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26|回复: 3

听说女人天天喝百年蔗红糖,可以调理气血美白肤质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5

积分

新手入门

积分
5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6-4-21 09: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当地人的说法:她更像是“风水蔗”,造福着一衣带水的万前村民。
五十年代,古巴有十六年的宿根蔗,斯里兰卡有保留到二十五年的宿根蔗的最高记录。而松溪县万前村的蔗农,祖祖辈辈辛勤劳动,采取了一套独特耕作技术,培植了二百多年的宿根甘蔗,确实是甘蔗栽培史上的一个奇迹。





“百年蔗”的保留栽培,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农民科学培植宿根蔗的高超技术和悠久历史,为宿根甘蔗的栽培提供了理论和生产实践的宝贵价值。因此,松溪万前村“百年蔗”是一个极为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


万前村“百年蔗”原有面积三亩,“文革”被毁掉大部分,现仅保留0.89亩。她是我国竹蔗的一个品种,有很发达的根系,像竹鞭一样粗壮的地下走茎。




据记载,至1956年,“百年蔗”在郑墩镇万前村被发现,1958年8月8日,《福建日报》首次披露“百年蔗”的消息后,引起我省农业部门科技人员的重视。原福建农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周可涌教授,于1959年5月到万前村,实地调查访问老农,考察“百年蔗”。经过多次试验写出了《百年蔗》论文,引起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重视。从此,“深耕破垄”的宿根蔗栽培技术和“老蔗头作种”的技术随之诞生。

在60年代,蔗林面积原有200亩,在农业集体化时期,粮食紧缺,正是甘蔗救活了全村的人。那时,百姓用甘蔗做成红糖,用来换大米,换油度过艰难的日子。也正是从那时起,村民都称它是风水蔗和救命蔗,后来,又逢十年动乱,民不聊生,如果不是全村百姓的极力抢救,蔗林已被造反派当成迷信的产物毁之殆尽。


近两年在镇政府、县政府及省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已建好一座大桥通往万前村,一改这三面背山,一面环河的困境。原来百姓走出村庄,必须渡船,往来十分不方便,也阻碍着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可现在不一样了,机动车可以开到田间地头,农产品可以方便地输送到村外,百年蔗等重点果蔬都用上了电抽水灌溉,即方便又节省,靠天吃饭的甘蔗林,也从此改变了命运。



“百年蔗”红糖是万前村的品pai,也是松溪全县人民的永久品pai。对这样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食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她们还将走出国门、远渡重洋、行销国外。让全世界的人民都知道松溪县万前村的神奇“百年蔗”。未来将逐年扩大栽培面积,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做大做强“百年蔗”品pai,为振兴松溪县经济当好“排头兵”。县政府已经为“百年蔗”申请国家地理商标标志认证——万前百年蔗,“百年蔗”这一世界性的自然文化遗产,一定会像雨后春笋,旺盛的生长!


百年蔗


微信号:BNZ1727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823

回帖

5628

积分

五星会员

积分
5628
性别
发表于 2016-4-21 11: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50

回帖

450

积分

二星会员

积分
45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6-4-21 11: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瞎掉搞,天天吃 ,用不了一个月 就会得 糖尿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3617

回帖

9899

积分

五星会员

真正朋友在别后,火红晚霞在雨后

积分
9899

新人进步奖

QQ
性别
发表于 2016-4-21 12: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 18: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