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诚信
诚信在我们小的时候,是不存在什么危机的。小时候,喜欢和别人勾着小拇指说的“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赖!”天真无瑕地认为一旦失信反悔,将变成小狗,结果谁也不敢说话不算数,所以,往往坦然、诚信的时候倒是我们童年时代了。
上学后,学校和父母一起为我们营造诚信的氛围,有意识地引导我们接触诚信的问题,给我们讲《狼来了》等故事时,一同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对错,用讲诚信的情节激励我们。父母师长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言行为我们树立榜样。对我们许诺后不能言而无信,若未能及时兑现,应向我们解释和道歉,待以后设法弥补。
在父母那一辈人眼里,诚信的意思就是诚实守信用,就是做人交友要忠厚老实,做事做生意要讲信誉,不做坑蒙拐骗,伤天害理的事,干什么是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知不觉间我们的道德偏离了诚信的底线,我们开始学会了带上面具交往,傲岸掩饰着内心的卑微,强蛮蒙蔽了意志的脆弱,在交往中的尔虞我诈;在考试中作弊、假文凭,假证书的泛滥等一下子将我们的诚信推到了深渊,于是我们的社会公德也面临着沦丧的危机,为了拯救我们的社会,于是我们呼吁构建和谐社会,诚信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
诚信是一种品格,是君子作风,是坦诚胸怀,是乐观豁达。君子心坦荡,小人无诚信。诚信之人为人做事,别人极为尊敬;而诚信的品格是“愈陈愈醇,愈陈愈香”的。当一个人的一生可以用诚信总结的时候,我们会对其投以敬仰的目光,因为他们使我们认识到了诚信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而做到诚信,也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从每一个小处做起,从细节做起。人无尊卑,皆以诚待之,事无巨细,皆以信从之;只要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诚信何愁寻不回?
其实,在生活中总有磕磕碰碰的事,但只要我们本着“诚信”,从体谅双方的心态出发,多一份宽容、少一份猜疑,相信别人所为,给别人一个改正机会,做到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双方不存“戒心”,敞开心扉说亮话,彼此和睦相处,人们的矛盾也会少许多。同样地,在任何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放弃诚信底线,这样我们的诚信危机才会得到根治,我们的社会公德才会完善!
以诚待人,以诚感人
让诚信不存在危机。 顶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