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停停的 发表于 2014-10-31 09:50:49

一个“去啊”引发的海报大战,品牌社会化营销就要这么玩儿!

昨天淘宝旅行更名为“去啊”,新名字让人有很多联想,是对标“去哪儿”吗?不过从名字上来讲比淘宝旅行更直接,也去淘宝化了,对于旅游市场做一个独立品牌是具有很重要意义的。“去啊”这个名字取的只能说是还可以,感觉上是把旅行表达出来了,同时又可以让人直接想到另外一个旅游品牌,不过名字从语调上来讲,大家读起来好像不是很友好,比如你说想去大理,我说你倒是“去啊”!怎么有点挑衅的味道,或者是“想去就去啊!”这不是东哥的胡思乱想,这是品牌在推广时就要想到,“啊”字不好乱用,叫“啊”的企业都没有长久,希望这个是例外。另外一点是不是“啊”也代表“阿里”的影子呢?买旅行产品,去阿里!从一个品牌更名来看,这也是事件营销源,能不能把它放大,引发社会话题,很多企业参与其中,这就是很牛的营销了。早有天猫更名,后有京东换标,每个企业都把这个动作作为一次营销战役,这是好事情。
这次去啊也是如此,在更名后引发了很多旅行网站及各行业的跟风,这对品牌传播是最好的效果。不花钱,有企业也愿意帮忙做,赚大了!下面就上点跟风图,大家欣赏一下:
去哪儿出手,这才叫做有趣,这大概是去啊更名最大的胜利了,好吧,明知“陷阱”也要去啊,原因呢,借个势而已,大家也都关注了,不过,大伙儿都在帮助“去啊”!
携程作为在线旅游的元老级企业,不甘示弱啊,一幅图说两个对手,携程你牛,哈哈!
我趣,图与文做的有趣,不错。
易到用车,结合的还好。
赶巴扎,作为一个新兴的网购平台,主打民族特色以及维、汉、英三语平台,一副图很好的加入到了这场战斗中!
春秋旅游,文字拽拽的,隐喻那么多品牌,配个强悍点的图更好!
欣赏别人的跟风借势之作,不仅仅是看看丶笑笑,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品牌如何结合热点做点内容创作,在企业微信丶微博等社会化运营上,加点料,会让日常运营不乏味,粉丝觉得也有趣,这一次“去啊”品牌更换名称,引发业界跟风模仿确实是少见,每年也就几次吧,也说明淘宝这个品牌的强大,如果一些小品牌确实难以引发其他品牌的跟风,不过不要紧,你如果不能引发跟风,就学会跟风,现在就去啊,抓住社会热点,做好文字丶图片准备,在微博丶微信等平台及时发布,这样的运营才有感觉!

圣象地板 发表于 2014-10-31 16:02:54

不管去哪儿,我们终究是要回家的!

圣象地板 发表于 2014-10-31 16:03:1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去啊”引发的海报大战,品牌社会化营销就要这么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