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你 发表于 2011-8-27 13:25:02

枞阳苦荞麦渐成产业化

      我县位于长江之滨,独特的自然环境让这里适合种植苦荞麦。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麦味苦,具有降血糖、血脂、血压等功效。多年来,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工商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合同、商标服务、监管职能作用,助推苦荞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明显成效。
订单:农民增收的“保险单”
  由于苦荞麦具有特殊功效,我县很多农民选择种植苦荞麦谋求致富。然而,由于产品附加值不高、销路不畅等原因,农民种植苦荞麦一直未能走上致富路。
  为让这一传统特色农产业发展壮大,县工商等职能部门深入调研后认为,只有发展苦荞麦深加工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让农民增收;只有发展订单农业,扩大种植规模,才能让农民致富。为此,县工商局依托工商所信息灵通、贴近基层的优势,从1998年开始,先后帮助两家规模企业落户枞阳,从事苦荞麦深加工。
  引进企业后,工商等职能部门随即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调动农民种植苦荞麦的积极性上来,建议企业走“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通过推行订单合同,让农民按单种植、企业按单收购。这样,既减小农民种植苦荞麦的风险,又无形之中为企业免费建立了种植基地,解决了企业生产原材料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为确保订单的履行,县工商等部门经常深入公司和田间地头,通过现身说法、贴简报、发资料等形式,宣传合同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双方守法意识。同时,苦荞麦销售旺季,各工商所加大巡查力度,严打企业压级压价、克斤扣两等违法行为。对不履行订单的,工商所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坚决依法查处。可喜的是,推行订单合同以来,该局12315指挥中心未接到一起企业不按订单收购苦荞麦或者农民毁约的申诉。
  据安徽大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农民韩成伍今年与公司签订了2897亩苦荞麦订单合同,刨除人工等成本,按每亩纯收入200元计算,他今年的收入预计达50多万元。
  据统计,近年来,枞阳镇、白梅乡等10个乡镇每年共有近2万农户与公司签订苦荞麦订单合同,户平均增收5000元以上,数以万计从事苦荞麦种植的农民陆续走上了富裕路。
商标:产业做强的“助推器”
  为让苦荞麦产业做大做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工商部门超前谋划,从苦荞麦深加工企业落户枞阳时起,就积极引导其走品牌发展之路。通过党组成员领衔、工商所选派商标联络员等方式,主动上门开展品牌帮扶,指导企业设计商标图形、文字,并帮企业成功申报了15件商标。对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着重帮助企业拟定产品宣传方案,收集、整理、填写著名商标申报材料。经过几年的多对一帮扶,2007年来,“云泉”、“蒲洲”两件苦荞麦糊商标先后被安徽省工商局认定为著名商标。
  品牌出效益。去年,安徽大地食品有限公司尝到了“云泉”著名商标的甜头。在县政府和县工商局的协调下,公司用质押商标权贷得的300万元资金,新上了一条荞麦糊膨化食品自动化生产线。新产品的推出,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当年公司产品的销售量比上年增长了83%,利润增长了57%。
 “是县工商局的商标帮扶,使我们公司的品牌快速唱响省内外的……”该公司在“企业回访意见和建议”栏目中如是写道。
  据了解,目前,我县苦荞麦糊系列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大中型城市和香港市场。今年上半年,全县苦荞麦糊系列产品的销售额、纯利润分别达6200万元和327.4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7%和10.1%。
 如今,每当苦荞麦花盛开的时节,田野里、山岗上、道路旁到处都是白色或紫红色的花儿,那四溢的花香,引领着全县苦荞麦深加工企业在转型升级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苦”尽“甘”来。(章洋)

何休 发表于 2011-8-27 15:00:16

农民朋友们奔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苦”尽“甘”来!

njwy 发表于 2011-8-29 21:11:20

苦荞麦是好东西!绿色保健食品的路会越走越宽!

伟星管业 发表于 2011-8-30 22:24:05

言语者 发表于 2011-8-31 07:29:14

苦荞麦-----绿色食品、‘苦’尽‘甘’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枞阳苦荞麦渐成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