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83|回复: 3

[转载] 开国中将林维先与陈瑶湖

[复制链接]

726

主题

3129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版主

二三事,让你更年轻!

积分
19524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奖原创先锋奖幽默大师奖贴图大师奖

性别
发表于 2013-9-3 12: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维先转战陈瑶湖地区居住旧址  方千/摄

  日前,我们顺道参观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看到馆中醒目地挂着一张开国中将林维先的晚年照片,顿觉格外亲切,因为林维先抗战时期就在我们工作的地方——枞阳县陈瑶湖地区留下了深深的战斗足迹,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

  林维先(1912~1985),又名林新,金寨县丁家埠镇人(时属河南商城县)。1929年12月继承父亲遗志参加红军,1931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参加红军后,不怕牺牲,作战勇敢,很快由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1934年4月,22岁的林维先受命担任红二十五军第八十二师师长,开展游击战争。同年10月,在张国焘推行的错误“肃反”运动中,林维先被诬为“第三党”,开除党籍,撤销师长职务。在公审处决的大会上,因广大干部、战士对枪决林维先拒不举手表态,他才幸免一死,被分配到军经理处苦工队做苦工。 1935年2月,红二十八军刚成立,即遭国民党重兵“围剿”,时林维先任特务营营长。1937年11月,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宣布恢复林维先的党籍,取消原来的错误处分。抗日战争爆发后,林维先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率领部队东进皖中。他指挥部队在蒋家河口伏击日军首战告捷,此后,率部在安(庆)合(肥)、六(安)合(肥)公路两侧不断袭击日军运输部队,对配合武汉保卫战起了重要作用。10月,第四支队应安徽省国民政府要求,林维先率部先后发起无为、庐江战斗,攻占了两县县城,为打开皖中抗战局面作出了贡献。
  一九四O年七月,林维先率领新四军三支队一、三大队到达桐东(今陈瑶湖镇、横埠镇、周潭镇、老洲镇、钱铺乡、金社乡、项铺镇等地)水圩地区,向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传达军部指示,在水圩村谢家祠堂召开了挺进团成立大会,将县委领导的独立大队编入该团为二大队。林维先的这一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当地群众抗战的意识,极大地增进了群众对新四军的了解和热爱,后来当地地方游击队又有一个大队编入五十五团,一个中队编入沿江独立团,最终发展壮大了人民武装力量。
  二

  林维先到达陈瑶湖后,依靠当地的群众基础,凭借陈瑶湖特殊的地理环境,相机与日、伪、顽进行斗争,发展和壮大根据地。当时,陈瑶湖湖区东北与无为县交界,东靠长江,与铜陵县大通镇仅一江之隔,西南是一片沙洲,西北紧靠连绵不断的三官山山脉,湖区南北相距六十多华里,东西相距二十多华里。解放后围湖造田,湖区才急剧缩小,现在的普济圩农场和陈瑶湖镇、老洲镇的大部地区以及汤沟镇的小部地区,在当时都属于湖区。湖内蒿草丛生,莲藕、菱角和鱼虾丰富,有利于新四军的生存。另外,陈瑶湖地区已有一定的抗战基础。一九四O年三月,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派桂平、陈怀民、高潮选、许英带领从桐西撤退的二十多名地方同志和缴获的武器赶到桐东陈瑶湖畔,庐江、无为也来了一些同志,共有四十多人,县委决定成立一个连队,番号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独立大队三连,高潮选同志任连长,许英同志任指导员,宋海珊同志任副连长,下面编了二个排。活动在老洲头、六百丈、徽河、青山、水圩一带。不久,就以陈瑶湖内许家排、王家排为基地,在陈瑶湖周围开展游击战。一九四O年五月,我党收编了原在陈瑶湖打着新四军旗号的以方英、林亚斌为首的土匪部队,将该部与我独立大队合编,以方英为大队长(方以后发展为我党特别党员)曾宪忠(老红军干部)为副大队长,鲁生为教导员。全大队二百多人,下面编三个连和一个大队特务排。
  但是湖区周围敌、伪、顽的势力相当强大,前面长江是日寇的主要交通线,日寇在土桥、大通镇、老洲湾、汤家沟等地(均在陈瑶湖周围)设立大小据点十多个,经常出来清乡、骚扰;后面老牛埠、孙家埠、砖桥、黄泥河等地驻着土顽章干、江子龙、丁爽非的部队。同时,桂系顽军一七六师驻在桐城、庐江一带,他们从来不到长江边上打鬼子,而是经常出动对我新四军搞突然袭击。因此,我党我军在桐东陈瑶湖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一开始就处在敌、伪、顽的包围夹击之中,但是,我军要杭日,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要和日、伪、顽战斗。陈瑶湖地区对于开展抗日游击战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战略选择。 林维先住在谢家祠堂后面的一户农民家中。这家房子的主人把家中最好的东边正房让给了林维先。林维先知道客人一般被安排住在厢房,住正房那是最高的待客之道了,于是一再推让,但禁不住主人的热情,还是搬了进去。但考虑到是夫妇两人住居,林维先仍按当地人的习俗写了租批(租房合同),房主人连忙摆手:“队伍上的人,不用这么做。”林维先笑道:“入乡随俗嘛。”这让当地人感到他很有人情味,非常平易近人。
  为了最广泛的动员群众,林维先指示贴出了《告民众书》,军政人员一律不准扰民,借东西要还,买东西要付钱。1940年冬,军政机关经费紧张,后勤供应跟不上,当地几个乡绅碰头打算向老百姓摊派一点钱物支援军政机关,但军政机关谢绝了这几个乡绅的好意,并告诫他们这是扰民的行为,要不得。转而动员军政人下到陈瑶湖在冷彻骨髓的泥水中挖原藕充饥。
  林维先尊重群众、维护群众,挺进团很快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军民团结,共同打击敌人。
  新四军挺进团将独立大队编入后,在林维先的指挥下,首先拔除了无为老牛埠和桐城东乡孙家畈两个日伪据点,桐东抗日根据地的外在环境有所好转,基层政权建设也因此蓬勃开展起来,一九四O年十月,桐东地区的青山、水圩、四虾、周潭、施湾、源潭、老湾、六洲等八乡参议会在水圩谢氏宗祠召开,建立了桐东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三三制”的桐东乡联办事处。主任周晓山(民主人士)、副主任王光钧。同时建立了中共桐东区委会,区委书记王光钧。是年底,桐东八乡参议会再次召开,将桐东联合办事处改建为桐东区抗日民主政府,选举王光钧为区长。下辖11个乡、116个保,区政府设在水圩谢氏宗祠。桐东区政府成立后,呼吁团结抗日,实行减租减息,征收救国公粮,并建立进出口货物检查处,每月税收达10万余元,有力地支持了桐东地区的抗日斗争。
  三

  一九四O年十二月,桂顽一七六师纠集二千人,大举向我桐东根据地进攻。当时,我桐东只有主力部队两个排和桐东游击队,在林维先团长沉着指挥下,乘顽军半渡之际,突然开火,顽敌大败而回。敌恼羞成怒,过了两天,又第二次大举来犯,由于我军早已转移,敌人又扑了空,我军毫无损伤。
  一九四一年元月,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我皖南新四军一部突围来到桐东水圩一带休整,日寇判断我新四军军部可能已到达桐东,敌116师团集中安庆、大通日伪军约三千人,并有四辆坦克、四架飞机配合,于一九四一年二月十五日向我桐东根据地水圩、青山、王家排(排:当地方言,湖中小岛)、许家排进行扫荡进攻,在这次日寇扫荡中,林维先领导的挺进团主力虽跳到外线打击敌人,但也遭到严重损失,县委书记鲁生、挺进团二大队长方英、六连指导员吴振亚等同志均在反扫荡战斗中英勇牺牲了。
  一九四一年三月,挺进团奉师部命令挺进大别山开展游击活动,打通与五师的联系。桐东只留下王光钧同志带领一支游击队(不足百人)坚持斗争。此后,在桂顽的进攻下,陈瑶湖几经易手,直到一九四二年夏,改编后的桐、无、庐县委又将县委机关转移到桐东水圩、青山一带活动。
  一九四三年春,成立皖中区党委,下设沿江地委、皖南地委、和含地委,沿江地委书记由林维先同志兼任,黄先同志任副书记。桐、无、庐县委归沿江地委领导。
  一九四三年八月,沿江地委机关和沿江独立团团部移住桐东陈瑶湖游击根据地,地委住在王家排,沿江团团部住在许家排,沿江货管局机关开始住在凌家花园、叶家村一带,以后又转移到湖中心陈家排小岛上。一九四五年九月,沿江地委、沿江团奉师部命令,全部撤到无为,全师北上山东。
  林维先最后是在何时离开陈瑶湖的,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领导的独立团和沿江地委在桐东地区坚持了五年之久。五年中,我军在陈瑶湖周围地区歼敌一千五百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消灭了敌人。武装了自已。打通了新四军七师与新四军五师的通道,使我党、政、军人员和物资在这条交通线上通行无阻。桐东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红旗在血雨腥风中,始终飘扬,这个地区成为敌伪顽摧不垮的红色堡垒,也成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的皖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1945年6月,新四军第七师重建第十九旅,林维先任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七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后备兵团司令员,淞沪警备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员,浙江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委检查委员会委员。
  毛泽东亲切地称林维先为“游击专家”。林维先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5年7月在武汉病逝,聂荣臻元帅在其基前悬刻的一块石匾上,亲笔题写了“游击大师”四个大字。
  1981年3月,林维先承担中央军委交办编写《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史》的任务,他想到曾经战斗过数年的桐东抗日根据地看看,然因多种原因,这个愿望未能实现,留下了遗憾。但可以告慰这位开国中将的是,桐东抗日民主政府革命文物陈列馆即将建设,陈瑶湖人会永远记住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永远记住林维先与陈珠湖的故事!
      参考资料:《安徽省省志》、《敌后三年》(林维先著)、《枞阳县志》、《林维先的戎马生涯》(中华魂网)、《难忘的岁月》(阮万钧著)等。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6

主题

3129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版主

二三事,让你更年轻!

积分
19524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奖原创先锋奖幽默大师奖贴图大师奖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2: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父也是在陈瑶湖参加革命的。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4

主题

9611

回帖

5万

积分

社区发展支持团队

积分
51845

爱心天使勋章

QQ
性别
发表于 2013-9-9 08: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枞阳县陈瑶湖地区留下了深深的战斗足迹,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已览。
qq:82554789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08

回帖

751

积分

三星会员

积分
751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3-12-19 14: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能当上将军的士兵就是好士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