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你 发表于 2011-5-18 16:52:53

安徽日报:枞阳“软环境”引来“金凤凰”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如何抢抓先机,赢得发展黄金机遇期的主动权,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课题”。安徽日报记者日前在皖江示范区枞阳等地采访时看到,通过招商引资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项目,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工作的“主旋律”。

  招商:主动出击吸纳八方客商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招商引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优良的环境是吸纳八方客商投资兴业的“磁石”。

  上海客商刘福友很欣慰,他一手创办起来的安徽霁玲新型建材公司日前迎来了第二套生产线的正式投产,生产能力再次翻番。数年前,他带着千万元资金离开上海投资办厂,江西鄱阳等多地均向他递出了“橄榄枝”,但他最终选择了家乡枞阳县。 “投资环境十分吸引我。 ”他表示,县政府态度诚恳,“三顾茅庐”,并提供了十分优惠的配套政策。由此,他创办了全县首家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2008年正式投产,当年年生产能力30万方混凝土,生产总值达7千万元左右。

  皖江城市带定格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枞阳被列为沿江发展轴的安庆产业组团和铜池枞产业转移集中区,属于重点承接开发地区。在原先鼓励外来投资规定的基础上,近日该县又出台了进一步意见,从土地、财政、规费、服务环境等多方面给落户企业以支持。

  有关专家指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有些地方成效不佳,恰是因为坐等产业转移、客商上门,主动积极承接的意识不强导致。我省应更好地利用在区位、土地、人力和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长丰县在泉州、台州、东莞、武汉等地设立联络处进行专业招商,并先后在江苏、浙江、上海、山东、浙江等地举办了数场承接产业转移招商推介会,提高了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成功率。枞阳县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说,该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围绕主导产业,培育新增长点。 “十一五”期间,该县规模工业企业数由2005年的72家增加到2010年的217家,工业化率五年提高8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产业集聚、要素集约、空间组团式发展布局。

  安商:让企业引进来后留得下

  优化投资环境,关键在人。当前,各地硬环境趋同,竞争力愈加聚焦在政府效能等“软环境”上。有关专家分析,从政务环境上来看,不光要重招商,更要重安商、养商,从“要我服务”的政府服务理念向“我要服务”转变。

  怎样才能让企业引进来之后能留得下?有关人士指出,一方面,当地要有为企业着想、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政策兑现落实和连贯性保持很重要,同时,良好的法制环境、经营环境、融资环境等也不可或缺。

  枞阳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吴立友说,过去五年,全县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安商亲商扶商很“给力”。比方,落户开发区的,由开发区负责“全程代理”;落户乡镇的,由所在乡镇负责“全程代理”,重大项目实行县干“领办”。对于入驻企业,除了落实兑现优惠政策外,还有一系列创新性的扶持政策。譬如,外来投资新建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不含矿藏资源开采),实行“3+2”的奖励政策。即按合同约定投产之日起,前3年,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财力全额奖励,增值税地方所得财力50%奖励;后2年,年生产性税收(含增值税、所得税)达到30万元以上且亩均生产性税收超过3万元的部分,按其地方所得财力的一定比例,实行超额累进奖励等。

  政府效能是影响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优化投资环境必须改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等现象,杜绝人为的“行政壁垒”。枞阳县最近就明确规定,实行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以及涉企投诉转办、督办制度,充分发挥县经济“110”作用,受理涉企投诉。岳西县也提出为投资企业提供“零距离”的贴身服务和“全过程”的跟踪服务。

  富商:创新思路实现跨越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投资选择已由注重优惠政策向注重投资环境转变。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投资安全和投资回报,最需要公平、公正和高效率,这都要依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保证。

  “既要是让招进来的企业有钱可赚,地方经济也要得到发展,实现双赢。 ”一位县级招商部门负责人认为。

  “只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刘福友深有感触地说,他创办的建材企业落户投产后,一度销路不畅,但当地政府积极为其寻找对策,向建筑工程牵线搭桥,助其打开了市场。

  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良好的环境是跨越发展的“跳板”。枞阳县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收获的硕果颇丰,该县现有1个省级开发区和多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四大产业集群、六大主导产业布局日渐明朗,海螺水泥、东方造船等多家知名企业发展迅速,安庆华能核电等重大前期项目顺利推进。在产业布局上,现已形成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发展协调、带动有力的“一区六园”与“两点(县城、横埠)、两线(沿江产业带、沿路工业走廊)”产业空间新格局,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造船、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基础不断加固,规模不断扩大。

  俯瞰全省,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像无为县,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创新开展“招行引资”,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金融办,把全省的十多家股份制银行请进无为,进而给落户无为的企业放贷。由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备大项目建设的金融承载能力。这不仅改善了金融环境,也逐步形成立体化的金融生态体系,既使落户企业受益,也为承接转移保驾护航。去年,该县实现GDP220亿元,同比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213亿元,增长39.8%。

蒲城大郑 发表于 2011-5-18 17:58:02

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

vip2148 发表于 2011-5-18 20:33:28

希望枞阳发展的越来越好··

言语者 发表于 2011-5-19 06:08:16

‘招商引资’------枞阳县政府这几年切实的做了大量工作,出了不少成果。再接再厉!

雄起阳哥 发表于 2011-5-29 10:14:37

只要官员行之有效 枞阳是有希望的 只可惜大部分官员水平太差 思想落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日报:枞阳“软环境”引来“金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