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5 15: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基础 政府建好三个平台
民盟安徽省委认为,虽然皖江城市已形成了一些优势主导产业,但总体上,产业基础还很薄弱,产业配套能力严重不足,限制了产业转移的空间。具体到工业园区则表现为,基础设施和产业协作配套建设相对滞后,集聚能力不强,运转水平不高;缺乏大容量快速化的综合交通通道,内河港口吞吐能力不足,良好的水陆交通条件未能充分利用,公共信息网络资源匮乏等。
民盟安徽省委建议,承接地政府要建立一套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和措施,为转移产业打造好三个平台。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做好园区规划,为转移产业打造好承接硬件配套平台;同时,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建议由财政部门、经济开发区牵头,构建集融孵化、投资、产权交易、信贷、担保、服务于一体的实体性战略融资平台;皖江城市必须完善支持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真重视 关键还是要靠实干
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程必定认为,从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至今,安徽一直不是工业化的重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相对落后。首先,规划的获批对我省来说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势必会带来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其次,这一规划也是全国首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规划,而产业是经济崛起的基础,现在专项规划出台,有利于我省继续做大优势产业,提升新兴产业,承接外来产业;第三,皖江城市带是一个带,是安徽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因交通、产业等多因素的关联,势必带动全省的发展。
说千说万,程必定认为,关键还是要靠真干,不能让这么好的规划往墙上一挂。他认为,皖江城市带的崛起,关键还是靠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真正的重视,想干事,进行科学发展、科学决策、科学操作。
无障碍 统一各市电话区号
谈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省政协委员、知名律师王亚林坦称自己的专业所长不在这一领域,但他说自己还是有一个朴实的想法,建议对皖江城市带的所在城市,电话号码区号统一起来,只使用一个电话区号,让皖江城市带成为一个畅通、无障碍的整体。皖江城市带所在城市市民之间互拨电话,不再是长途,手机也不再是漫游,无论是在民众,还是社会的心理上,都会形成一种天然的接近性。真要做成了这件事,一定对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大有好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