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十二五”发展蓝图之一
坚定工业强县战略 推进新型工业化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枞阳“争先安庆,崛起皖江”的黄金发展期就此拉开了序幕。枞阳的“十二五”之路怎么走?请看县发改委有关同志就我县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解读(共五期)。关键词:工业强县
战略背景:“十一五”第二产业上升11.6个百分点
推进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我县“十一五”末人均GDP为1644元,处于工业化中期,距离小康目标还有近一半路程要走。从“十一五”发展实际看,三次产业比中,第二产业上升了11.6个百分点,表明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的战略方向是客观、正确的,未来的工业走势是旺盛、向好的,延续“十一五”提出的“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之路”的战略思路是清晰、坚定的。
县委、县政府提出“富民强县”是“十二五”的主题,而富民强县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GDP和财政收入双翻番”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推动力在工业、落脚点在工业。“十二五”是我省实施皖江城市带规划的大发展期,承接产业转移是主旋律、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主方向。
战略目标:规模上工业产值500亿元
到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创建省级以上品牌产品20个,培育上市企业1-2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30家;形成年产值40亿元的纺织产业集群、80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60亿元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和70亿元的造船产业集群。
战略任务:三大园区、四大集群、六大主导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是我县“十二五”期间的主战略,承接平台建设则是经济建设的主抓手、招商引资的主阵地。我县将对枞阳经济开发区进行进一步扩园。横埠经济开发区升级工作已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完成省专家评审等待省政府批复。该园区将是我县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承接平台,承担着我县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集群聚集的职责。老洲集中区建设将成为我县“十二五”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极,它主要在探索园区市场化运作、推行自主创新和创新体制机制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已与国骅集团达成合作框架协议。
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县“十二五”顺应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产业集群建设将是我县实现经济“双翻番”的新视角:在培育和扩大品牌生产上下功夫,打造皖江城市带重要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在坚持整车发展和零部件升级上下功夫,打造皖江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在精深加工和品牌营销上下功夫,打造沿江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在推进现代造船模式上下功夫,打造800里皖江乃至万里长江上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
未来五年我县的产业格局基本是纺织服装产业、汽车零配件及机械制造产业、新型建材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采掘业和造船业等六大主导产业相互支撑、整体迸发。
实施保障:项目是“工业强县”的落脚点
县发改委主任张炳应:项目是推动发展和变化的抓手,GDP和财政收入实现翻一番,都要体现到项目上。县发改委多年来一直坚持项目至上,结合“十一五”省市项目对接会上提出的相关重大项目,“十二五”开局年我县共谋划项目53个,其中工业园区及重大项目10余个,特别是对国家“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提出了一些好的思路,如新兴产业园区建设、风电开发项目、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等。 (刘静) 工业强县 工业发展关键要选好项目.要有可持续发展性.现在的东方造船情况就不妙。 好的想法,需要实现,加油,让枞阳富起来 工业强县!更重要要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