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管“打枪”叫“干掉”。就是召集一班小伙伴分成两派,在划定的范围内隐蔽起来。经常性的,我们手上都会有一把带叉的树枝,这就是所谓的“枪”了。然后,双方的“头儿”分别喊“好”之后战争开始,发现到对方队员就报出他的姓名,然后说“干掉”--就表示“牺牲”了。
这个游戏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儿时很多年,乐此不疲!“战场”的范围可以是村庄后面的整座小山,也可以是谁家的一幢房子。所以,许多时候,等大人回来了,看着满屋的乱七八糟,我们都习惯了在大人的骂声中落荒而逃... 写的好!那时不但是小男孩玩,小丫头们也这样,用纸折个
手枪,站在隐蔽处,看人一过来“啪”的歇斯底里一声,那人惊吓声越大越好玩。 为什么不更新想看 引用第95楼兵兵有你于2011-08-19 22:59发表的:
为什么不更新想看 images/back.gif
还是没更新,楼主更新
回 96楼(自由2011) 的帖子
许多时候,我们总是不满足于现状,物质上的、抑或精神上的。可能,这就是人的本质所在吧!也可能,这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保留着的一份小小的美好!我们总是不经意的在寻找着适合充实自己内心的一种满足、一种暂时放松的心情!也许,回忆可以勉强的充当了这样的一个角色。也许,童年。也许,过往的青春岁月可以弥补这内心某处的空缺!纷纷扰扰的尘世,快节奏的生活步调。偶尔静下来,享受一种共鸣的美好,真好! (十四)二年级,在那个被洪水包围的季节开始了。告别了启蒙的桂花老师,我们要到村大队部那边有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大校园去上学了。路很远,有5 6里吧,但我还是兴奋了好一阵子,因为我们可以跟大同学一起上学、放学了。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有许多我们没玩过的游戏......
可是等开学的时候,我才知道,父母因为担心学校离家太远,加上到处是被水淹没的小路,还是决定吧我送到外婆家,在她家附近的另一所小学就读了。就这样,我不得不离开大孬子他们,带上衣服和我的花布书包转学到外婆这边叫做“拔茅小学”的新学校,开始了我二年级的新学期。 加油...... (十五)程老师是外婆的邻居,很严厉的一位语文老师班主任。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特怕她。每次无论在什么地方看见她,我都不知所措的到处躲避她。据说,她最喜欢惩罚学生罚站、甚至中午不给回家。当我知道,我就分在她的班里,头脑一阵嗡嗡响......
终于,我还是走进了这所 即将开始新的读书环境的学校。好大啊!比我们在村里桂花老师的学校大多了。一排一排的瓦房教室差点让我迷路了,一排一排的樟树都是一模一样的。学校的大铁门还带着可以滑动的滑轮, 许多大一点的驮着帆布书包的同学站在铁门上推来推去。这些对我来说是那么的新鲜!我就想:不知道大孬子知不知道,他那里有没这个,反正这些我以后也可以玩了,内心一阵窃喜。 这个深深的体会,如说一样。 (十六)我忽然有些想念大孬子和小彩他们了,想和大孬子一起去撮泥巴、想起小彩的那支铅笔。都是我在桂花老师的学校里印象深刻的标记--只到现在,甚至更久。我甚至想再回到那所破学校再读一年,可这似乎已经是回不去的过去,因为即使我回去了,他们也不在了。可是奇怪的是,这样的想法竟然陪着我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升学,恰恰这也证实我真的是太念情结的一个人。
在程老师这间大大的教室里,一个个都是那么陌生的面孔。第一次上课,程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班长喊了一声起立(当时我真没听清),全班同学都站起来喊“老师好”的时候,就我一个人是坐着的。后来,每换一个班级,都有不同版本的叫法,有谱通话、也有枞阳话。
同桌的朱静是个活泼的女孩,她在桌子上划了一条不是很明显的“三八”线,说一人一半不可逾越,可我明显的感觉到她那边多过于我这边。后来我知道,就是这么一个校园文化一直都伴随着小学、甚至初中的读书生涯。为此,我的衣服袖子基本上都是脏的......我回头望了望在后排坐着的大玉子,(他是外婆家隔壁的我玩的很好的小伙伴)正认真的听程老师讲课,我没注意到程老师已经走到我旁边,用她那根磨光了的教棍狠狠地在我课桌上敲了一下。我一怔,慌忙的站了起来。那一刻,我更想家...... (十七)终于到下课了,挂在教室走廊上的手摇的铃声清脆悦耳,比桂花老师的口哨有趣多了。操场上都是人,花花绿绿的,我只认识大玉和胜德,他们带我玩“点点弯弯”。“点点弯弯、老虎上山、上山爬壁.....”后面的都记不起来了,然后围着着操场边一排排的樟树疯狂的追逐。
其实我有点不喜欢樟树开花的味道,直到现在都不喜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它的刺鼻,还是那个时候枯燥的早读课留下深深地印象。我在想,那个时候背的那么多的课文,真的是一种应付!班里的同学还真的特别默契,老师不在时,声音特别小。若是谁一不小心发现老师站在教室能及的某一个视线里,读书的声音能震破耳膜,此起彼伏。真不知道老师当时是什么感受的?唉!我更纳闷的是,那时候怎么也就把那些课文背过来了呢?每次背课文过不了关的时候,我都深深地责怪当初是谁栽的这些树,这么难闻的花香,冲昏了我的记忆力,甚至有逃离的这里的 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