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 发表于 2010-11-2 21:08:06

最恨红楼梦未完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调查是:新版红楼你看不看。当时我的心里就跳出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定不看,理由就是红楼梦只适合读,不适合看,电视剧永远也无法表达出红楼梦的意境。在中国,说到红楼梦大概有十之八九的人都知道一些,所以就有了一批红学家专门研究红楼梦,很早就有一个说法就是一部红楼梦养活了多少个红学家。而如我等一众普通读者就只能看着他们今天这个解红楼,明天那个证红楼,专家学者满天飞,却没有一个真正的结果。今天开这个帖子,只为和大家一起趣说红楼,不在意那些专家们的观点,我们论坛里的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你对红楼梦的心得体会,让我们自得其乐吧。

    开篇说了这么多,开始转入正题。在我接触的第一本红楼梦是120回的版本,清楚的记得作者是曹雪芹和高鄂,当时就是囫囵吞枣的看了几遍,也分不出哪里对哪里,前几年随着红学的热火,也随潮流看了几本红学方面的书,不看还好,一看之后,就迷茫了,专家学者的观点尽是冲突,且书中不乏文人相轻的言语,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个残本红楼梦,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只有16回,这个版本是胡适先生在北京街头一个旧书摊上淘来的,据胡适先生考证,这个版本是目前发现最接近原稿本来面貌的一版,只可惜那本书命运多舛,流传到那个旧书摊主的手上只有16回了。我看的那本是部队图书馆里流出来的,我记得那本书的定价好象是1.8元,多么好的一本书啊,呵呵,如果有机会,我会把那本书的相片发到网上的。自红楼梦问世以来,看红楼梦不看脂批,那几乎等于在乱看,红楼梦流传的版本有十多种,有120回的,有80回的,有78回的,有16回的,在这些版本中,虽然16回的篇幅最少,但她的脂批却是所有版本中最多的一版,由此可见她的珍贵,单就这一项而言,胡适先生对红学的贡献就已经是极大了。

    现在人们已经公认了高鄂的续写后40回是伪作,不值得一看,但是人们对红楼梦80回以后的事又极想知道,结果这样一来,又诞生许多新的后40回,其中最可笑的当属刘心武写的一些作品,他居然红楼梦续写了一个情榜,还说这是根据原作推出来的,不是说红楼梦不可以考证,但绝不能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故意写出一些惊人之语。在红楼梦研究方面,我个人认为胡适、张爱玲、周汝昌这三位的一些观点是经得起推敲地。红学这样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流传于世的红楼梦没有一个真正的完本,所以张爱玲曾经说她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在张爱玲的《红楼梦魇》中她说到斗胆把宝玉的那句应制诗“绿蜡春犹卷”对上一句“红楼梦未完”,可见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给后人留下了多少未解之谜,在《红楼梦魇》中张爱玲提出了其实就连“未完”二字也已经成了疑问,是啊,“未完”到底是写完后遗失还是根本就只写了提纲却没有写完成呢,这也是一个谜。也正因为这样,才使我们有了猜谜的乐趣,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来趣说一下红楼梦,记得北京卫视有个访谈节目的名字叫做一人一个红楼梦,那个节目的内容倒不重要,我倒是觉得这个题目很好,一人一个红楼梦,仔细想想还真对。

    “最恨红楼梦未完”其实是因为极度喜爱红楼梦,相信234上也有很多喜爱红楼梦的网友,希望你们在这个帖子的跟帖中说出你们心中最喜爱的红楼梦是哪个版本。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秋天,看了许多伤秋感怀的文字,让我们换个心情来趣说红楼吧!

    既然是趣说,总要说些有趣的才好,那么我的第二帖子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叫做《谜中之谜秦可卿》,在那篇帖子中我会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位红楼梦中宝玉的性启蒙者,焦大口中扒灰的女主角,以及她最终的结局。

蔚蓝天空 发表于 2010-11-2 21:20:33

红楼一梦,梦各不同……
红楼里还有一个神秘人物——妙玉,期待楼主的解读。

老成 发表于 2010-11-2 21:29:24

可以,到时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交流啊

蔚蓝天空 发表于 2010-11-2 21:48:12

敬待

寒风 发表于 2010-11-2 22:06:58

红楼梦我一遍未看,但求学时,看过不少的《红楼梦集评》。当初的想法是作好前期准备,好比水手迎接风浪的架势。然而还是终于一遍未看。
这其中原因,一是畏惧,之前多次说过,我对经典都心生畏惧,尤其红楼梦。我怕我第一遍的不成熟的思想经受不了它的考验,从而产生坏作用,致使经典在我心目中“毁容”。像政治人物,草草登场,终究也是不明而终。二是心境不行。诸多集评中,观点五花八门。但大体都承认这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品,是内涵极为丰富的巅峰作品,这其中涵盖着中华文化的莫大精髓和最高造诣。在集评大体能得出,读红楼梦需要一定的人生经验,需要一定的平和心态。在我的感觉中,它是一部象征“佛与桃花”之作。因此,非修为一定的禅境,是不能读的。

既然楼主考证红楼后面续集并有戏说之说,我不妨表达一下我的观点:我个人认为,历史上是确有原作者后四十回之作的,这四十回传说中脂砚斋看过。但这四十回也当毁于原作者之手。并且,我认为脂砚斋与作者或系夫妻,或便是本人。

老成 发表于 2010-11-2 22:14:47

我哪能考证啊,呵呵,就是想和论坛里的朋友一起交流交流,后40回作者写了,这个大概是真实的事,但究竟后40为何丢失,尚无定论,我的观点是脂批应该不是曹雪芹本人,而是关系相当亲密,也许就是文中史湘云的原型。只可惜我们看不到更多的版本,脂批中确实透露了许多是曹雪伏线千里的秘密。

老成 发表于 2010-11-2 22:16:19

这本书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到了今天,拿在手里的已不再是单纯的一本书了。

寒风 发表于 2010-11-2 22:20:54

脂批有导读性质,而且很关键,不但关键,几乎到了后人不使用脂批几乎会丢掉一半红楼梦的地步。
我想,高人有,但不常有,不可能刹那之间“马恩”似的默契到这种地步这种同样高度。
至于,所谓史姑娘套用现实人物,大概是索隐派别的事,也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派别。索隐派素来吸引眼球,但不是正道。

寒风 发表于 2010-11-2 22:24:37

读红楼梦,或者研究红楼梦,当是红楼之外的功夫,并且要敢于批判自己。所以索隐无甚意义。
我看过很多的,比如刘心武的百家讲坛之类的讲座,雕琢之迹让人匪夷所思。
我原对刘心武是比较敬佩的,然而自那之后,淡然生恶。

老成 发表于 2010-11-2 22:26:32

曹雪芹落泊之时,身边有一女子相守到老,这是事实,依曹公之才情,身边的女人想来也是不差的。至于说那女子就是史湘云的原型,大概也是因为史实中没有能记载下来曹公后来身边的女子到底是谁,后来人也只好从红楼梦中去寻一个人物来了。索隐与考证都没有全错,也都有失偏颇。我们这些读者,就当作是两道菜,都品一品就好了。

老成 发表于 2010-11-2 22:27:59

刘心武就是不甘寂寞,他这些年又没有好作品拿的出手,只好借红楼梦来出名了。

老成 发表于 2010-11-2 22:28:46

在我心中刘心武连索隐都算不了,他整个就是在瞎扯。呵呵

寒风 发表于 2010-11-2 22:33:04

回 11楼(朴素的成) 的帖子

同感。老一辈的,比如沈从文、周汝昌,乃至胡适,都作了不少贡献,开创红楼研究的局面。
这其实也怪不得刘心武,现时不去研究经典,那就只能写些自己都觉得不适合胃口的作品,针砭时弊又不行,还能怎么办。只好去研究经典了。不过,人往往就是这样,进去了,就出不来。

老成 发表于 2010-11-2 22:37:11

估摸着刘心武是眼红易中天了,也想在老来时捞一把名和利。

胡适一直在大陆文坛没得到应有的地位,这有点不公,胡适的才情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当然我们在这里不去说他的为人与秉性,单就文学而言,他配得上国学大师这个称号。

老成 发表于 2010-11-2 22:40:04

寒版,今晚就聊到这里了,明天还要上班,明天也许还有一位234的朋友要来做客,我要养好精神,准备明天中午陪234的那位朋友喝上几杯。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最恨红楼梦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