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湾居士 发表于 2012-7-5 10:54:45

罗先生的故事

                        罗先生的故事
   
    闲来无事,随手从书橱里抽出一本胡兰成的《今生今世》,看到了书中描写罗隐的故事,不由想起小时候,酷热难耐的夏夜,在门前的那棵老梓树下,母亲边用蒲扇赶蚊虫,边绘声绘色地讲述流传民间很久很久的罗先生的故事。

                        一:“皇帝”的臭嘴
    罗先生,名叫罗隐,至于生于何时祖籍何处,在人们的传说里,就没有一个准确说法了。关于罗隐的故事流传,都是因为他有一张具有“金口玉”的臭嘴。
    传说,罗隐是个真命天子。小时候,他在私塾读书,每天必经之路有一小桥,某日小桥遭洪水冲垮,罗隐无法过桥。这时,有一白胡子老者,飘然而至,背着罗隐涉水过河,如履平地 ,且每天如此。罗隐便将此事告诉了娘,罗隐娘也觉得蹊跷,便暗里跟踪,并将一个鸡蛋放在路旁土地菩萨像的大腿上。发现只要罗隐到了河边,那鸡蛋就从土地菩萨的大腿上滚落下来,罗隐娘这才明白,这是菩萨在帮儿子过河,儿子将来肯定是当皇帝的命。
    自此以后,罗隐娘便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起来。有一天,母子两在厨房洗碗做饭,娘对着罗隐数落:隔壁三娘不肯借米,以后把她杀了;还有某家的鸡掉了,诬栽我偷吃,以后做皇帝把他家给诛了;还有,某家在河边洗衣与我相骂,以后不要放过他。还是小孩子的罗隐,根本不懂世故,只是便用火钳敲打灶口,边回答“奥”。谁知他是皇帝的圣旨口,不好随便答应杀人的 ,这些话被灶公菩萨听到,吓得赶紧上天奏告玉帝:大事不好,这罗隐要当皇帝,那定是杀人无数,连我的屁股都被他用火钳子打得生疼。【老人一般都会教导孩子,不要轻易敲打碗筷灶口,大概是由此来的。】
    却说玉帝得奏,当即雷霆霹雳大作,罗隐吓得大哭:“姆妈【mu ma方言,妈妈】姆妈,我浑身骨头又响又痛。”娘这才知道,坏了,天上来收儿子骨头了。一时情急,她叫罗隐赶紧用嘴巴咬住马桶沿。一时雷过雨止,罗隐金枝玉叶的身子也变成贱骨头了,只有那张嘴,因雷公雷母嫌其有马桶臭味而没有改掉,使罗隐只剩下一张“金口玉”的臭嘴。最终,罗隐带着自己的臭嘴,干了许多荒诞的坏事,流落成要饭的叫花子。

                  二:牛钻山,蚊叮竹,大小菩萨齐请出

   话说这罗隐,皇帝是当不成了,便干脆利用他的“金口玉”,干起了许多叫人哭笑不得的古怪事。
   据说等他稍大些时候,娘叫他去投靠家在罗田的舅舅。舅舅看外甥可怜样,也就收留了他,叫他天天去湖里放牛看鸭子,他却把鸭子杀吃了,到傍晚,他招呼了一群野鸭子赶回去,第二天开笼,鸭子全飞走了,只得骗舅舅说是鸭子自己飞走的。经他“金口玉”点化,把芦苇杆变成利刃,连牛也宰了,还叫来一班放牛的伙伴,一起吃牛肉,只留下牛头牛尾,分别嵌在山头的两边,叫来舅舅说牛钻山了,舅舅掰掰牛头还会叫。知道这罗隐搞鬼了,一气之下,把他赶出家门了。
    于是,罗隐开始四处流浪了,直到有一天,他流荡至一座庙里,帮庙里干些杂活,以此混口饭吃。老师父叫他打扫庙里菩萨身上的灰尘,他嫌菩萨太多太大,不肯干,施法对菩萨说:“大小菩萨一起请出,自己弹尘。”只见得庙里菩萨真的全部走出庙门,不大一会,天却下起暴雨来了,吓得罗隐大喊:“大小菩萨一起请进。”可怜那些泥巴做的菩萨,个个缺胳膊少腿了。不用说,罗隐又被老师父赶出庙门了。
    罗隐继续流浪。一天晚上,他来到一个叫“二里半”地方,【二里半,在老洲老湾境内,】老人们谈这故事时,如是说向一个他应该叫叔叔的人家借宿,遭到拒绝后,他竟一气之下说:“不借我住处,蚊子去咬叔”,结果蚊子错把“叔”听成了“竹”,所以后来竹林里总是有多蚊虫了。后来罗隐还是向一个在门口乘凉的老大爷开口借宿,大爷说住下没问题,只是蚊子太多,罗隐说没事,给我一把扇子就行。边说便接过扇子轻摇几下说:“罗隐此处住,蚊子别处去。”【老人们常说,自此后那个叫二里半的地方就是没蚊子,这大概是罗隐一生中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呵呵。】
   某天,罗隐走在路上,口干舌燥。看见前面有农夫在黄豆地里锄草,地头上方有一壶水,罗隐开口讨水,农夫不肯施舍,他轻轻说了一句:“前面锄草后面草靑”。农夫回头一看,果然除过的草全又青了。农夫只得送水求情,喝过水的罗隐补上一句:“草不青草不青,出头口上出黄金”。
   故事的结局是罗隐避雨危岩下。他为了自己能避雨,对躲在岩下的人说:“不好了,山要倒!”等里面的人跑出来,他自己钻进去,谁知山真的倒了。可他避雨心急,忘记自己的臭嘴是“金口玉言”的皇帝嘴。
   
   罗隐的故事,就这样跌宕起来,人们也总习惯称他为“罗先生”“金口玉”,用罗隐的事例来教训小孩。只要嘴巴里说出不合意的话,便立马会说闭上你的臭嘴。

      胡兰成说这罗隐的故事,足以抵得上一篇《孟子》了,孟子说天下唯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从来儒生学圣贤,民间则多说做官做皇帝,而圣贤却很少提及了。

                                             西湾居士

         
   

qiany110 发表于 2012-7-5 14:48:48

礼尚网来 发表于 2012-9-2 19:03:38

罗先生的故事,小时候听父辈说过,记忆犹新啊!

也算好人 发表于 2012-10-16 22:23:34

故事内容差不多,但各地主人公版本不一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罗先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