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09|回复: 0

枞阳县加强品牌建设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复制链接]

1655

主题

603

回帖

7088

积分

网站版主

积分
7088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7-11-17 11: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培育新型农业主体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枞阳县加强品牌建设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高春英 周小兵)“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下我心定了。”枞阳县会宫镇种粮大户陶永春认真听了十九大报告后,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由于土地二轮承包即将到期,他对流转过来的3110亩土地一直不敢投入太大,总担心承包期满后又流转给了别人。现在有了政策支持,他准备再购置几辆大型农机,大干一场。像陶永春这样,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该县共有2157户,经营耕地面积43万亩,占全县51.8%。

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枞阳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新型农业主体培育、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发展循环农业等几个方面,多渠道多层面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农业强县建设步履铿锵、亮点纷呈。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农业产业化。自土地确权工作启动以来,枞阳县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县共240个村、218159户农户、75.16万亩耕地实现了“地定权、人定心”,为稳定提升承包大户经营预期、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县新型农业主体累计超过4300个,其中专业种养大户2874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3个、家庭农场838个、农民合作社478个。各类主体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电子商务,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成为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今年以来,枞阳县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良好市场前景的新兴品牌,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开展品牌创建和申报“三品一标”认证。目前,枞阳大闸蟹、枞阳黑猪、枞阳媒鸭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累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3个、农业“三品”认证33个、省著名商标8个、省名牌产品6个。该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对县级以上新型农业示范主体、“三品一标”、规模种养基地予以奖励扶持。如雨坛乡黄公山上的白茶生产基地,现已建成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2300亩、加工基地10000平方米,生产的“黄公山”高档白茶、黄金茶获得绿色食品、省著名商标、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等,年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

发展循环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𠙶山镇大港村的中平循环生态农业基地,现存栏优质杂交肉牛200余头,流转耕地500余亩,种植美国优质牧草205亩,种植绿色水稻近300亩。经营过程中,该基地推进农牧结合,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变成优质有机肥,用于种植牧草、水稻,发展高效循环农业,出栏的肉牛品质好,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今年,枞阳县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推进养殖污染防治,在全县范围内划定了畜禽禁养区,启动了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关闭搬迁工作,目前禁养区内养殖场已关闭21个,占任务数87.5%。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民生工程,完成秸秆还田35万亩,占任务数53.8%。以实施稻田综合种养“双千工程”为抓手,发展农牧、农渔结合,目前全县共发展稻田综合种养近万亩,实现了亩收千斤粮、亩增千元钱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枞阳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具有重大意义。该县农委主任齐美清表示,枞阳县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支持鼓励新型农业主体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新农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23: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