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忙了一上午,现在都12点了,非要赶回家吃饭,我们真过意不去!”3月6日,安徽省枞阳县工商局机关两名工作人员去农村工商所指导完工作坚持回家吃饭,让所里干部有点儿不适应。这是该局转变工作作风、厉行节约开“廉政灶”带来的变化。
2月17日,该局党组去农村工商所调研时发现,因人工成本快速增加,部分工商所想停办小食堂。“中央要求转变作风、厉行节约,办小食堂、开‘廉政灶’是落实上级要求的有力抓手,小食堂必须长期办下去,而且要办好。”该局局长章海舟表示。 于是,该局把农村工商所小食堂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畴,针对开办小食堂人力成本较高等实际困难,该局一方面压缩县局机关相关经费,补贴农村工商所,另一方面鼓励基层单位采取请钟点工做饭等办法,降低人力成本。 如何让“廉政灶”真正廉起来?该局要求县局机关工作人员去农村工商所检查、督察,原则上不在基层就餐,农村工商所招待外来客人,一律在小食堂就餐。 “在小食堂招待客人,刚开始我们也有顾虑,怕人家说我们抠门。现在不担心了,因为县局的制度是硬约束,谁也不敢违反。这样的‘廉政灶’,不仅节约了开支,还促进了作风转变,可谓一举两得。”该局一名工商所所长由衷地说。 数据显示,开“廉政灶”以来,该局招待费同比下降50%。 “工商部门推行‘廉政灶’的做法针对性强,切合实际,值得推广。”该县纪委的一名负责人表示。章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