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16-03-22访问次数:26 来源:铜陵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记“铜陵好人”周顺友
日前,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记者来到在群山之中、离枞阳县周潭镇区有近10公里路途的周潭中心学校燕山教学点,远远就已听见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站在教室窗外,10多平方米的教室里有8个孩子、9张简单的桌椅、一米多长的黑板,没有任何装饰的教室虽小却干净整洁。三尺讲台前,老师周顺友正一瘸一拐地拿着书本教学。“这篇课文有六个字要会写……”周顺友左手拿起粉笔,不一会黑板上出现一排漂亮的粉笔字。轮到学生练习了,周顺友左手握着孩子的右手,一个一个教着写。
“我患过小儿麻痹症,是个手脚不便的残疾人,作为老师板书要工整,所以当初我就白天练、晚上练,课余时间练,回家也练。”周顺友说,以前教学经费很紧张,没那么多粉笔给自己在黑板上练字,他便找来与粉笔同等体积的土块在石壁上练,经过大半年不懈努力,终于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漂亮的板书。
下课了,孩子们一窝蜂地跑到长满草的操场上玩耍,快乐地踢着两个掉了色、瘪了气的足球。在一旁看着的周顺友也不时哈哈大笑。不一会儿,小旭康独自走进教室,趴在桌上一言不发。细心的周顺友赶忙跟了进去,和小旭康聊了起来。原来,他是想远在新疆的爸爸了。周顺友立刻拿出自己的手机,拨通了小旭康父亲的电话。和爸爸通电话的小旭康喜极而泣,周顺友的眼角也泛红了。“我们这都是留守儿童,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家长。”周顺友说。
临近上课,周顺友把孩子召集到一起,兴奋地告诉大家:“过不了多久,我们的操场就要全面整修了,我们会有环形跑道,会有乒乓球桌,会有滑梯,想玩吗?”“想……”孩子们开心地嚷着。说起学校的变迁,周顺友感触颇多。原来的燕山教学点是三间破败不堪的窑房,雨天漏雨,冬天透风。1997年11月21日下午,周顺友爬梯子上房顶堵漏,由于手脚不便,不慎从木梯上摔了下来,扭伤了左腿,一块碎玻璃穿透鞋底,扎进脚心,鲜血浸满了鞋袜。第二天,周顺友拄着拐杖,拖着红肿的左脚,虽然痛得大汗淋漓,但他还是坚持给学生们上课。2011年暑期,通过置换土地、多方筹集资金,现在这三间具备防震功能的教学用房才建了起来。
面对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周顺友感慨地说:“我怎么舍得不管他们?”周顺友有个在合肥工作的弟弟,事业有成,几次劝他到合肥发展,改变家庭生活窘迫的困境,但都被周顺友拒绝了。 周顺友说,我就是本地人,37年前,自己正巧高中毕业,看到村里很多适龄儿童没学上,急在心里,得到组织上的许可,背起一块1米见方的小黑板,领着10多名放牛娃把山野、树林当成教室,还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书本,当上了一位名副其实的耕读教师。“我今年56岁了,我希望在我退休后有正规大学毕业的老师来给孩子们上课,如果没有,我会继续发挥余热,用爱陪伴大山的孩子,让他们学得更好、飞出大山、走得更远。”
周顺友坚持在燕山教学已有三十多年了,不少家庭的父子两代都是周顺友的学生。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每学期都会自掏腰包批发一些铅笔、练习本、年画等,奖励给学习进步、遵守纪律以及爱护公物的学生,尤其是对家庭困难和单亲家庭的学生,更是格外的关心和照顾。“周老师左手粉笔字很漂亮,他的教育经验和成绩也很丰厚,在他手上出去的大学生有30余名,其中还有美国耶鲁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从最初的28元工资开始,周老师一直无怨无悔。”周潭中心学校校长马电文告诉记者。燕山教学点不同年级、所有课程都是周顺友一个人负责。有时他还翻山越岭,渡过枫沙湖去普济圩农场新华书店,买很多教育教学的业务书籍,利用业余时间抓好自学。除此之外,周顺友还利用空闲时间去附近的几所小学听教师讲课,取人之长,变为己用。
中午11时40分,放学了。周顺友让孩子们排队,准备送孩子们回家。“慢点,注意旁边的河。”周顺友叮嘱大家。教学点旁边约十米宽的山河是孩子们每天的必经之路,护送学生回家也是他的必修课。
把孩子送回家已是中午12时20分,周顺友回家后热热剩饭剩菜,匆匆吃上几口,便赶到学校,拿书备课、整理桌椅、擦擦黑板、收拾足球…… (李 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