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改革之于校园
教育,医疗,住房等改革还在路上,文化的改革又来了.尽管她来的有点迟,但总还是让许多有识之士欣慰不已.经济体制的改革让中国人"富起来"了.衣着上从喇叭,牛仔到韩服,食物上从方便面,麦当劳到肯德基,住房上从瓦房,楼房到别墅,出行上从自行车,摩托车到小汽车.然而,国人似乎越来越变得轻浮和骄躁,成了只有点小聪明的财迷了.于是,中国"被"强了,外国"被"威胁了.浩瀚五千年的文化文明却能在一夜间被"韩风","西风"熏得晕头转向,使民族的文化迷失了方向.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文化建设上的缺位.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泛滥(毫不讳言:媒体起了"功不可没"的关键作用),君不见校园里有多少什么二代和什么二代不论男女一律超着娘娘腔的孩子比富,炫富的现象.他们只知道圣诞节,情人节却不知道重阳节,端午节.欣赏的都是一些不接地气的这"星"那"星",阴柔过盛,阳刚不足.大人们更是渐被沦落为奴隶(房奴,车奴,权奴,势利奴).走在宽敞喧嚣的大街上,见到的是打着电话行色匆匆的"忙"人,见证的是雨后春笋般的高楼商厦,却难觅一角影院和图书馆,嗅的是满天的铜臭,闻不到半页书香.做大做强了的是躯壳,萎缩的却是灵魂.
于是,我们民族文化精髓中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气,"千金散发还必来的"的豪气,"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霸气,"面壁十年"的志气;"采菊东黎下"的闲情,"宁静而致远"的淡定;桃花潭里的友情,慈母线上的亲情......也就渐行渐远了.
于是,校园教室的墙上悬挂的不再是毛泽东,雷锋,.陈景润,而是巴菲特,乔布斯,比尔盖兹......
其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她是修养,品格,个性,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综合体现.她是不同民族最真切的印记.动摇了她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年终又至,各种检查评比又来了,但愿各个资料盒里装的都是诚信.更不要为了"被"先进而做出一些再一次伤害到孩子们幼小心灵的假事.就让我们真正做一点文化重塑的使者吧. 人类在不断进化,社会在不断发展
又有谁知道二十年后,又是怎样的呢 社会体制在前进.......... 支持楼主.做文化重塑的使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