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08|回复: 8

[转载]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大枞阳赋(二)

[复制链接]

3

主题

66

回帖

1173

积分

三星会员

积分
1173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4-19 18: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枞阳川水之秀   
  
  瀚哉!浩浩乎渺无际涯。枞水泱泱,百里水势悠悠。洪哉!滔滔乎波澜壮阔。枞潮滂滂,万顷烟浪滚滚。长江奔腾,一泻千里而西来;水涛翻腾,横贯枞阳而东去。距安庆向东四十里,江面渐宽;自贵池逆江六十里,波平浪静。北岸张开一巨型龙口,向内地形成一脉支流。水泛金波,浪卷清滔;浩淼无边,气象眩目。此谓莽莽著名之长河,古称茫茫魅绝之枞江,亦曰漾漾妩媚之枞川。实为枞阳之母亲河——枞阳第一河也,乃皖中通江之咽喉焉。据地舆考证得之,亘古以降,彼龙头之龙口,含混元之气,藏乾罡之象。具吸纳长江之灵,携包揽宇宙之机,逞吞吐天地之势。行之浩浩,动之荡荡。其龙身即为菜子、喜子二湖焉。其龙尾发端于大别山,即昔日群舒之地。故龙口,旧称舒口也。枞江两岸,多承江涛湖水河流小溪滋润;枞阳境内,惠蒙日光月华天风流云恩泽。因以,枞木郁郁,桐树葱葱。农田肥沃,鱼腴米白。丰蔗之地,均由此生成矣吁欤;富贵之乡,亦源此而就也乎哉!     
   
  自龙口逆水沿长河内行三十里,遇一洪荡巨泽者,菜子湖也。但见:“风起湖波催春景,云来山谷暗人家”。亦有:“芦叶有声和漏永,寂历今宵夜雨槎”。阳春三月,湖滨河畔,芦苇茂盛,葱茏稠密。煦风吹拂,浪拍芦林,百鸟啁啾,春意盎然。夏秋之季,芦叶纷披,花飘如雪,一片银色。每入深夜,万籁俱寂,清风荡之,苇鸣入耳。或沙沙似细雨淅淅;或哗哗如暴雨骤至。登射蛟台望之,气象万千迥异;泛飞舟近听之,别有一番风味。“枞江夜雨”,为旧桐城八景之一,即言是也。     
  
  若夫白荡一湖,乃枞川之胜概、枞阳第一大淡水湖也。湖卷白涛,银波坦荡,故名。北濒浮渡山,南连破罡湖;东毗章家赛,西通竹子湖。方园宽广,波光粼粼;烟波浩淼,碧水连天。大桥飞驾,宛若长虹,淡雾缭绕,时隐时现,此乌金渡大桥也。每逢秋季,雁凫群栖,碧波轻漾,芦荻掩映,翠竹婆娑。雁群若浮于水中,景名“竹湖落雁”,为旧桐城八景之二者也。旭日东升,朝霞染空,辉映沧冥;傍晚时分,夕阳西照,绛光满天。落霞与阵雁齐飞,绿水共蓝天一色。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白帆点点,湖面舟楫竞渡;鱼柝声声,水上渔船穿梭。鸥鹭翻飞,鹤翥鹜翔。百鸟朝会,禽音盈耳。时而冲天而上,翩翩起舞;时而俯冲而下,浮水漫游。环湖四周,林郁树茂,柳浪荷影,花风飘落。小桥流水人家,隐约可见;名胜古迹绝景,掩映其间。目不暇接,心驰神荡。湖滩矶石如锥兀然而立;群鸟来仪若浮水中以嬉。“荻埠归帆”亦为古桐城八景之三也。水土阜沃,风景妩媚。乃水产养殖与捕捞之基地,实旅游观光与揽胜之佳处。   
  
   至若莲花一湖,亦称“莲花池”,乃枞阳城之翡翠、安庆市之明珠也。位于县城之东北,白鹤山峰之北麓。周环群山,诸峰逶迤;渚矶星罗,碧水涟涟。垂柳千条,万花簇拥;林木葱茏,修竹娉婷。水清日丽,鸟语花香;燕莺嬉戏,风吻草长。依依金柳,勃勃青杨;风光嫣然,景色怡然。鱼跃涟漪水,牧童岸边唱。据《安庆府志》载:“莲花池系康熙朝侍郎方灵皋(方苞,字灵皋)之祖业”。方苞曾于此,植荷观鱼,作文吟赋,著书立说。昔时莲湖,水产丰富,鱼虾鲜美,享誉一方。邑人云此湖:盛产鲢鱼,肥美异常,列为进贡上品。夏秋之日,莲湖水面,芙蓉婷立,莲花嫣放,色彩缤纷,蔚为壮观。夜幕降临,灯火通明,渔歌互达,琴声袅袅,崇楼峻阁,倒映湖心,宛如海市蜃楼,恍若蓬莱仙境。桐城派王灼曾作《十五夜观莲花池放灯》之诗赞曰:“琼枝火树夜光寒,照彻苍崖碧水间。五色葱茏开蜃市,万花攒簇拥鳌山。风生锦幄听仙吹,月隐红绡想玉环。别有飞桥尘劫外,星虹缥缈未能攀”。诗人吴朝晴亦撰诗曰:“轻桡一击千层浪,倒影流光巧化妆。新柳四围荷出水,升平犹忆古兵场”。如今莲花湖周围,高楼林立,参差有致;仿古建筑,精巧别致;群峰罗列,姿态万千;灯火倒映,流光溢彩;花木繁茂,披金叠翠;胜迹荟萃,佳景无穷。“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乃枞阳古城今日神韵和风采之写照,此即莲花湖景致之艺术刻画与高度概括也矣哉。     
  
  枞川大地,水域辽阔,水系发达,湖泊众多,河流交织,沟渠密布,难以穷举。除长河以外,尚属名河者,曰横埠曰钱桥曰罗昌曰汤沟曰杨市曰麻溪云云,共计34条者也;摒白荡菜子莲花外,尚属名湖者,曰陈瑶曰枫沙曰神灵赛曰羹脍赛曰竹子曰连成曰月儿曰破罡云云,共计31湖者也。秀水长流,风光旖旎;碧水蓝天,风韵灼绰。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若夫枞川之域,水途畅达而便捷;长河一水,人文隆勃而久远。据《史记》载:(元封)五年冬,(汉武帝)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灊天柱山,自寻阳(九江)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遂北至琅邪,并海,所过,礼祠其名山大川。同一史事,又据《明一统志》载:“射蛟台在枞阳镇,汉武帝亲射蛟即在此处”。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舢舻千里,浩浩荡荡,“自浔阳出枞阳”。至枞阳镇,昂首达观山之顶,眺望山川形胜,忽见西南方乌云滚滚,浊浪排空,房倾屋塌,惨不忍睹,疑为蛟怪兴风作浪,乃排箭张弓,尽力射去,矢击浪尖,正中蛟怪。须臾,风平浪静,湖水赤染。武帝复上龙舸,“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此前秦始皇亦曾自云梦泽(洞庭湖)浮江而下,巡视枞阳。由是观之,刘彻射蛟与置县枞阳,为同年之所为也。然对于射蛟一事,吾颇不敢苟同也。清明世界,朗朗乾坤,蛟龙从何而来?孰见之乎?果乎然否?若无,则史书之记载,岂不失实也乎哉?故而懵懵然怔怔焉。
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8

主题

7496

回帖

16万

积分

荣誉会员

谁给我面子,我就爱谁!

积分
162772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4-21 22: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见“大枞阳赋(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欢迎光临〖华信人〗:http://www.huaxinren.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6

回帖

1173

积分

三星会员

积分
1173
QQ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11: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没人欣赏,就不发了  
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1900

回帖

1万

积分

五星会员

唯进步,不止步!

积分
16368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4-22 12: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莫い陌落于2009-04-22 11:37发表的  :
此帖没人欣赏,就不发了  

应该发的,此文太精,大多数人不敢冒然回复~
清音俗世留,纷争几时休?为君逐名利,太虚任遨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6

回帖

1173

积分

三星会员

积分
1173
QQ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14: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踏雪寻梅) 的帖子

    
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2176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纵然人间有风情万种,俺依然情有?

积分
13585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6-9 10: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套用旧的文学典故太多,形容现在的景色有些显得不够贴切,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还是了不得呀,另外对枞阳的人文地理历史风景也是了如指掌,还是难得好文章!佩服!
蓝天白云飘,大海波涛涌,尽显自然景色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91

回帖

3596

积分

四星会员

积分
3596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6-9 11: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好文章!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8031

回帖

2万

积分

广告清理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积分
27640

爱心天使勋章原创先锋奖

QQ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6-10 08: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底蕴深厚,不可否认!
值得推敲,亦当有益!——   
远隔万水千山,但我心依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4894

回帖

1万

积分

五星会员

积分
11794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6-11 20: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