄、长安、合心、高丰、红光、先锋、依次更名为胡庄、西堤、陈心、大风、官锋、华明。仪山公社的红星、联丰、红旗,依次更名为仪山、民胜、黄仪。石矶公社的祖庄更名为何祖庄。长河公社的新丰、月山、新华,依次更名为戚矶、石龙、楼庄。松园公社的红杨更名为红树。老洲公社的先锋、永合、胜利、新庄、同心,依次更名为湖东、下圩、余墩、保东、保成。老湾公社的联合、永光、东风,依次更名为东湾、横渡、孟湾。铁铜公社的高丰、双丰,依次更名为中南、江头。长凤公社的胜利、团结、红光,依次更名为习艺、南洲、雁翎。白石公社的红星更名为龙虎。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欢迎光临〖华信人〗:http://www.huaxinren.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7496

回帖

16万

积分

荣誉会员

谁给我面子,我就爱谁!

积分
162772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00: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城镇、区乡简况




  一、城关镇
  城关镇(枞阳镇)坐落于长江北岸枞阳河出口处,东接长河乡,南邻桐城县鲟鱼嘴,西依安庆市郊区,北与黄羹乡毗连,总面积16.82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委员会、3个村民委员会,64个自然村;1989年共有8732户,30800人口,人均年收入为407元。
  城关镇是古老的历史名镇,菜子湖之水流经城南出口达江,古称“舒口”,为舒、桐、庐、怀、潜等县的漕米集散处,历史上是重要的港口和商埠;汉为枞阳县治,梁陈为枞阳郡治,南宋末一度为桐城县治,为桐城四大名镇(枞、汤、孔、练)之一。
  城关镇依山傍水,境内有幕旗山、凤凰山、白鹤峰、金字尖、鸡冠山和莲花湖、月儿湖、汪沟湖等。城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中心。
  镇区以工商业为主,农业、渔业为辅。1949年前镇上有十几家手工业作坊。主要有储昌顺铁业店、永茂米厂和祥光电气公司及酱坊、油坊。还有十几家南货山窑店、布匹百货店、客栈、钱庄和茶馆、粮行、渔行等。1949年后,工商业有较大发展,据1984年统计:镇办企业56个,职工人数856人,全年总产值为172.72万元。1985年镇办企业发展为286个,其中集体24个,联户58个,个体204个,职工1104人,镇企业总产值为411.96万元,比1984年增长138.5%。1989年镇企业发展为993个,其中镇办12个,村办28个,联户47个,个体901个,职工增加到2869人。镇企业总产值1150.58万元,占全镇当年经济总收入1714.19万元的67.1%。镇办企业主要有灯泡、化工、印刷、铜材、纸箱、文化用品、橡胶水等厂。拳头产品有橡胶水、猪鬃、牙刷及化工用品。商业店铺摊点725户。郊区建排灌站7座、桥闸9座。1989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89376亩,其中蔬菜播种面积2381亩。1984年有渔船50只,计425吨位;1989年因渔民多改行从事水上运输,因而渔船减少。
  镇内主要街道为柏油路面,新华街、人民路、环湖路宽为20米,两侧楼房林立,为商贸商场(店)。新辟的农贸市场、凤凰山小百货市场日交易额20万元左右。陆运有桐枞、安枞公路通向各地;水运沿江有小轮客货运码头4个,枞阳河可往菜子湖沿岸各埠,交通四通八达。
  镇境文物古迹有汉武帝射蛟台、落箭墩;晋枞阳令陶侃的洗墨池、惜阴亭(运甓亭);宋黄山谷读书处的达观亭;明、清桐城文派的先导方以智的还庵和钱田间的北山楼;还有三国吕蒙扎寨的幕旗山、元末陈友谅的“枞阳水寨”(即今莲花湖)等遗址。今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太平军枞阳会议旧址望龙庵,有1949年人民解放军中线渡江指挥部旧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射蛟台、惜阴亭、洗墨池、方学渐墓。旧时“桐城八景”之一的“枞川夜雨”亦在境内。
  枞阳是文化之乡,兴学之风经久不衰,旧有“桐城文化起于枞”、“文不过南乡”、“穷不丢书”之说。1989年,镇有幼儿园7所,入园入托儿童630人;小学9所,学生2789人;中学(职中)3所,学生1400人;职工成人教育设有中专、大专班,在籍学生1001人;有黄梅剧团和电影院、录像放映点,还拥有一座半径25公里3.5千瓦的电视差转台;城关医院设备较齐全,有病床15张;有血防站、防疫站、保健站各1所、村办卫生室3个。
  二、汤沟镇
  汤沟旧名“双溪”。镇东北与大新乡相连,西南跟仪山、陈洲乡毗邻,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5个居委会、2个行政村(双溪、造福)。1989年居民1754户,人口7671人,其中非农业户1286户,人口5600人,人均年收入431.58元。镇有街、巷14条,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73个。
  镇境除镜子山外,余为平原区。街道呈长方形,双溪河流经镇中心,水陆交通方便,是货物集散地,原为桐城东乡的商业重镇。建国前,工业有2家,一是陈守先的锅炉厂,资产10万元(银币),月产不同型号的铁锅、井罐近千只、犁头和犁镜500多套;一是吴一寰的振兴化学社,资产20万元(银币),生产肥皂、雪花膏、花露水、脂粉等日用化装品,产品销到安庆和临近各县。抗日战争期间,汤沟镇沦为日军占领区,商户有停业的,有折价变卖搬迁的,市场萧条。建国后,商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公私联办、供销合作、百货公司、农贸市场等商业行业兴起,市场贸易品种繁多。1989年,镇有个体摊点335个,从业599人,年总收入149万元;集体商业5家,年销售额74万元,利税8.3万元。  镇内工厂由建国前的两家发展为12家,其中县办工厂有7家(羽绒厂、农机一厂、鞋帽厂、机具厂、印刷厂、针织厂、粮油加工厂),镇办工业5家(自来水厂、发电厂、碾米厂、砖瓦厂、印刷厂)。建筑业于1983年7月成立了108人的工程队,年均营业额42万元。县鞋帽厂的产品精美别致,畅销马来西亚、新加坡。
  镇对外交通方便,枞汤、汤桂公路可达安庆、桐城、合肥、贵池、黄山、庐江等地。1989年有社会车辆800台,客货运输能力较强。
  镇内文化教育源远流长,清代刘大櫆、姚鼐、刘开先后收徒讲学于陈家洲,史炳荣创办丰乐书院于汤家沟。1989年,镇有文化站和广播站各l所、影剧院1座;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学生1420人,教职工4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镇有医院l所,病床80张,医务人员86人;另有中医院1所、私人诊所2个、血吸虫防治站1所。
  清时汤沟有八景:丹霖夜雨、赖子回帆、琵琶积雪、鲟鱼落雁、三官晓钟、断桥渔火、莲塘秋月、水村夕照。
  三、义津镇
  义津镇名始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民国26年(1937年)为桐城县第四区驻地。
  镇域南与高甸、会宫乡毗连,北接牛集乡,西连菜子湖与杨湾乡,东与浮山乡接壤,总面积37.5平方公里。镇区面积2.5平方公里,距县城35公里。
  1987年9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义津镇人民政府(乡级镇),下辖12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989年居户为5474户,人口为2451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236人,人均年收入为355.08元。
  镇为沿湖丘陵区,耕地面积1.8万亩,主产稻、小麦、油菜、山芋等。建国后先后建水库13座、排灌站11座,开沟渠3700米。建国前粮食亩产不足125公斤,1989年全镇粮食单产286公斤,总产8680吨。已林面积7000亩。养殖水面1610亩,年产成鱼8万公斤。蟹、金针菜为特产。
  镇有建筑、粮油加工、农机修配等企业,1989年总产值1260万元,利润8万元。商业发展较快,国营商店有4家,个体摊点有300多个。
  镇有电影院l座、中学2所、小学15所,在校学生3310人。有卫生院1所、卫生室11个。县文物保护单位有“明读书人姚康之墓”、“吴汝纶墓”等。
  四、汤沟区
  汤沟区公所驻汤沟镇丰乐街,距县城东43公里。东与老湾、老洲乡接壤,南临长江,西连白荡湖和松园乡,北与金渡、后方、老庄、左岗乡相邻。总面积122.13平方公里,辖4乡和汤沟镇受48个村委会。
  大新乡政府驻肇丰村炉铺。1989年辖6个行政村,2228户,9490人,人均年收入328.72元。乡有排灌站8座,开沟渠1.5万米。
  仪山乡政府驻仪山村陈家油坊,1989年辖13个行政村,5927户,29386人,人均年收入339.73元。乡有排灌站7座、桥闸35座、沟渠4000多米。
  陈洲乡政府驻桂坝村。1989年辖22个行政村,3834户,43636人,人均年收入344.55元。乡有排灌站3座、排灌闸3座、桥闸62座,沟渠3.5万米。
  长沙乡政府驻心合村建设组,1989年辖5个行政村,1767户,8003人,人均年收入308.97元,乡有通江闸4座、排灌站3座、桥闸11座、沟渠1.1万米。
  区属沿江洲圩区,地势平坦,耕地总面积60392亩,南部陈洲、长沙二乡为重点产棉区,北部为水稻产区。1984年山场面积2239亩,以松杉为主,油桐次之;养殖水面5786亩,年产成鱼321万公斤;棉花播种面积21054亩,亩产30公斤;油料播种面积17483亩,亩产42公斤。区共有拖拉机295台。
  陆路有客车通达县城、安庆、合肥;水上有桂家坝码头,可通安庆、芜湖,双溪河通内河各埠,交通便利。区、镇、乡企业主要有建筑、农机、粮油加工、禽蛋加工、印刷、五金、制鞋、被服、芦席等。其中制鞋、芦席、农机等产品行销国内外。1989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5833万元。
  全区有电影院7座、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中学7所、小学41所、卫生院4所、卫生室43个。
  五、钱桥区
  钱桥区公所驻钱桥村老人壕,距县城41公里。东隔罗昌河与白湖乡相望,南邻浮山、牛集二乡,西同石婆、杨湾二乡接壤,北与庐江县七桥、罗河二乡交界。总面积为87.92平方公里,辖3乡、25个村委会。
  钱桥乡政府驻大塘村享堂组。1989年辖9个行政村,5676户,23059人,人均年收入312.96元。有小(二)型水库4座、电灌站10座、沟渠6000多米。
  石马乡政府驻开庄村石章庄。1989年辖9个行政村,3898户,14695人,年人均收入309.82元。有小型水库1座、排灌站13座、沟渠1.8万米。
  官青乡政府驻老埠村蜘蛛墩。1989年辖7个行政村,4055户,16490人,人均年收入310.12元。有小(一)、(二)型水库各1座、电灌站2座、沟渠1万多米。
  区内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岗地。境内有罗昌河、钱桥河(古名麻溪河),均可行船。1984年,养殖水面8363亩,年产成鱼9.5万公斤;山场面积179963亩,绝大部分是松、杉,其次是油桐、茶、桑等;耕地总面积为46875亩,主产水稻、小麦、油菜、花生、山芋等。1989年,复种总面积115583亩,稻谷亩产282公斤,油料播种面积12502亩,亩产4l公斤,棉花播种面积148亩,单产43公斤;全区共有拖拉机152台。
  乡镇企业有砖瓦、农机修配、粮油加工等厂,大塘村办企业年收入为全县村办企业之冠。1989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3047万元。
  公路通到各乡,枞(阳)庐(江)公路贯穿其境。
  全区有电影院3座、文化馆1个、中学4所、小学35所、卫生院3所、卫生室35个。境内有“双塘遗址”和“鱼池文化遗址”;姚鼐、姚莹的祖籍均在麻溪河畔的姚王集。
  六、麒麟区
  麒麟区公所驻麒麟桥镇,距县城46公里。该区东依官青、钱桥二乡,南与牛集、杨湾二乡毗连,西以孔城河与桐城县范圩、双河口二乡为邻,北与桐城县晴岚及庐江县大化、七桥二乡为界。总面积为91.57平方公里,辖3乡,13个村委会。
  麒麟乡政府驻麒麟村施冲庄。1989年辖9个行政村,4211户,18421人,人均年收入307.36元。乡有水库6座、排灌站12座、沟渠2万多米、蓄水工程240多处。
  石婆乡政府驻石婆庙。1989年辖5个行政村,2878户,11474人,人均年收入308元。乡有小(二)型水库11座、沟渠1.7万多米。
  阳和乡政府驻白马楼。1989年辖5个行政村,3062户,12515人,人均年收入297.5元。乡有小(二)型水库6座、排灌站3座、塘坝480多处、沟渠2.9万米。
  区内东北部为丘陵地区,西南部属圩区。耕地面积为43892亩,主产水稻、小麦、油菜、花生、山芋等。1984年,养殖水面9002亩,年产成鱼10万公斤。山场面积20029亩,已林面积16109亩,其中松树14350亩,杉树556亩,茶园72亩,桑园1099亩。1989年,复种总面积114715亩,稻谷单产298公斤,油料播种面积14594亩,亩产76公斤,棉花播种面积219亩,亩产61公斤;全区有拖拉机119台。
  区乡镇有水泥预制、砖瓦、农机修配、粮油加工等企业。1989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2133.7万元。
  区内有枞桐公路贯穿,乡乡有公路可通。水上航运可通菜子湖沿岸各埠。
  区内有电影院4座、文化站1个、中学4所、小学2l所、卫生院3所、卫生室19个。古文化遗址有“夜成墩遗址”和“大小神墩遗址”。美学家朱光潜诞生在境内的风景名胜区——岱鳌山麓朱家老屋。
  七、义津区
  义津区公所原驻义津镇,1988年迁老牛集,镇址距县城33公里。东与白湖、白柳、白石乡隔河相对,南与会宫、高甸乡接壤,西临白兔湖,北和钱桥、石马、石婆、麒麟乡毗连。总面积146.45平方公里,辖3乡l镇,37个村委会。
  牛集乡政府驻老牛集。1989年辖8个行政村,3575户,15996人,人均年收入316.65元。乡有水库1座、排灌站7座、沟渠1.6万米。
  杨湾乡政府驻杨湾集镇。1989年辖7个行政村,3355户,13449人,人均年收入297元。乡有排灌站7座、沟渠1.5万米。
  浮山乡政府驻向庄。1989年辖10个行政村,4857户,20833人,人均年收入325元。乡有排灌站12座、沟渠2万米。省级风景名胜区浮山就在该乡境内,“浮山夕照”为老桐城“八景”之一。
  义津区地势为浅丘陵岗区,岗冲起伏,东、南为河湖环抱。耕地总面积69103亩,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山芋。1984年,养殖水面12468亩,年产成鱼26.5万公斤;山场面积31232亩,主要有松、杉、油桐、桑、茶、竹等。该区特产银鱼、金针菜。1989年,复种总面积175593亩,稻谷单产314公斤;油料播种面积17575亩,亩产56公斤;棉花播种面积474亩,亩产55公斤;全区共有拖拉机195台。
  区镇乡有农机修配、印刷、建筑材料、粮油加工等企业。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3474万元。
  各乡镇有公路相通,枞桐公路横贯该区境内。水路可通往白兔湖、菜子湖和白荡湖沿岸各埠。
  全区有影剧院4座、文化站1个、俱乐部1个、中学7所、小学60所、卫生院4所。省级文物有浮山摩崖石刻、方以智墓、姚鼐墓,县级文物有姚康墓。浮山“在陆山庄”(今名陆庄),为方以智故居,房秩五创办的浮山中学在浮山南麓,“双瞻阁”在浮山中学的东北。
  八、官桥区
  官桥区公所驻官埠桥集镇,距县城13公里。东隔白荡湖与破罡、白石、金渡三乡相望,南接石矶、古塘、黄羹三乡和城关镇,西与桐城县双店、肖店二乡、安庆市郊区隔菜子湖相望,北与义津、浮山二乡为邻。总面积为248.83平方公里。辖6乡,52个村委会。
  官桥乡政府驻官埠桥集镇。1989年辖12个行政村,5571户,23876人,人均年收入298.25元。乡有小(一)型水库和其它水库18座、排灌站3座、沟渠1.3万米。
  龙桥乡政府驻龙潭桥集镇。1989年辖9个行政村,3803户,16501人,。人均年收入284.68元。乡有排灌站5座、蓄水工程12处、沟渠1万米。
  雨坛乡政府驻雨坛岗集镇。1989年辖7个行政村,4084户,16690人,人均年收入284.97元。乡有水库19座、排灌站5座、桥闸5座、沟渠5000米。
  高甸乡政府驻肖家岗。1989年辖6个行政村,3454户,14266人,人均年收入262元。乡有电灌站4座、水库1l座、桥闸7座、沟渠7000米。
  安凤乡政府驻张北店。1989年辖7个行政村,4724户,10734人,人均年收入314.70元。乡有排灌站16座、水库3座、沟渠1.7万米。
  会宫乡政府驻会宫集镇。1989年辖8个行政村,5543户,22793人,人均年收入303元。乡有排灌站11座、桥闸4座、沟渠4万米。
  该区境内有城山、拔茅山、白鹿山、黄公山、龙王尖等山,耕地总面积为28903亩,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山芋。1984年,山场面积为127578亩,已林面积101944亩,其中松树最多,其次为杉树、茶、竹、油桐、桑等;养殖水面21236亩,年产成鱼25万公斤。境内有和尚桥水库,可灌溉官桥、会宫两乡部分田地。1989年,复种总面积200713亩,稻谷单产294公斤;油料播种面积19420亩,亩产41公斤;棉花播种219亩,单产73公斤;全区有拖拉机169台。
  区内有粮油加工、砖瓦、农机修配、家禽养殖等企业。矿产有矾、铁、铜、金、重晶石、煤等。1989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为4841万元。
  区内有公路通向各乡,枞桐公路贯穿其境。白荡湖、菜子湖水运可达沿湖各埠。
  全区有电影院12座、文化站1个、中学7所、小学111所、卫生所、室52个。官桥黄华为方苞之父的耕牧之所,龙桥有其祖“龙潭别业”的遗址。古文化遗址有毛园神墩、岱冲神墩、查林神墩等。另在安凤乡晓冲村可观“桐城八景”之一的“竹湖落雁”,晋陶侃“观雁亭”遗址在其境内。
  九、白云区.
  白云区公所驻项镇铺,距县城31公里。东和后方、钱铺二乡接壤,南濒白荡湖,西与安凤、会宫、浮山、石马四乡毗连,北邻庐江县罗河、店桥、砖桥三乡。总面积为199.35平方公里,辖6乡、56个村委会。
  白石乡政府驻木瓜山。1989年辖8个行政村,6224户,26655人,年人均收入280元。乡有电排站4座、水库3座、塘坝467座。
  白湖乡政府驻公堰塥集镇。1989年辖6个行政村,4630户,18610人,人均年收入298.65
  元。乡有小(一)型水库3座、排灌站18座、沟渠5000多米。
  白梅乡政府驻黄栗树咀。1989年辖12个行政村,5181户,21621人,人均年收入257.37
  元。乡有小(一)型水库1座、塘坝440多处,还有孙家畈大涧分洪工程。
  白柳乡政府驻柳寺庄。1989年辖12个行政村,4860户,20491人,人均年收入246.46元。乡有水库4座、排灌站1座。
  金渡乡政府驻咎家壕。1989年辖10个行政村,5137户,23098人,人均年收入350.94元。乡有水库3座、排灌站6座、沟渠5000多米。
  金社乡政府驻高基岭。1989年辖8个行政村,4260户,18201人,人均年收入327.96元。乡建水库12座,扩建塘坝430处。此外拓宽了孙畈至杨市大涧乡境段。
  区境东北部山峦起伏,西南部湖河环抱,地势呈东北向西南倾斜。耕地总面积为77579亩,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山芋等。1984年,养殖水面12588亩,年产成鱼24万公斤;山场面积89608亩,已林面积75096亩,树木主要是松、杉、竹,次为油桐、茶、桑、柑桔等。1989年,复种总面积199848亩,稻谷单产314公斤;油料播种面积22013亩,亩产32公斤;棉花播种543亩,单产36公斤;全区有农用拖拉机242台。
  境内交通便利,乡乡通公路,枞(阳)陈(湖)公路贯穿其中。白湖、金渡、白石有水运码头,木船可达白荡湖沿岸各埠。
  乡镇企业主要有石灰、农具修配、花炮、砖瓦、食品、印刷等厂。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5352.49万元。
  全区有影剧院7座、文化站1个、中学7所、小学113所、卫生院5所、卫生室56个。风景名胜区白云岩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桐城八景”之一的“白云青鸟”就在该地。此外还有阴安县城遗址、金山大神墩古文化遗址、铜山古墓群和刘大櫆墓等胜迹。
  十、横埠区
  横埠区公所驻忠毅村左家宕,距县城57公里。东依吴桥、水圩二乡,南和老湾、大新、仪山三乡接壤,西与金社、白梅二乡毗连,北同庐江县砖桥乡和无为县昆山乡交界。总面积174.2平方公里,辖6乡、42个村委会。
  横埠乡政府驻横埠集镇。1989年辖5个行政村,4038户,16941人,人均年收入350元。乡有水库5座、排灌站3座、沟渠3.5万米。
  钱铺乡政府驻钱家铺。1989年辖6个行政村,3391户,14077人,人均年收入226元。乡有水库23座、排洪沟4000多米。乡内特产金针菜。
  老庄乡政府驻周老庄村。1989年辖ll个行政村,4995户,20750人。人均年收入301元。乡有小(二)型水库l座、排灌站3座、抗旱防洪沟7.2公里。
  后方乡政府驻方家仓。1989年辖6个行政村,3492户,14231人,人均年收入342元。乡有中型水库l座、小型水库20座,可灌溉全乡。乡境特产有中药材杜仲、辛夷。
  左岗乡政府驻左家岗集镇。1989年辖9个行政村,4542户,18849人,人均年收入356元。乡有小(二)型水库7座、排灌站8座、蓄水工程14处、沟渠1万多米。
  该区依山傍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三公山(海拔674.9米)为县境最高峰。全区林粮并举,将军、钱铺属低山区,以林为主。其余4个乡以农为主,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山芋等。全区耕地总面积为75073亩。马鞍山水库可自流灌溉3万亩农田。1984年,养殖水面13039亩,年产成鱼8万公斤;山场面积78602亩,已林面积67672亩,主要林木为松、杉、竹、茶、桑、油桐、油茶等。1989年,复种总面积168167亩,稻谷单产334公斤;油料播种20347亩,亩产31公斤;棉花播种面积221亩,亩产44公斤;全区共有拖拉机534台。
  乡镇企业有陶器、砖瓦、农机修配、粮油加工、纺织等工厂,特产有“呆子瓜子”。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4977万元。
  枞(阳)陈(湖)公路贯穿区境,各乡均有公路相通。
  全区有影剧院5座、文化站1个、中学9所、小学65所、卫生院6所、卫生室42所。横埠乡忠毅村为左光斗的故乡,黄山村为黄镇的诞生地,后方乡章家大屋系章伯钧的故居,此外烈士章逐明、陈雪吾均生长在这块土地上。
  十一、陈湖区
  陈湖区公所驻周家潭集镇,距县城69公里。东南与国营普济圩农场及老湾乡接壤,西与左岗、横埠、将军三乡为邻,北以三公山与无为县交界。全区总面积148.17平方公里,辖6乡,49个村委会。
  周潭乡政府驻周家潭集镇。1989年辖9个行政村,4326户,19066人,人均年收入315元。乡有小(二)型水库6座、排灌站3座、桥闸14座、沟渠1500多米。
  吴桥乡政府驻田埠庄。1989年辖8个行政村,4378户,17715人,人均年收入299元。内有横溪大涧、19座水库、19座排灌站,乡境基本能自流灌溉。
  施湾乡政府驻西流庄。1989年辖4个行政村,134l户,5597人,人均年收入291.90元。乡有排灌站3座、蓄水工程2处、沟渠1.5万米。
  陈瑶湖乡政府驻凌家花园。1989年辖8个行政村,1992户,8195人,人均年收入312.9元。乡有排灌站9座、桥闸35座、沟渠1.2万米。
  青山街乡政府驻青山街。1989年辖8个行政村,4673户,13779人,人均年收入309元。乡有排灌站27座、沟渠2.5万米。
  水圩乡政府驻徐家村。1989年辖12个行政村,4887户,19229人,人均年收入288元,乡有排灌站63座、桥闸104座、沟渠5万米。
  该区背山面水,地势呈西北高、东北低。耕地总面积67367亩,主产水稻、油菜、小麦等。1984年,养殖水面5万亩,年产成鱼13.5万公斤;山场面积52469亩,已林面积37202亩,主产松、杉、茶叶、油桐、桑、竹等;土特产主要有芡实、莲籽、野鸭、蒿鸡等,其中蒿鸡为清代贡品。1989年,复种总面积164394亩,稻谷单产324公斤;油料播种面积25380亩,亩产41公斤;棉花播种面积440亩,亩产52公斤;全区有拖拉机269台。
  乡镇有农机修配、印刷、陶器、砖瓦、水泥、石灰、食品加工、粮油加工等企业,矿产中铜、泥煤蕴藏丰富。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4273.5万元。
  区内有枞陈公路贯穿,各乡有公路相通。
  全区有电影院6座、文化馆1个、中学7所、小学53所、卫生院6所、卫生室49个。县文物保护单位有鲁生烈士墓,此外还有桐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桐庐县委机关和独立团团部旧址、桐东区抗日民主政府和人民参议会旧址等。
  十二、老洲区
  老洲区公所驻老洲头镇,距县城60公里。东北与国营普济圩农场及铜陵市隔江为界,南临长江与贵池相望,西与陈洲、大新、左岗、水圩四乡接壤。总面积79.45平方公里,辖3乡,33个村委会。
  老洲乡政府驻老洲头集镇。1989年辖15个行政村,8328户、33836人,人均年收入325.1元。乡有排灌站17座、桥闸35座、沟渠1.7万米。
  老湾乡政府驻老洲湾集镇。1989年辖12个行政村,5640户,14388人,人均年收入335元。乡有排灌站11座、桥闸39座、沟渠1.5万米。
  红杨乡政府驻临江村。1989年辖6个行政村,3575户,14388人,人均年收入335元。乡有排灌站12座、桥闸13座、沟渠2.6万米。
  该区地势平坦,属沿江洲圩区,耕地总面积49606.1亩,主产棉花,次产水稻、小麦、油菜、花生。1984年养殖水面5398亩,年产成鱼12.75万公斤。1989年,复种面积101510亩,稻谷单产310公斤;油料播种面积17010亩,亩产51公斤;棉花播种面积21010亩,亩产31公斤;全区有拖拉机136台。
  乡镇有砖瓦、农机修配、粮油加工、孵坊等企业。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3256.8万元。
  该区交通便利,各乡均通公路,枞(阳)铜(陵)公路及汽车轮渡通过境内,水运发达,可通沿江各港埠。
  全区有影剧院4座、中学4所、小学60所、卫生院4所,各村均有卫生室。“桐城八景”之一的“荻埠归帆”在其境内。
  十三、破罡区
  破罡区公所驻红树村,距县城25公里。东和仪山乡接壤,隔江与长沙乡相望,南临长江与贵池县相对,西依长河、石矶、龙桥三乡,北靠白荡湖,总面积108.46平方公里,辖4乡、28个村委会。
  松园乡政府驻白荡闸集镇。1989年辖8个行政村,4552户,19989人,人均年收入347.79
  元,乡有排灌站3座、节制闸5座、沟渠2.4万米。
  破罡乡政府驻新建的集镇。1989年辖6个行政村,4043户,17117人,人均年收入345.9
  元。乡有排灌站8座、小(二)型水库7座、沟渠1.8万米。
  新开乡政府驻后埂庄。1989年辖8个行政村,2805户,11837人,人均年收入334.32元。乡有排灌站10座、沟渠8.3万米。
  风仪乡政府驻习艺村。1989年辖6个行政村,2641户,10802人,人均年收入302.26元。乡有排灌站2座、节制闸16座、江闸2座、桥闸10座。
  区内地势平坦,属沿江洲圩区。耕地总面积29622亩,主产水稻、棉花,次产小麦、油莱、玉米、花生、豆类、山芋等。1984年,养殖水面3513亩,年产成鱼7万公斤,虾、蟹、莲子为特产;山场面积20813亩,已林面积15796亩,以松、杉为主,竹、桐、茶叶、桑园为次。1989年,复种总面积88506亩,稻谷单产323公斤;棉花播种面积17600亩,亩产40公斤;油料播种面积12221亩,亩产59公斤;全区有拖拉机66台。
  乡镇有砖瓦、石灰、水泥及预制构件、农机修配、粮油加工等企业。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4086.86万元。重点矿产为大理石,蕴藏丰富,约8亿吨。
  交通方便,枞铜公路穿过其境,沿江码头有4座(白荡闸、扫帚沟、大砥石含、新开沟),内河航运可通白荡湖畔各集镇。
  全区有电影院6座、文化站1个、中学5所、小学58所、卫生院5所、卫生室58个。该区文物古迹有钱田间墓、阮枞江墓、阮鹗墓和山间和尚墓塔等。
  十四、枞阳区
  枞阳区公所驻石矶头集镇,距县城13公里。东与新开、破罡二乡接壤,南临长江与贵池县相望,西连城关镇和官桥乡,西南隔江与铁铜乡对峙,北邻龙桥乡。总面积80.35平方公里,辖4乡、30个村委会。
  石矶乡政府驻刘庄。1989年辖8个行政村,2691户,10300人,人均年收入350.2l元。乡有小(二)型水库9座、排灌站20座、沟渠8500米。
  古塘乡政府驻老虎坑。1989年辖7个行政村,1716户,6835人,人均年收入300元。乡有排灌站2座、小(二)型水库18座。
  黄羹乡政府驻黄泥岗。1989年辖6个行政村,2861户,9642人,人均年收入320元。乡有排灌站16座、水库1座、沟渠6000米。
  长河乡政府驻丘庄。1989年辖9个行政村,3941户,16331人,人均年收入380元。乡有排灌站8座、桥闸10座、沟渠2万米。区内地势北高南低,除长河乡为沿江洲圩区外,余为沿湖丘陵区。耕地面积为28220亩,主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为县境粮棉高产区。1984年,养殖水面5803亩,年产成鱼24万公斤;山场面积29930亩,已林面积28680亩,主要是松、杉及其它经济林。1989年,复种总面积66973亩,稻谷单产328公斤;棉花播种面积7000亩,亩产32公斤;油料播种面积8030亩,亩产5l公斤。全区有拖拉机225台。
  乡镇有粮油加工、砖瓦、石灰、农机修配、石料等企业。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2649.48万元。
  区内有枞桐公路贯穿,各乡有公路相通,水运可达沿江各港埠。
  全区有影剧院4座、文化站1个、中学4所、小学50所、卫生院6所、卫生室30个。青山石屋和渡江烈士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末宰相何如宠、文学大师钱田间均诞生在石矶乡境内。
  十五、铁铜乡
  铁铜乡由铁板、铜板、玉板3洲组成,距县城1公里。东隔江与长河乡相对,南隔长江与贵池县乌沙相望,西北隔江与城关镇和安庆市郊区罗塘乡及桐城县鲟鱼嘴相邻,总面积16平方公里,乡政府驻东风村柘树墩。1989年辖6个村委会,3051户,14204人,人均年收入338.37元,
  乡内地势平坦,系泥沙淤集而成的江心洲。耕地面积9977亩,主产棉花,次产水稻、玉米、花生、小麦、油菜等。1984年,养殖水面848亩,年产成鱼2.5万公斤。1989年,复种总面积19427亩,稻谷单产250公斤;棉花播种面积7942亩,单产43公斤;全区有拖拉机4台。
  乡镇企业有砖瓦、粮油加工等厂。水运发达,有机动船89只,2509吨位。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742.1万元。
  全乡有影剧院1座、农业中学1所、小学14所、卫生院1所、卫生室6个。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欢迎光临〖华信人〗:http://www.huaxinren.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7496

回帖

16万

积分

荣誉会员

谁给我面子,我就爱谁!

积分
162772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0: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有没有人把它看完!??
如果有,那他就是个枞阳通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欢迎光临〖华信人〗:http://www.huaxinren.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4828

回帖

2万

积分

六星会员

积分
24327

原创先锋奖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发表于 2007-9-16 11: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谢谢楼主了.我早就想有一本县志,现在终于如愿了.再次谢谢!!!
①网中闲逛寻雅士,论坛翱游洗自心。
②本人原创文章,非经本人同意,请勿转载,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67

回帖

2363

积分

四星会员

积分
2363
QQ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7-9-16 11: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楼主辛苦
爺爺說:啝伱К!ss可以預防蛀牙ヤ我们dē目标S hì→ méiУǒ u蛀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185

回帖

3697

积分

四星会员

积分
3697
性别
发表于 2014-5-8 10: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收获很大。我一定认真拜读,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