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在写贾宝玉初试云雨的时候,也就大概14、5岁罢。而显然,能写出《芙蓉女儿诔》的也非现代14、5岁孩子的家长所能想象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在“初试云雨”与《芙蓉女儿诔》之间要作出个平衡性的让步?
我个人的意见并不太赞同早期的这种行为。这所以说它早,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来承受,而将要承受的是来自如同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种种意识。——有一种氛围在等着他们,即将杀戮。
作为父母及一切的社会氛围,都要预防这点。只有预防才是最有效果的,事后不存在补救。只有防止它的发生,因为发生之后,错误就已经在当事者的心中。中国当下的教育制度中,我很悲观的一点:唯一能够防止这点发生的就是父母。而在自私性质的父母身上,同样看不到这个希望。
这是命运。 请问楼主:自曝家丑,用意何在? 是在讲故事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