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那些事
那些年的那些事题记:回忆往事,有时却很痛苦,但又无法关闭着记忆的阀门、、、、、、
无意中浏览一位QQ好友的空间日记,看到了几张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照片,竟然让我几乎情绪失控。照片中孩子的样子,让我似乎回到了不堪回首的从前。
这是我少儿时代样子的翻版
[
我无法去评论,在如今的中国为什么还有如此贫穷潦倒的人群。震撼之余,不由感慨万千,想到自己儿时的生活情境如出一辙,打开记忆的阀门,往事历历在目。
儿时家贫,饥寒交迫,踵决肘见,箪食瓢饮。家口众多,本难为计,何况当初年月。如今丰富 的物质生活,使人们没有了“荒”的感受了,所谓“荒春”这个快被人们忘记的词语,曾一度是娘的口头禅,所“荒”程度也不胜枚举了。印象深刻的是,已经进入80年代的一九八三年,地处长江沙洲之地的家乡,遭遇百年未遇的大洪水,泛滥成灾,到处一片汪洋泽国,田地几乎绝收。那是只有一个感受:找吃的。记得我整天光着屁股,跟着哥哥漂在水里,捉鱼捞虾赖以果腹,到家里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了,只得带着镰刀木盆,游到自家责任田的位置,用潜水方式去割浸在水底下的已经快成熟的稻子。以至于我练就的潜泳的好水性,好多人都不相信。那被洪水浸泡过的稻米,每一粒米几乎都有三种颜色:也白,但又靑又黑,煮出有股泥臭味的米饭,浇上小鱼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滑溜三大碗,那是风卷残云啊。
没有衣服穿,几乎充斥了我的整过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我自己能赚钱以前,是没有一件称得上是属于自己完整的衣服。穿在身上的都是哥姐们以及亲戚家淘汰的,没有一件不是有“几个基本点”的补丁或空洞。唯一的一次,是在小学二年级,数九寒冬,趿着没有后跟的破布鞋去上学,被老师发现后,对我下了不穿袜子就别来上学的死命令,娘才终于给我买了一双红蓝相间的条纹袜子。这是我对童年一个最温馨最怀念的回忆,直到现在,一见到到这种袜子,我总是要多看两眼。当年最难过的就是冬天了,不说手脚冻得血肉模糊,就连大腿两侧都生了冻疮,遇冷则痛,遇热则痒,痛苦难耐,其中滋味实在难以言表。
到我年岁稍长,虽还不谙世事,尽管家境依旧一贫如洗,却也有了爱美之心。看到伙伴们身上穿着那当年流行的灰色“的确凉”,眼睛都放绿光,喉咙不由自主地发出声响。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一个酷热天,因为没有夏衣,只得着冬天才穿的厚外衣,竟被老师点名表扬,对穿着短衣短裤喜欢玩水的同学们说:“你看某某某,现在还穿这样衣服,不也挺好吗!”------打击啊,老师的认可还是遭到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不知道那天是如何上课、下课的。
更近乎荒唐的是,陪伴我上初中三年的一件外套,只有到了星期天才能换下来洗一次。时隔多年,我仍在想,我这又矮又小的身材,是不是就是因为只有一件外套的原因,当年我不敢长高的心理作用。即使这样,我的虚荣心从未收敛,一次上体育课,同学们都脱去外衣奔向操场,唯独我始终不愿意离开教室。体育老师从身后拉起我的外衣,默不作声地离开了。原来,我穿的衬衫,是几个哥哥穿过的,后背已经烂掉了,只有衣领和胸襟是完好的。每每忆起,心情都难以平静,作为学生,我非常感谢体育老师那时对我的虚荣心,虚怀若谷般的容忍和尊重。
真是一个穷字了得!在我虚荣心极度膨胀,自尊心屡遭打击的叛逆年纪,家庭又遭受变故。临近中考时,家里竟然拿不出几块钱的中考费,我彻底崩溃了。我背着娘用菜刀劈了书包,把所有书放进锅灶里。就这样我放弃了以读书改变命运的理想,开始了数十年的“找钱”的人生之旅。
往事不堪回首,但还是打开了记忆的仓库。涌上心头的仍是隐隐地痛,那被网友转载的每一张照片,每张照片上的眼神,都像针尖一样,刺痛我每一根神经。我不想去考证这些照片的真实性,但确实是我当年的样子。
西湾居士
写在最后:【个人观点】关于发布在网络上这组照片,作者本意是想通过网络这个平台, 以这些穷迫潦倒的小孩眼泪来博得大众同情的眼泪,以此来赢得人们的施舍。但我想以我的亲身经历和 曾经的切肤之痛,告诉那些孩子们,落后不是你的错,贫困不是你的错。还是靠自己吧孩子们,别老是想着别人的结予,送人玫瑰,香味还是留在别人的手上,在你接过别人用同情包裹的施舍时,你得到也许是更多的痛苦和自卑。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咱们穷则思变吧,用自己的双手和脑子打造自己的未来,靠自己种出来的果实,吃起来才更香甜。
但愿你们能和我一样,二十年后凭自己的能力能养活一家人!
Re:那些年 那些事
但愿你们能和我一样,二十年后凭自己的能力能养活一家人!Re:那些年 那些事
支持楼主观点!Re:那些年 那些事
用自己的双手和脑子打造自己的未来,靠自己种出来的果实,吃起来才更香甜。Re:那些年 那些事
从内而外的感伤和悲凉,孩子们,你们受苦了!我们曾经的记忆不希望在你们这一代重演!忽然想起温总理的一句话:让孩子们每天都能喝上一杯奶!
我们努力!!!
Re:那些年 那些事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身上难免都有一个穷字的烙印!而没有长期挨过饿的人是无法体会一个"穷"字的真正含意!
Re:那些年 那些事
奋斗才是成功的秘笈Re:那些年 那些事
看着令人心酸,可怜的孩子们,愿你们早日走出困境Re:那些年 那些事
看到LZ的文章,忍着才没流泪那种岁月虽然没有经历,却略有感受……
少不更事的时候,那也称不上是虚荣心,少时的我们,哪里有那么强大的内心坦然接受那一样的眼光……
人生在世,活下去容易,活的出彩却是难~
中国的教育,教育出多少本分小孩
念书不在多少,生活就是一本瑰丽长卷,纵是终此一生也有的研究;
没上多少年学的,思想开放、见识不凡、眼界开阔的人相信也不在少数;
看到LZ这篇,回想往事,唏嘘不已
Re:那些年 那些事
我们都曾在那些年成长时代的记忆与缩影,我们都懂的,
LZ的文字,以记录和共勉。
Re:那些年 那些事
谁也不相信,我曾经就是因为经济的原因而放弃了学业。说来话长啊!
Re:那些年 那些事
一路走来,这多少的画面,翻过了一页又一页Re:那些年 那些事
愿那些年成为历史,愿那些事永远尘封在记忆里! 本人评分有限,可能的话肯定给满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