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你 发表于 2011-5-26 11:07:10

枞阳“十二五”发展蓝图之二

  关键词:提高农民幸福指数

  战略背景:我国“十二五”将新增800亿斤粮食

  国家《纲要》提出“十二五”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5.4亿吨以上,与“十一五”提出的1万亿斤目标相比,增加了800亿斤粮食。为保证这800亿如期完成,将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国家将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50个县(市)、500个乡(镇),开展整乡整县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

  我县“十一五”农业发展已取得一个向好的基础,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实现“三级跳”: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6年到2004年一直徘徊在千元左右,但在“十一五”期间连跳三级台阶,2006年跳2000元台阶达2680元、2008年跳3000元台阶达3243元、2010年跳4000元台阶达4399元。

  战略目标:实现农业总产值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00元

  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培育万头养猪场5个、规模特色农产品基地10个;培育省级示范合作社5家、市级10家、县级30家;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50%。积极推进农业强县建设进程。

  战略任务:粮食生产能力递增农民幸福指数提高

  确保粮食产量年均递增4%,工作重点:一是启动实施2万亩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完善10万亩水稻产业核心示范区和万亩高产示范片建设;二是争取国家粮食生产能力增产试点县或试点乡镇落户枞阳;三是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新技术应用,注重优质粮、棉、油、蔬菜、家禽、生猪、荞麦等八大特色板块培育;四是大力实施“强龙工程”,做大做强一批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生态农业,精心打造农产品品牌,促进我县农民增产增收。

  把“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幸福指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最终目标,跟进措施有:一是打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依托“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逐步推进通组(自然村庄)水泥路;实现农村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5%以上;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工程建设和管理;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新能源;规划建设新型农村住宅;尽快成立县乡(镇)农村土地仲裁机构等。二是建设农民收入增收路径。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多渠道增加非农收入;引导富余劳动力向工业园区有序转移,促进农民转化为市民。

  实施保障:五大农业项目助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县发改委主任张炳应:一是枞阳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规划建设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观光农业等。突出开发陈瑶湖生态渔业和菜籽湖东岸湿地建设;二是枞阳县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重点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8万亩,加强农业、水利、农机等服务体系建设;三是枞阳县苗木花卉基地及市场项目;四是枞阳县森林城市创建工程;五是枞阳县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总面积3394公顷。(刘静)

益平民 发表于 2011-5-26 12:43:33

"数字"幸福真的"幸福"吗?

但愿天下和谐,公平公正!真正的“人民利益无小事”。不用“数字”,人民感受到真的幸福!

墨尔本 发表于 2011-5-26 14:37:05

把“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幸福指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最终目标,一个字:难!!!

临江人家 发表于 2011-5-26 15:07:23

这些数字没有说服力,过去二千可能比现在四千买的东西还多

黑胡子老大爷 发表于 2011-5-26 19:29:18

房价、油价翻了两翻,工资才变成两倍!

何休 发表于 2011-5-26 19:48:01

回 4楼(黑胡子老大爷) 的帖子

工资都两倍了值得祝贺,要请客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枞阳“十二五”发展蓝图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