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62|回复: 0

乡土枞阳——山还是那座山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5

积分

新手入门

积分
5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0-2-11 10: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世界一直都在变化,不变的是人的心态。——张文生

这里是北纬30°38′~31°05′,东经117°04′~117°35′,大别山东南麓的枞阳县,历来群山环绕,钟灵毓秀,名流辈出。

         
             第一期  山还是那座山
                   (一)
印象中的枞阳丘陵,莽莽苍苍;现如今,放眼望去,光秃一片。
小时候,迷恋于山中奇幻美景,又渴望走向山外世界。

                   (二)
世界上美景很多,旅游,就是发现别处的美景。

正如钱钟书先生谈中西文化比较时说,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己亥年春夏之交,我登临山顶,以词为记。
            行香子•六一归乡
      绿绕李庄,水满陂塘。
      乘东风,意兴归乡。
      故园几许,物是人安。
      有百合白,甘蓝紫,山茶黄。
      远望屋脊,驱车登山,
      劈荆棘,形骸放浪。
      移步换景,枞川风光,
      正鹊儿升,鹭儿落,农人忙。

                     (三)
那座大山,有老虎洞,我跟随大孩子们去过洞口,想带着火把进洞探幽,但大家都没见过真实的老虎,慑于洞的名称,尤其是孩子王意志不坚定,终悻悻而归,“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那座大山,顶上有片叫“前牧场”的草地,我赶着黄牛去放牧,那时我家的老黄牛很通人性,规规矩矩的吃草,傍晚,老牛识途,自觉的回家。

印象中,每年秋冬时节,农人都要上山砍柴,密林中砍柴不易,将柴捆好挑下山更不易。

我基本上没怎么砍过柴挑过柴,但遮天蔽日的密林还是投影到我的心里,成为阴影。

一段时间,乡民到自家山上砍柴,还要缴纳管理费,在普遍经济没有结余的年代,这真是不合理的收费,甚至造成乡民和看管山林的豪强的冲突。

               (四)
凝固的时光终被打破。

前年,外地游资看中了这片山林,准备栽种油茶,当地土地流转费用低,人力成本低。

按照国家政策,农村的山林基本属于集体经济的,只不过分配到户,叫“自留山”,所有权属集体,使用权属家庭,“生不补,死不收”。

印象中的十万大山,在大型机械面前显得脆弱无比,轻易地被剥除外衣。以前高耸巍峨的屋脊山,被强行破除了神秘后,怎么那么矮?

以前攀登上山,享受着汗流浃背的快感,猜测着山间的奇险,欣赏着映山红,品尝着毛栗。

现在,我一脚油门,十分钟不到即可到达山巅,一览众山,只有“小”,只有“黄埃散漫风萧索”,神圣感、神秘感荡然无存,倒是远处参差安放的各个村庄,依旧个性禀赋,色彩鲜明。

而山脚的那一方水库此时只如一口池塘。
山脚的水库,大集体时代修的,一方百姓的母亲河,如今,瑟瑟地待在山脚,面对全部裸露着泥土的大山,祷告不要发生泥石流。

                   (五)
但这应是暂时的,伤感总是属于怀旧的人,风物长宜放眼量。

假以时日,漫山遍野油茶树成,当又是一片葱绿,实现升级版的绿水青山。油茶果采摘时节,山阴道上,人流络绎不绝,或能给当地脆弱的经济提供一个新增长点。

                  (六)
枞阳境内的山,首推浮山,“山浮水面水浮山”,地质与人文胜境,摩崖石刻已经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其他名山还有白云崖、大青山、岱鳌山等。

乡土中国,山是屏障,山是阻隔,山是图腾。
新时期,山是文化符号,是绿水青山,依旧是图腾。

喜欢文章就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吧(长按二维码关注)
文生清话二维码.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5 01: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