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养猪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
近日,270头母猪在汤沟镇新丰养殖场“安家”,继家国牧业之后,我县第二个万头养猪场——枞阳新丰牧业正式运营。县畜牧局局长齐明表示,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刺激下,我县养猪业格局悄然转身,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目前,全县年出栏肥猪500头以上的养猪场有70多个。这些养猪场每年投放的猪肉量占全县的1/5,对保障市场供应,调节物价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实施“工厂化”养猪。在义津畜禽综合养殖公司,笔者看到现代化猪舍4幢、仓库1座、大型蓄水池和消防池各一口,机井、水塔、自来水一应俱全,办公、住宅、食堂齐备。通往生产区的道路旁遍植香樟、桂花、紫薇等花木,让人根本感觉不到这是养殖场。投资20多万元建造的一座240多立方米的沼气池格外引人注目。沼气池与各猪舍相通,饲养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沼气可用来烧饭、照明,沼渣、沼液可用于养鱼和种植业,良性循环。不久前,公司还从滁州市购进一套储气设备,除自给外,还可向周边农户供气。畜牧局防疫负责人告诉我们,现在全县所有规模化养猪场,都建有标准化厂房,有设备限位栏、产子床、保育栏。而且选址上都远离村庄,有利于疾病防治,实现清洁生产,普遍采用“猪—沼—果(蔬)”养殖模式,实行生态养殖。
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据了解,去年以来,我县共新建年出栏在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有40个,这些养猪场一部分是通过“凤还巢”引资创办的,如枞阳新丰牧业就是刘望江在上海创业有成后,回乡兴建的;一部分是由本地小能人独资筹建的。如雨坛乡张景玉办窑厂赚了一笔钱,今年他又看好养猪,于是创办合响牧业公司。虽然养猪是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但是在国家利好政策的引导下,张景玉还是十分看好养猪业的前景。他跟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头仔猪买进成本在400元左右,今年仔猪每斤约10元,每头仔猪约40至50斤,按4个月出栏计算,其间饲养费用大概需要650元,其它费用550元,如此一来,一头成猪的出栏成本为1100元,目前生猪收购价格每公斤17元,一头猪能卖到1700元,养殖户大约能赚400—500元,净利润在30%左右。饲养一头良种母猪年产值在5000元左右,抛去成本1500元,盈利在3500左右以上……,加上政府又对能繁母猪进行补助,让人信心倍增。
品牌意识日益增强。随着“家牧”商标通过申请注册,我县第一个养猪业商标即将“出炉”。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县养猪业开始注重走品牌之路。目前,有多家养猪场在申请自己的“身份证”。在擦亮品牌的同时,他们更加注重优化改良品种,强化内部管理。据了解,全县新建的养猪场,品种优良率均达100%,母猪统一引进二元杂交猪、肥猪都是三元杂交猪。在内部管控上,许多养猪场高薪外聘技术人员,努力实现科学管理。今年,新丰牧业、义津综合养殖场分别聘请巢湖市畜牧专家张长才、汪云贵当技术场长。
(房列胜) 义津综合养殖场是成功的,希望都成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