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1日凌晨5时30分,曙光未露,寒风尚劲。枞阳法院的电闸门前,执行局、法警队、研究室的23名干警已准时集结,在凛冽的寒风中束装待发。随着执行局李咏梅局长的一声号令,执行干警分乘三辆警车向项铺镇急速驶去。县法院针对一起拖延五年之久的“钉子案”实施的突袭行动开始了。
误伤劝架者被判赔偿
2003年7月14日,被执行人盛某与民工张某发生争吵后互殴,申请人吴某前去劝阻时,盛某以为吴某帮张某打架,遂用铁瓢磕向吴某头部,致吴某受伤。事后,吴某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2004年7月,法院判决盛某赔偿吴某医疗费和后续治疗费等损失计人民币17441.30元。
设法拖延躲避执行
判决生效后,盛某一直未主动履行赔偿义务,且在明知法院已就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回避执行法官。2005年农历12月26日,执行法官得到消息后,在盛某举行婚礼时将盛某堵住。迫于当时情势,盛某履行了部分义务,并表示待婚礼结束后落实余下赔偿义务。然而,当执行法官在两天后再次来到盛某家时,盛某一家竟人去楼空。此后,2006年、2007年盛某一直未返乡。
案件几易力度不减
执行一时陷于停顿,力度却没有减。虽然其间法院经历了机构、人事调整,但案件始终有人负责,保持了交接前后的延续性。几年来,承办法官们每每到盛某家附近办案时,都顺便打听一下盛某的下落、了解一些盛某的家庭情况,以便增加对该案执行的感性认识。即使在申请人吴某也表现出不抱希望的态度时,承办法官仍在默默坚持着要将案件执结的愿望。
法网密织斗智斗勇
2009年1月20日下午,考虑到返乡过年的农民工比往年更多,执行法官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再次前住盛某家。为了不引起盛某及其家人的警觉,执行法官特意搭乘了便车。然而,当车停在盛某家不远处时,盛某家门口坐着的两个人中,立即有一人迅速站起遁入屋后的大山中。当执行法官赶到盛某家门口时,只见盛某的家人而不见盛某的踪影。
盛某躲避执行的态度显而易见,但是他低估了执行法官的决心。经过周密部署,县法院在新年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执行攻坚就此展开,于是出现了本文前面叙述的一幕。6时许,当盛某躺在暖暖的被窝里自以为高枕无忧时,怎么也没想到执行干警犹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面前。自知再也无法逃避的盛某只得乖乖地跟着执行干警上了警车。
情理法并重促案件执结
回程路上,天还没有大亮。伴着呼啸的警笛、闪烁的警灯,盛某在车内紧张得抖个不停。6时30分,执行干警将盛某带到办公室,打开室内空调,还给盛某买来早点和豆浆。热呼呼的空气、热呼呼的早点、热呼呼的豆浆,将盛某的心暖和起来,紧张情绪也有所缓解。接着,执行法官对他讲法律、讲道理,一方面让他知道自己理亏,另一方面让他明白不履行判决将面临的法律后果。在法律的威慑和干警人性化执法态度的触动下,盛某主动提出打电话让家人送钱到法院来。上午10时许,盛某履行全部赔偿义务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些年,为了躲执行,整日提心吊胆,有家不能回。现在好了,终于可以回家过一个安心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