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冰贞 发表于 2011-11-10 21:33:56
萧何老谋深算,懂得克制自己就是保护自己。他和吕后一同诛杀了韩信,又得到封赏,被拜为相国,刘邦还给他配备五百名士卒的卫队。萧何知道,表面上这是对他的赏赐,实际上刘邦已经产生了怀疑,自己得到的好处太多,刘邦觉得很不舒服。人可冰贞 发表于 2011-11-10 21:34:35
他深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于是,他果断地把全部的家产捐出来当军费。这样一来,刘邦自然十分高兴,没有任何推辞,就收下了。人可冰贞 发表于 2011-11-10 21:35:08
可见,萧何的家产早就让刘邦惦记上了。如果萧何不主动交出来,说不定哪一天刘邦就找一个借口,抄了萧何的家。那样,大家就得撕破脸皮,肯定不会愉快。人可冰贞 发表于 2011-11-10 21:35:29
然而,萧何再老练,也有想不到的地方。萧何的思路是全心全意为刘邦效忠,做到尽心尽力,安抚好百姓,忠于职守。可这样一来,他会深得民心,得到更多百姓的爱戴,更让皇帝害怕和担心。人可冰贞 发表于 2011-11-10 21:35:48
此时,一个门客警告萧何:“你离灭族不远了,这样孜孜不倦地做事,老百姓越来越爱戴你。皇帝多次派人询问你在干什么,其实,是害怕你占有关中地区啊。你为什么不多买一些田地,用低价赊借,败坏自己的名声呢?只有这样做,皇帝才安心。”萧何听从了门客的建议。为此,刘邦大为高兴。想想看,萧何如果不这样做,就凭刘邦心狠手辣、极爱猜疑的性格,能放过萧何吗?人可冰贞 发表于 2011-11-10 21:38:10
萧何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给刘邦做副手,没有大起大落,但过得十分辛苦。他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克勤克俭,安抚天下,用心之良苦,鲜有与之比肩者。他用尽一生心思,总算“找准了位置”,在危机四伏的封建社会官场中,成为一个幸运者。【以上文源于网络】
人生只如初见 发表于 2011-11-11 18:21:21
呵呵,反映了一部分人的心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