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习作指导 学会生存
——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习作题目: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设计思考: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记录成长中自我保护的经历,并把事情写具体。写事必须是“亲身经历”的,而不是道听途说、胡编乱造的。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可以是过去的,也可以就发生在最近一段时间的,甚至可以是今天。这件事的内容紧扣自我保护这一主题,发生的地点也不受限制,可以是发生在马路上,也可以发生在学校里、家里、公园里等。本次习作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将事情写具体。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4、会写亲身经历的一件自我保护的事,并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㈠、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2、当你看到“学会生存”这四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媒体出示: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 “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师:同相反们,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4、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然后共同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
5、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6、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同时打开门窗,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一旦发生跑水情况,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防盗-一人在家,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钥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不要自己去救火,不会游泳,不会救护,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7、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以《记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设计意图:通过亲切的话题交流,营造了一种亲情融融的氛围,打开了学生心里的话匣子,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从而消除惧怕作文的心理。
㈡、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
1、读一读下面的成语,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
逢凶化吉 福至心灵 吉人天相 苦尽甘来 否极泰来 如愿以偿 时来运转
天从人愿 万事大吉 万事亨通 无往不利 无往不胜 一帆风顺 迎刃而解
左右逢源 坚持不懈 吃苦耐劳 同甘共苦 风餐露宿 争先恐后 热气腾腾
井井有条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只争朝夕 大显身手 多快好省 雷厉风行
安全操作 质量第一 心灵手巧 巧夺天工 干劲冲天 你追我赶 急起直追
生龙活虎 万马奔腾 各显神通 力争上游 突飞猛进 白手起家 千辛万苦
含辛茹苦 汗流浃背 积劳成疾 人困马乏 日不暇给 如牛负重 茹苦含辛
身心交病 跋山涉水 饱经沧桑 饱经风霜 餐风宿露 草行露宿 戴月披星
风餐露宿 风尘仆仆 露宿风餐 摩顶放踵 沐风栉雨 幕天席地 披星戴月
疲于奔命 山高水险 吸风饮露 栉风沐雨 日夜奋战 筋疲力尽 呕心沥血
2、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说一说你的理解和感悟。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汉 刘安《淮南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战国 荀况《儒效》)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明 曹学佺《蜀中广记》)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战国 荀况《劝学》)
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春秋 老子《道德经》)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汉 班固《汉书》)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成语和古诗句,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明白人生要经历许多磨难,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从而学会生存。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激烈习作的语言素材。
㈢、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
小游戏:危险时刻,学会生存。
游戏内容:一人喊:失火了!其他人以最快的速度跑出教室。
先讨论一下: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使全体同学都能脱离危险?
然后开始做游戏两次。第一次做游戏后要总结一下窍门和注意事项。再做一次,
设计意图:创设一种情境,引导学生脱离危险,激活课堂气氛,激发习作兴趣。
二、中作文:奇思妙想我能行
㈠、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
1、同学们,从你懂事到今天,不如已经做了多少事。比如去游泳池戏水,去公园放风筝,或去海边拾贝壳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作文《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好这篇作文。
2、下面请同学们自读思考: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媒体展示)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记录成长中自我保护的经历,并把事情写具体。写事必须是“亲身经历”的,而不是道听途说、胡编乱造的。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可以是过去的,也可以就发生在最近一段时间的,甚至可以是今天。这件事的内容紧扣自我保护这一主题,发生的地点也不受限制,可以是发生在马路上,也可以发生在学校里、家里、公园里等。
3、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较自然地导入课题。
4、刚才大家讨论交流很多自己经历的事情,但是,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学会生存”。请大家在掠开片一次,注意抓住两点:
⑴、由“学会生存”这四个字你想到什么?
⑵、从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你了解了哪些有关自我保护的故事?
5、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两个话题中选择其中的一个。分小组讨论。
6、学生集体交流。
话题一:(1)由“学会生存”这四个字你想到什么?(启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交流内容:一是锻炼能力上;二是培养意志品质上;三是适应社会激烈竞争上。)(2)讨论:有人认为,学会生存是大人的事,是出了社会的话题,在小学生阶段,学会生存是否提得过早?
话题二(1)将从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你了解的有关自我保护的故事进行交流,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做?(2)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去应对?(启发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交流各种办法战胜危险或灾难,揭示适者生存的道理。)
7、下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自己生活中的相关的事情。
8、自由组合,小组内讨论交流
⑴自由组合。按照自己选择的交流内容,学生自由组合,每四人搭配成一个交流小组。⑵小组内讨论交流。选择话题1的小组,分好梳理好自己的想法,从小组内选择两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⑶选择话题二的小组,从小组中选择一个最好的故事准备在全班交流。
9、下面我们召开一个“学会生存”的小小故事会。
⑴、选择五个小组推荐的五名同学讲故事。讲完后,学生评价,谈感受
⑵、讲述你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危险和灾难,谈谈你是怎样克服的。
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使学生明确具体要求,先口头述说,为下面的动笔习作做好了铺垫。
10、根据大家的发言,我们来研究一下,怎样才能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具体地描述出来呢?或者说,如何在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请叙述具体呢?
11、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老师相机归纳总结:
⑴、这次习作要求是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是记一件事,而不是两件或几件事、而且是你亲自经历过的事。写一件事,不但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还要把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写出来。因此,写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⑵要选择你印象深刻的自我保护的事来写。在日常生活中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你应选择印象深刻的来写。因为印象深刻的事,对你教育比较大,记忆也比较清晰,所以,写这样的事,就能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⑶、要把事情写完整。写一件事,注意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清楚,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尤其要把事情发展的经过写具体。
⑷、要写出真情实感。写一件事,注意把人物当时的态度、作法、感情和内心活动写出来。这样写出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过去的习作生活体验,总结本次的写作方法,然后再由老师加以总结,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本次习作的具体方法。
㈡、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
1、为了帮助大家写好本次作文,老师特意带来了几篇佳作,相信大家阅读之后,一定后有所启发。
2、展示佳作一,引导阅读:
自我保护——巧斗坏人
星期天,我一个人在家里做完作业,便和往常一样去上小记者课。
在半路上,我看了一下手表,才12点30分,上课要1点30分呢!于是,我便改向走弄堂的那条小路,因为路口有一家小书店,我可以在那儿看一会儿书。
走到弄堂口,我遇见了我家对门刚买菜回来的王大妈,问我;“雯雯,你一个人在家做完作业去上课啦!”我点点头,继续向前走。
刚走了十几步,突然从旁边窜出来了一个大胡子汉子,走过来对我说:“小朋友,你能带我去一个地方吗?说完便拉着我的手往弄堂里走,走到弄堂深处,大胡子停了下来,盯着我说;”买不买菜刀?“
我不禁好笑:“我买什么菜刀啊。”
大胡子死皮赖脸地说:“看看嘛,上等的菜刀,雪亮,锋利——”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大胡子便三下两下的从皮包里拿出了一把菜刀,伸到了我的鼻子底下。我害怕极了,抬起了头,更是猛得一惊!大胡子刚才的笑脸全部都收得一干二净,露出了一副恶狠狠的表情说:“不许出声,否则我就杀了你!”
接着,大胡子飞快地向四周扫视了一番,仍然不见有一个人,便瞪着双眼对我说:“走,带我到你家去!”我听了,只好乖乖地带着他走。
我边走边想:他为什么要我带他到我家里去呢?我想,一定是刚才听到王大*的话了——。我想着想着,不由得想哭了。因为刚才还高高兴兴的,可在一分钟内,竟成了现在这样子。我真希望会遇到几个人,哪怕是一个人也好。
快到家时,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我猛得一转身,对大胡子说:“喂!快把刀收起来,免得马上我爸爸对你有看法!”
大胡子听了,一下子呆住了:“你爸爸在家里?”
“那当然了,爸爸妈妈都在家!”
大胡子一把拉住我的领子,冷笑着说:“不会吧?那刚才那个人说你家里没有人?”
“你真笨,爸爸妈妈不在,我怎么买你的菜刀呀!再说,我刚才是为了应付那个老大妈,因为她爱管闲事。”
说完,我转身就向家里跑去,边跑边喊:“爸爸妈妈,有个大胡子要我买他的菜刀,还说不买就要杀了我-——”
跑到家门口,我转身见那个大胡子早已跑的无影无踪了,心里也就安顿多了。
3、讨论:①这篇短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②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③作者是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的?④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到了什么启发?
4、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一件事,如果你的故事很多,可以写一个系列故事,也可以。读一读下面的习作,你一定会有所启发。展示佳作二,引导阅读。
自我保护的故事
在社会上,要学会自我保护,来听听我自我保护的故事吧!
我要打电话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独自在家。一个人按响了门铃,我从门眼里一看,是一位我不认识的叔叔。“叔叔你有什么事。”我问。叔叔回答道:“我是你爸爸的大学同学。”我心想:先问问几个简单的问题。我就问:“我爸干什么,做什么,几岁了?”“你爸爸叫董纪忠,在防疫站工作”叔叔说,“你爸爸几岁了我忘了。问题我都回答了,可以开门了吧!”“不行,我再问你,我门家有没有买汽车?”“你别问了,我只知道这么多。”我发现这个人有点像骗子。便说:“我打个电话给我爸爸,问问是不是今天有他的大学同学要来。”“好。”嘴上这么说,可我打电话出来,这位叔叔已经溜走了,真的是一位骗子。
我要报警
前年的一天,我一个人乘车回家。在路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阿姨,她对我说:“小朋友,你饿了还是渴了?”我对阿姨说:“阿姨我不饿也不渴。”我又说:“阿姨我又不认识你,你为什么要给我吃的和喝的。”“因为我是你姑姑啊!”“你别骗我了,我只有一个姑姑,在高新区。”“我真的是你姑姑在你爸爸小的时候,你爷爷带我、你姑姑和你爸爸一起出去玩。我走丢了,他们都以为我死了,但是我没有死,被好心人收养了。” “我知道你是骗子,我爸爸从来没有给我讲过。你再拦我,我可要报警了。”“好,好,我走,我马上走。”没想到我一说报警就溜了,这招还真灵。
那边有警察
这件事也在前年的一天,我也是自己回家。我刚下45路,一位阿姨跑到我面前,对我说:“我送你回家吧,小妹妹,”我对那位阿姨说:“谢谢,不用了我自己回家就可以了。”“我送你回家好了,车子上还有很多吃的和喝的”“阿姨真的不用了,我家就住在前面。”“我送你回家了呀,省的你再走了。”“我又不认识你为什么要乘你的车。我知道了,你是骗子,那边有警察,我要报警了。”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我就不着么怕了。
眨眼间,骗子又溜走了。我又成功的逃过一劫。
这3个故事都是我亲身体验的。我发现社会上的骗子很多,要加强保护自己的意识。
5、讨论:①这篇短文叙述了什么事情?哪些地方符合本次习作要求?哪些地方不符合要求?②作者是采用什么方式叙述的?(先总后分的方式来叙述事例的。)③作者是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的?④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的阅读讨论,引导学生读中学写,最直观地感悟习作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惧怕作文的心理。通过教师的小结:要把一件事写具体,应抓住事件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这样才能把事情写具体。
㈢ 、快速行文,一气呵成: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自由习作,老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三、后作文:快乐体验更新颖
㈠、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大珠小珠落玉盘
1、好文不厌百回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还可以划出自己认为是精彩的地方,供别人欣赏。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3、小组推选一篇佳作,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修改自己的习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评价别人的习作。
㈡、集体会诊,创新行文:二月春风似剪刀
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2.评议的重点
(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
(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否恰当。
(3)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你读懂了什么。,
3、结合集体评议的收获,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二次创新行文,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评价,引导学生学习佳作的表达方法,体验写作技巧的运用,然后创新行文,快速地提升自己的习作质量。
㈢、佳作展览,评选最佳:回眸一笑百媚生。
1、小组评选最佳。最佳项目越多越好。
2、班级评选最佳。最佳人数越多越好。
3、获得最佳的习作,重新抄写,配上插图,粘贴在班级习作园地,供大家学习。
4、鼓励学生向报刊社投稿。
设计意图:本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习作体验,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习作的信心。
㈣、变格创新,自由表达:映日荷花别样红
用本次习作学会的方法,课外练习写一篇自己生活中做过的一件事情。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