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枞阳经济发展呈现出的增长稳定、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支撑有力的良好态势,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措施得当、调度有力,得益于全县重大项目的强力支撑。上半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8亿元,同比增长35.4%,第二季度实现28亿元,超第一季度10.2亿元。总量全市第二,增幅全市第三,固定资产投资低开高走。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4.8亿元,同比增长50.6%。从完成情况看,乡镇好于县直,22个乡镇有21个乡镇按时序进度完成了任务。1-6月份,县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5.4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1.2%;其中列入省“861”计划及市重点建设计划项目完成投资10.1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0.3%。县重点项目和省“861”及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均达到时序进度。县重点项目已实际开工在建43个,占年度计划新续建重点项目的69.4%;列入省“861”及市重点计划项目已实际开工在建20个,占年度计划新续建项目的83.3%。
重点工业项目强势推进。千仞岗制衣基地、皖江铸业改扩建项目、金誉公司亲水铝箔项目、明望集团LED灯具、天瑞非晶磁芯等重大工业项目全面开工。这些项目的建设有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枞阳经济开发区征地、拆迁、场地平整、道路及防洪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一批重点工业项目陆续落户园区,特别是企业改造提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园区带动”效应日益显现。示范区集中区规划建设正在与中国产业转移投资促进会、淮南地矿集团等有意向的战略投资商进行对接。城市建设全面铺开。30余项城市建设项目共完成投入1.8亿元,莲花湖公园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国庆节对外开放;旗山公园一期工程、滨江新区主干道、连城西路等城市重点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城市创森”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综合大市场、商业步行街、财富广场、连城湖西岸等一批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快速推进。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扎实推进。长河上段防洪墙加固和莲花湖泵站工程已竣工;农业新增1.031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计划开始分年实施,首批争取中央投资960万元田间工程和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开工;优质油菜基地项目基本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争取工作正在积极对接。重大交通工程有序对接。池枞大桥、济祁高速枞阳段有望年底开工;北沿江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对接推进;汽车站迁建工程正在与各方协调推进。社会事业项目快速推进。枞阳中学搬迁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预计9月初投入使用;180个校安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70%以上,4个学前教育工程9月份投入使用;行政服务中心、枞阳体育馆、文广影视中心、档案馆等一批项目抓紧推进;凤凰山菜市场主体工程已完工;浮山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快速推进,景区目前已初见规模。
分析当前投资形势,今年下半年的投资任务较重,要通过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互查互比”活动,加强项目建设调度和服务,督促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围绕“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和即将出台的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谋划一批水平高、体量大的项目。进一步建立完善县、乡镇或行业主管部门两级项目储备机制,根据县政府出台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超前谋划好明年的项目建设计划。同时全面研究《县域分类考核办法修订方案》,认真分析2010年考核结果,立足抓早,有的放矢地开展好工作,在省市考核中争先进位。 (刘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