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5-19 21: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更难的还在后头:
由于控制通货膨胀,银行是没钱贷了(有钱也被国企拿走了)。也因为通货膨胀,所有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市场遇贸易壁垒,这壁垒还会愈演愈烈。即使没有壁垒,人民币的升值也基本榨掉利润了。
剩下的方向是国际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这是国家的经济导向。
我的判断是,现在的新兴市场能够获得国家支持的应该是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那些国家,比如东盟,俄罗斯和接下来有可能的东北亚的日本和韩国。现在经济的主要方向是人民币的结算方式推广,输出通胀压力。这是战略目标吧。不过,这仅是猜测。
关于国内市场,多数企业都处在两难境地。商品的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家对CPI的调控的矛盾,只有等房地产稍平稳才可能缓解。
一(二)线的房产市场据说已经到了拐点,那么二、三线的房产市场会有一段房价上升期,以缓解银行和开发商的压力,达到化解泡沫作用,促使房产市场利益模型的改变,当一二三线房产市场达到平衡,物价才会稳定,泡沫消除,银行的钱才能出得来。不过,按照日期表,我想起码要把今年过了,到明年中旬吧。这完全是我个人的猜测。
私营企业,特别是那些中小企业在这个过程,如果挺不住一年半载,就可能被淘汰。说一句实话,这不能全怪经济形式。我们的企业多数依赖于银行融资,一味的想把企业做大,这个愿望固然是好的,但这种方式很脆弱。所以,一方面记住邓爷爷的那句话:船小好调头,一方面要把握机会转型升级,特别是生产方式。因为这个决定了生产力。
坚持再坚持,要把握国内市场的根基,那里会有一片天地。因为通胀(当然是适度通胀)的好处是,大家手里都是TMD钞票。
个人意见,请勿转载。如有不妥,请即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