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五千农机种田显身手
近年来,枞阳县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让耕牛闲了起来,让农民腰板直了起来,让镰刀收了起来,让部分农民富了起来,大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耕作机 让耕牛闲起来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一批插秧机、直播机等大型耕作机械在我县开始得到发展。据农机部门统计,目前,全县拥有种类耕作机械5000余台(套),其中大型耕作机械1500台(套)。耕作机械的大量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牛耕方式,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几倍甚至几十倍地提高。
耕作机械的发展,使大量的耕牛开始闲置起来。据该县有关部门调查,近三年来,枞阳沿江圩畈区耕牛拥有量呈10%的速度下降。随着耕作机械的增加,全县牛耕作业量还将进一步减少。
插秧机 让农民腰板直起来
近年来,新式插秧机在枞阳得到大力推广,全县已推广插秧机30余台。插秧机的推广应用,彻底改变了农民曲背弯腰几千年的劳作方式,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该县鳌山村农民杨咸东说:“今年使用上新式插秧机后,感到种田轻松多了。”
机械插秧技术的推广,让农民腰板直起来,也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由于机械插秧能满足早插、浅栽、宽行等农艺技术要求,使机插后的秧苗返青快、分蘖早、通风性好,因而产量也高。去年,县农机技术人员对实现机械化插秧的乡镇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用机械插秧每亩产量比人工插秧增产粮食10%左右。另外10台插秧机可享受中央和省财政叠加补贴50%。
收割机 让镰刀收起来
2000年,全县联合收割机不上10台,年机收面积不到2万亩;2007年则达到101台,年机收面积上升到20多万亩。收割机械的应用,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放下镰刀采用机械化收割。一些大户纷纷购买收割机。而外出打工农民则花钱请收割机代收,省钱省时省力又省心。为促进粮食收获机械化,去年,枞阳县农机部门组织县内联合收割机45台到外地、外省参加小麦、水稻跨区作业,完成机收面积18万亩;同时引进外地联合收割机40台参加中、晚稻收获,解决了我县季节性收割机不足的问题。目前,县农机部门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3个,同时设立热线服务电话,向全县广大农机手公开服务承诺。 不知道我们钱桥现在有没有流行着个机器,要是流行了,我家就不要拉板车了。用牛了。 是你自己写的还是转载的? 引用第2楼有一说一于2008-07-03 00:13发表的:
是你自己写的还是转载的?
此信息为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