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78|回复: 0

如椽巨笔绘通途 ——铜陵市五年交通建设铺筑发展为民路

[复制链接]

1655

主题

603

回帖

7088

积分

网站版主

积分
7088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7-5-19 19: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椽巨笔绘通途
——铜陵市五年交通建设铺筑发展为民路

铜陵新闻网讯(记者 刘洋)2012年从南昌毕业坐5个多小时“绿皮车”来到铜陵工作,2017年从铜陵乘坐3个多小时的“和谐号”动车便可到达上海出差学习。提起铜陵的变化,市民刘女士说,感触最深的就属交通。

发展是硬道理,交通是硬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交通建设“换档提速”,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有实效的重要交通支撑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94.6亿元,是“十一五”的2倍。受益于便捷的交通,铜陵的知名度、竞争力有了长足提升。

铁路方面,2015年合福高铁开通,铜陵北站正式投入运营,我市迎来首列正式运行的“和谐号”动车组;同年12月,宁安高铁正式开通,铜陵站也正式迎来了高铁列车。一年之内,两条高铁在铜陵“十字”交会,不仅构筑完善了古铜都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交通网,更开启了铜陵城市“新速度”,给广大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出行便捷。2016年铜陵站和铜陵北站累计发送旅客达253.4万人次,是2015年的2.67倍,其中高铁成为市民出行重要方式,占铁路发送旅客量的92.7%。

公路路网实现外联通达、内联顺畅。从城市内部看,随着朱永路、滨江大道、站前路与广场路、五松隧道等交通重点工程完工,主城区内部多条“断头路”打通,以及农村路网越织越密,城乡“毛细血管”得以激活,路网联系更加紧密,城乡交通的内外循环进一步通畅,百姓出行更加方便。从城市外联看,G50沪渝高速、G3京台高速、铜南宣高速、省道S320和S321等一条条干线公路犹如一条条活力四射的“生命线”,贯通铜都大地,“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踞皖南之中、扼南北之要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目前,我市公路总里程达4680.9公里,路网密度155.9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含)以上公路660.1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密度19.75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

水路交通同样发展迅速。我市抓住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机遇,确立了拥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水运项目建设,积极搭建开放平台,大力实施长江岸线、航道整治,提升港口服务功能,大宗货物运输量明显增加。2016年铜陵港完成港口吞吐量1.1003亿吨,正式迈入亿吨大港行列,港口吞吐量位列全省第二。同时,去年我市水运运力规模达到161.03万吨,正在向区域性综合型枢纽港、长江中下游主要水运转港节点城市这一目标迈进。

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直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惠及百姓。公路管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精细化养护、“三线三边”整治、强力度的治超工作美化了干线公路,提升了公路沿线环境水平;公交方面,全市公交线路三十多条,拥有公交车辆超过500台,实现了公交智能化、清洁化、便利化、规范化,我市还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创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道路运输服务方面,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和旅游客运企业数量、质量提升明显,驾培机构培训机动车驾驶员再攀新高,去年完成公路运输客运量200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3.9843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2784万吨、货物周转量28.3427亿吨公里。

路网是城市的动脉,也是拓展城市发展格局的强力引擎。五月的铜都大地处处涌动着盎然生机。总投资30多亿元的G347项目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投资总额约54亿元的庐铜铁路正在推进附属项目施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市交通将以过江通道、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为重点,依靠项目推动,构建多层次交通新格局,全方位融入国家快捷交通网,逐步建成皖江地区重要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交通节点城市,为我市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16: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