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基层脱离群众
脱离群众,是官僚主义典型症状。一般看法,该症状大多表现在一些位高权重者身上。他们居庙堂之高,不知基层实际,不解群众疾苦,有的独断专权,将自己完全凌驾在群众之上。由此,往往定了不符合基层实际的政策,做了损害群众利益的决策。在涤清这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的同时,另一种官场新症状也需引起重视和警惕。那就是,身在基层脱离群众,即基层干部的官僚主义问题。
按常理说,离基层越近,离群众也就越近。与高层领导干部相比,基层干部身在基层,可以更方便地与群众交流,更真切地听取群众呼声,更近距离地感受群众利益。而事实上,有些基层干部虽然岗位在基层,却依然远离群众。
身在基层满口官腔,这些基层干部自然就与群众缺少了共同语言,听不到群众的知心话;自然就不能融入群众而拉开了与群众的距离。“身在基层,远离群众”,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在某些基层干部身上真真切切地出现,绝不只是因为“语言障碍”。 群众在一些基层干部的眼里悄然发生了变化有的基层干部把群众当“愚民”,认为群众越是愚氓无知闭目塞听,工作就越好开展,自己也就越省事;有的基层干部觉得群众是“草民”,作为管理对象可以随意呼喝揉捏, 自己无需倾听民声就可以为民做主;有的基层干部视群众为“刁民”,泼辣难缠爱提无理要求,担心自己与群众走得太近,会惹麻烦上身……有了这样的“群众观”,一些基层干部自然就与群众相背而行,而群众对基层干部,也就越来越生分隔膜。于是,一些基层干部逐渐失去群众的拥护,一些基层政权也逐渐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干群关系不再是“鱼水”般亲密,而是“油水”般分离,有的甚至如“水火”般不相容。
“凡属正确的领导,必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句话不仅适用于高层领导,也适用于基层干部。”。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脱离群众,是官僚主义典型症状 深入到群众中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