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2014 发表于 2015-6-26 19:09:24

高考之后,想提出几个问题

    今年的高考成绩和分数线已经公布出来3天了,各个学校的喜报铺天盖地,考的好的有好的报法,考的差的,有考的差的报法。考的好的学校,人数多的喜欢强调人数,录取率高的,喜欢强调录取率高,考的差的学校,要么直说人数,回避录取率,要么直说录取率,回避人数,要么就不停的强调自己的生源不好。
    真的想问问大家几个问题。
    第一,今年枞阳的高考考的是不是真的再创佳绩了?
    第二,分段录取后的第一次高考,省重点再收走前3500名的情况下,是否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了?
    第三,浮山是不是真的考的很好?枞阳中学和会宫是不是真的那么糟糕?
    第四,省重点的3800个学生,前3500的都在这里面,枞阳每年应届生平均录取3500左右,理论上应该都能考取,但是只考了2500,合不合格?
   第五,下面的市示范,考生都是当年中考3800名之后的,如此的艰难,理论上其实一个考不取都是正常的事情,却仍然有500多个学生逆袭成功了,为什么?
   请大家思考思考,不要一天到晚就知道骂枞阳中学,托浮山。

   本人是教师,但是我绝不是枞阳中学的教师,所以不要认为我是故意替枞阳中学开脱,在我看来,今年的高考,枞阳中学确实考的不咋地,比去年退步了很多,但是另外的两个省重点呢?整个枞阳县呢?
   先说说我提的第一个问题,整个枞阳县是不是真的再创佳绩了?这个大家自己去查一下前两年的数据就行了,虽说今年枞阳的考生比去年减少了,但是总的录取率并没有变化,为什么应届考生升学数字减少了近600人,也就是说,减少了近一个报考学校的升学人数。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哪?
    第二,这届高考的考生,当年都是分段录取的,也就是省示范优先录取,他们的3800个考生中,收走了中考前3500名的全部学生,剩下的学生,市示范再分摊。为什么很多学校都喜欢强调3500名这个名次,因为多年的平均数,枞阳每年大致录取三本以上的就是3500左右。所以也就是说3500名以前的学生,理论上都该上三本,3500名以后的学生,只有在前面出错的情况下才有机会。
   枞阳现在的中考录取就像高考录取一样,分段录取,省重点先录取,市示范后录取,先不说这种录取方式对不对,首先在这种环境下,市示范就没有任何可能收到拔尖的学生,不可能有过去那种好学生志愿填的不好,去了差学校的可能了,看似人性化了,但是这种做法是否真的有效果?恐怕看看今年的高考成绩就知道了,只不过某些人恐怕不愿,也不敢承认这种分段录取有问题。
   中学学习犹如跑步,一群跑的快的人在一起跑,有压力,越跑越快,一群慢的人在一起跑,只会越跑越慢,和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省重点把优质生一扫而空,下面的学校一点机会都没有,看似好像设置了重点班一样,集中优秀的学生,便于培养,但是你就好好培养啊,不要出纰漏啊。
   当然,初中和高中是不一样的,小学需要的是聪明,初中可能还需要聪明,也需要努力,而高中更多的需要的是汗水了。所以中考考的好的,高中不一定还能继续好。但是不管怎样,前3500名的学生,你再怎么不适应高中,也不应该掉到4000,5000名吧,3500名之后的学生,你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冲到1000,冲到500。
   第三,浮山是不是真的很好?枞阳中学和会宫是否真的很差?这里我不想托枞阳中学和会宫,也没有蓄意的针对浮山,因为我不是枞阳中学和会宫的老师,我是下面的老师。在我看来,这三个省重点其实都不合格。
   为什么这么说,前3800名的学生给了他们,枞阳中学1400,浮山1400,会宫1000左右,很多人喜欢把浮山和枞中对比,它们有没有可对比性。我只想问,每年能上浮山的学生,有多少选择了枞中,有,但是不多,我不想做的罪人的事情,但是这里我真的先问问,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当年是因为信任枞阳中学,才把孩子放在枞阳中学的,然后孩子考不上了,就怪学校。真的有这么多学生能上浮山,因为信任枞阳中学,所以放弃了去浮山读书的机会吗?看似浮山和枞中一人拿走了1400,但是这两个1400,性质完全不同,高考的升学率就那么多,你前面1400的,闭着眼睛都该考取,而且应该都考上二本,但是浮山呢,还有几百人考的是三本,或者没考上,是不是有问题?至于枞阳中学,基本上都是1400到2800名的学生,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冲击一本已经不太容易了,二本才是他们的主攻目标,所以枞阳中学一本没有浮山多是很正常的事,当然了,枞阳中学的二本人数确实也不合格,应该检讨。至于会宫,省示范中的小弟,考的也不好,但是由于枞阳中学备受关注,所以没什么人讨论他,我也不说什么了。
   第四点紧跟上一点,这三个省重点,中考时把3500之前的学生基本上一扫而空,理论上应该要完成3500个指标的,就算3500达不到,3000总应该完成吧。但是结果三个学校之考了2500,问题在哪?有人说枞阳中学托了后腿,也许吧,应该检讨,但是不要在这里把枞中和浮山对比,没有可比性。为什么省重点没有完成应该承担的升学责任?
   第五,下面的市示范,录取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中考很不占优势的学生,前面已经说了,理论上一个都考不取都没有什么意外的。但是这下面的几个市示范,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仍然考了500多个,这说明什么?

   值此高考成绩出来之际,我只代表我自己,对广大的教育同仁,学生家长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一,最好不要迷恋名校,当然了,迷恋名校与否是你的权利,但是如果你迷恋名校了,那就不要在你孩子考不取的时候骂老师。因为没有人求你去上名校,现在你口口声声说什么学校好,教师负责任,那你就去吧。
   第二,不要为了掩人耳目,就不负责任的谩骂枞阳中学,今年整个枞阳的高考都失败了,枞中应该解释自己的失败,但不该是整体失败的替罪羊。现在很多人口口声声说枞阳今年之所以考的不好,就是因为枞中托了后腿,简直是无理取闹。
   第三,不要乱拍马屁,名校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收到好的学生,没有好的学生,关靠领导,关靠管理,无济于事。
   最后,不知道是不是很多学生家长,估计有些可能压根就是觊觎枞阳中学校长和副校长的位子的人,别有用心的喊着,叫着,换校长,换领导,似乎学校考的不好就是领导的错误,管理的失败,考的好,就是校长好。
   现在的中学,都是企业,都是官场,领导对自己的位置要是还不满意,正手还想爬上去,副手还想上位正手,就会死搞,死拼,压迫学生,压迫教师。也许可能会出一点成绩,然后知名度就高了,也许他就有机会上去了,如果学校的领导对自己目前的位置已经满意了,或者绝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比自己强,自己没戏了,自然就会随和一点,对老师自然会要求低一点。这是人之常情,绝不是误人子弟,你当领导你绝对也是这样。
      高考改革势在必行,也正在进行,枞阳过去的很多年,都是一进高中就分科,通过提前分科,让枞阳的学生用3年的时间,去竞争别的地方学生2年的努力,换回成绩,这种努力就造成了枞阳的会考如同儿戏,但是现在会考的严格程度正在逐年加强,文理也迟早不分科,而且这些年来,高考的试题越来越灵活,试问,枞阳过去的这一套,还能用几年?死搞死拼这么多年,但是枞阳的学子有没有拿到状元?清华和北大录取的人数有没有增加?为什么现在的省状元,基本上都是在合肥,芜湖这些城市诞生了,过去那些死搞出奇迹的地方,越来越没有动静了,一流的高中应该培养精英学子,二流的高中则是打造骨干人才,三流的高中则是培育基础人才,剩下的就以职业人才为主了。
       但是现在一流的高中,已经培养不出精英了,转为培养骨干人才学生了,二流的学校干三流学校的活了,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希望全社会反思这个问题,不要等到2017年全面改革高考之后,措手不及。教育要真的为了孩子的成长,教育不是产业,要对得起每一个学生。

北漂枞阳人 发表于 2015-6-26 19:35:46

  在校学习的学生最有发言权,其余人都是局外人,不要煽情挑动是非?学生毕业后,无能是否进高校,看他是不是感激他所读的学校、与曾经教育过的师长?百分之五十一的学生感激,说明合格,比例越高说明教育成功度越高。

随势而为 发表于 2015-6-26 19:37:33

原因很简单,3500名之前的学生不一定都比3500名之后的学生强。有些学生通过在初中时的努力,补课,或超水平发挥等因素考到3500名之前,有些学生由于发挥不理想,或者初中荒废了学业,或者所在初中学校教育质量太差等原因,而考到了3500名之后,但实际上这些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茅仪政 发表于 2015-6-26 19:59:44

好在吹牛不上税!

茅仪政 发表于 2015-6-26 20:03:13

回 茅仪政 的帖子

茅仪政:好在吹牛不上税! (2015-06-26 19:59) images/back.gif

好在没有人去求证,也无办法求证!就好像有人说地球45亿、50亿年,我们只有听的份!

北漂枞阳人 发表于 2015-6-26 21:07:22

  首先亮明身份,我也曾经是名初中教师,自诩:记得我的学生百分百,感激我的百分之十,骂我的也不超过百分之十。再看您的长论,只能读前几段,弄斧“你教育理念有误”,中考前3800名学生,高考就不能在5000名之后,这是以量定质,怱略受教育是在动态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从对未来学生负责,对来年报考高中家长负责,我们这些曾经的、现在的教育工作人,理性分析,探讨受教育、适合发展的客观条件,不能简单对比,避免未来学生、家长迷茫。
  声明:只说到此,不再品评。

丹桂飘香 发表于 2015-6-26 21:36:00

支持楼主观点。

笨熊 发表于 2015-6-26 21:47:05

如果三个省示范每所只招500人,我想差距就小了,都合格了!

笨熊 发表于 2015-6-26 21:50:41

今年三所省示范都证明了生源的重要性,浮山证明了优越性,枞中与会宫共同证明了生源的差异性

爱艺 发表于 2015-6-26 21:54:28

你一个老师说了一大堆,无非是:考得好就是因为生源好!不知道提纲挈领么?

冷眼笑可笑 发表于 2015-6-26 22:29:44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不可否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连高中都考不上的学生就是放在了浮山,你能让他考上本科?譬如:宏实中学的口号是:百年宏实,一年树人!三千学子,实大声宏!可结果呢,不也就考了2200人左右!
再者,列位看官,请思考:为什么五所市师范考取的本科数正逐年呈将近等比数列下降?难道是他们都集体不负责了?
还有更正一下,当年省示范录取的学生数是3900人!

生如夏花2014 发表于 2015-6-26 23:56:21

回 北漂枞阳人 的帖子

北漂枞阳人:
  首先亮明身份,我也曾经是名初中教师,自诩:记得我的学生百分百,感激我的百分之十,骂我的也不超过百分之十。再看您的长论,只能读前几段,弄斧“你教育理念有误”,中考前3800名学生,高考就不能在5000名之后,这是以量定质,怱略受教育是在动态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从对未来学生负责,对来年报考高中家长负责,我们这些曾经的、现在的教育工作人,理性分析,探讨受教育、适合发展的客观条件,不能简单对比,避免未来学生、家长迷茫。
  声明:只说到此,不再品评。 images/back.gif

我教书不长,也许还不能对教育有深刻的了解,但是我决没有说3800名以前的就肯定不会在高考中掉到5000以后,我文章里也提到了,第一,高中和初中不同,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教材难度,深度,都不一样。第二,高中需要的更多是汗水,持之以恒,而小学和初中,学生如果真的很聪明,悟性不错,不花什么时间,也许也能学的很好,但是高中很少有学生仅仅用聪明,不花时间也能学的很好。第三,我文章里没有提到,但是存在,部分学生中考还作弊了,成绩有水分,到了高中就现原形了。浮山,枞中,会宫,收走了前3800多的学生,这3800多个学生都是中考前3800多名的,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们全部都维持在3800以前,但是这3800名再怎么说,3000个要保证升学吧?3000高了,2800要保证吧?总不能成百上千的都掉下去吧?但是现在呢?只有2500个学生升学了,这难道是我以量定质吗?你说“从对未来学生负责,对来年报考高中家长负责,我们这些曾经的、现在的教育工作人,理性分析,探讨受教育、适合发展的客观条件,不能简单对比,避免未来学生、家长迷茫“。正因为如此,我觉得才有必要出来说几句,现在主流的讨论,有多少人不是在简单的对比呢。

生如夏花2014 发表于 2015-6-27 00:02:52

回 爱艺 的帖子

爱艺:你一个老师说了一大堆,无非是:考得好就是因为生源好!不知道提纲挈领么? (2015-06-26 21:54) images/back.gif

我说了一大些,其实就是想说,教师其实都是差不多的,绝大数教师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我不否认有些名校,甚至一些一般学校的个别老师,或者班主任确实很拼命,很负责。但是不是我泼他们冷水,他们那么拼命,那么负责,目的是什么?这里我也不想多说了,大家心里也清楚。也有一些教师,或者班主任确实比较随便,但是绝大多数的教师不会不负责的。至于什么领导人负不负责,一个好校长等于一个好学校,这个是教育界普片的共识,但是前提是两个学校生源差不多的情况下,我的校长比你好,我的学校就会比你好,两个学校生源完全不一样的,安徽大学的学生和安徽师范大学的学生,能一样吗?安徽大学无能哪一方面都强于安师大,难道是安师大的校长水平差?不负责任吗?再说到枞阳的这些校长,算了吧,我看都是差不多的,无非就是有的校长还想往上爬,就负责点,然后社会口碑就好点,在我看来,能爬上去的,都是会搞关系的,有哪个学校的校长不会搞关系?如果真的想体现哪个学校好,就该像合肥168一样,联合招生,平均分摊生源,一个拿走了前1400的大部,一个拿了1400到2800的大部,前1400的学生说实话,在高中吃老本都可以吃上三本,后面的1400的学生,吃老本就是大专,这样两个学校能简单对比吗?不能啊?

枞阳一分子 发表于 2015-6-27 05:56:50

说的都有理,据说老师们现在也不想出大力干

龙行天下888 发表于 2015-6-27 06:43:57

支持楼主的部分观点。但是对于学校领导的责任,不敢苟同!试想,如果没有当年的张启中,还有现在的会宫中学吗????????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之后,想提出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