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榜》传奇叙洛阳秀才皇甫敦,妻亡,遗一子.将子寄于邻居詹彦道家,自己借居白马寺读书。时值元宵节,弘农郡太守汲嗣源招皇甫及门人张宴赏灯。广东海盗莫次飞偷皇甫衣巾,化装书生,盗去安抚使蓝廷璋贪没的珠宝、黄金后,弃衣而逃。临走前,置黄金一封于皇甫房中。皇甫醉卧,不知缘由。
次日,皇甫因此被捕、判刑,流配广东。汲太守与蓝安抚争辩,弃官还乡。皇甫至广东,又遇莫次飞。莫次飞得知详情,悔累对方,多加庇护。后皇甫入赘卢家,生一子。莫飞招皇甫海上相会,有人告官,卢家逃。皇甫自海上归,寻不着卢家下落,便以教书为生。历十八载,皇甫留都之子詹孝标和卢所生子皇甫孝绪同应科举,皇甫孝绪中状元,詹孝标中探花。皇甫孝绪入赘蓝廷璋府,詹标娶汲嗣源女。二子加入党争,一时相互攻讦。但最后皇甫得以昭雪,召授翰林院编修。二子冰释,父子完聚。 《春灯谜》故事梗概
《春灯谜》一剧,写宇文行简二子宇文羲和宇文彦,文才出众。宇文行简须谒选湘乡学博,便带少子宇文彦赴任,让长子宇文羲在家读书。元宵灯节那天,宇文行简泊舟黄陵驿,宇文彦与仆人承应上岸观灯。西川节度使韦初平钦升枢密,带着两个女儿影娘、惜惜,进京途中也正好停舟此处。影娘因灯节热闹,便与丫环春樱女扮男装上岸观灯,恰与宇文彦相遇。两人猜中灯谜,获得众人喝彩,庙祝便让二人留下共饮。影娘怕暴露真实身份,自称姓尹。席间二人诗歌酬唱,并写于笺上互执而去。不巧船因风起,船泊移位,二人便错上了对方的船中。天明时,韦影娘见宇文之母,不敢明言,只称尹氏,被宇文夫妇收为义女。宇文彦发现上错船后,准备逃走,被人擒住。因搜出影娘所写的诗笺。韦节度大怒,剥去宇文彦衣服,在其背上写了“獭皮军贼” 四字抛人江中。恰在此时,官军围剿獭贼,便以为宇文彦是真贼。宇文彦恐辱父母,称自己为于俊,被打人大牢,幸获狱吏豆卢询关照。韦节度见春樱自尽,遂命以彦衣包裹寄棺于庙祝,并称是一书生。宇文彦父母派家人寻子,见此又以为子亡。
后宇文羲考中探花,被老鸿胪官错呼为李文义,皇帝便赐其姓李。宇文羲接着又招赘韦府,与女惜惜成婚,后出按荆湘,审案时开释已化名于俊的字文彦。宇文彦又改名卢更生,人京应试,考中状元,座师正是韦初平。韦初平知道宇文羲之父有一女未字,又撮合卢更生入赘,不料正是影娘。全剧在皆大欢喜中结束。 阮大铖是怎么死的?
引吴伟业《鹿樵纪闻》云:
大铖骇曰:“我何病!我年虽六十,能挽强弓,骑劣马。我何病!……”
抵仙霞,诸公皆按辔上岭,大铖欲实其无病,下马步进。……大铖左牵马,右指骑行者曰:“看我精力十倍此少年。”言讫,鼓勇而先。久之,诸公方至五岭,见大铖马抛路口,身坐石上。呼之不应,马上以鞭挑其辫,亦不动。
下视之,死矣。
满子先生认为吴梅村的说法为可信。因忆数十年前读张岱《石匮书后集》第48卷《马士英阮大铖列传》(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3月第三次印刷本),叙阮降清后事云:
“……大铖逍遥湘湖,北使至,加以内院职衔,同贝勒协剿金华。大铖大张告示,内言:‘本内院虽中明朝科甲,实淹滞下僚者三十余载。复受人罗织,插入魏??,遂遭禁锢,抱恨终身。今受大清特恩,超擢今职。语云:士为知己者死。本内院素秉血性,明析恩仇,将行抒赤竭忠,誓捐踵顶,以报兴朝。恐尔士民识暗无知,妄议本内院出处,特揭通衢,使众知悉。’随征金华,城破,大铖搜朱大典外宅,得美女四人,宣淫纵欲。过仙霞岭,中风堕马,已不能言,咋舌而死。”(第281页)
此正可与吴氏《鹿樵纪闻》参看。观其所张贴告示,真足以证明阮确是无耻之尤。至于朱大典其人,在明朝本是一名贪官污吏,于金华尚有外宅,藏污纳垢。但他在明亡时卒能抗敌殉国,保全了晚节,终胜阮大铖一筹。至吴伟业和张岱叙阮大铖之死,显然皆得自传闻。但阮张贴于通衢的告示,人所共见,必属实无疑。而阮之所以死于途中,乃突患中风所致。这又与他宣淫纵欲有关。故张岱所述,虽不及梅村有更多细节,同样也是可信的史实。
回 蔚蓝天空 的帖子
蔚蓝天空:比现在某些官员可能还要好点,如果发生战争,还不知道有多少个阮大铖呢,至少这阮大奸多少还有点才情,不像现在有些官员无才无德 (2013-08-17 07:17) images/back.gif所言极是。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