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胜 发表于 2011-4-18 18:33:41

窃贼,勿觊觎吾中华疆土

窃贼,勿觊觎吾中华疆土枞阳县钱铺乡黄山小学 蒋永胜泱泱华夏图,
怎让贼人污。
狂妄无知辈,
必遭天下诛。[平起平收平韵格][上平七虞]

苍茫 发表于 2011-4-18 21:59:50

贼人具体的指哪个国家或者是哪一集体的人

曹操 发表于 2011-4-18 22:49:23

我想有时候可以不必完全明白诗的意思,也不能透彻的解释,不然,大概就等于杀了诗歌!


借用,可别说剽窃

苍茫 发表于 2011-4-18 23:06:56

引用第2楼曹操于2011-04-18 22:49发表的:
我想有时候可以不必完全明白诗的意思,也不能透彻的解释,不然,大概就等于杀了诗歌!


借用,可别说剽窃 images/back.gif



诗贵在情感和意境诗的高度也是情感和意境的高度 这两高度决定着写诗的水平 就这方面不好衡量与绝对衡量 但是诗的主体对象须绝对分明与清楚

楼主的诗很好 或许是主要表达情感 太出离愤怒 看客念念不忘 关心此事 写的很成功

曹操 发表于 2011-4-18 23:16:31

回 3楼(苍茫) 的帖子

这说到专业了,咱可就不行了。
不过可看出您是在表扬了,那肯定是这诗真的还可以了。

曹操 发表于 2011-4-18 23:19:07

楼主诗作很多,大多评价是很精彩的。
但若能在每首诗作后写段诗解就好了。

苍茫 发表于 2011-4-18 23:24:25

可以不必完全明白诗的意思,也不能透彻的解释,不然,大概就等于杀了诗歌

说这句话的人 只是随谈而已吧 应该是没有认真考虑情形下我想了下 为此话而悲伤


不必完全明白诗的意思   那不就是要求人家看不懂 人家都看不懂 说明诗的内容就有问题 又谈何写诗呢

也不能透彻的解释 只有作者在不能彻底解释自己作品情况下 读者才会不能彻底的解释 如果说连自己都不够彻底 又谈何写诗呢 如何动笔呢

蒋永胜 发表于 2011-4-19 07:19:56

XGR的DZ了还不死心,DYD事件激怒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
卫我中华!
卫我东海明珠!
卫我DYD!

蒲城大郑 发表于 2011-4-19 08:05:32

DYD事件激怒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

鸟人 发表于 2011-4-19 17:54:24

楼主的诗词很专业,我是望尘莫及的,断翅飞过

蒋永胜 发表于 2011-4-20 07:30:56

欢迎大家加民间保钓行动!

宜城之子 发表于 2011-4-20 08:45:38

回 6楼(苍茫) 的帖子

如果达芬奇留下对蒙拉丽莎的解析稿,那么她就可能不会被珍藏在卢浮宫供世人瞻仰并对其作各种猜测了,维拉斯也同样如此,端康成就认为维拉斯给人以美的感受,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她失去了双臂,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艺术就贵在想象吧,一首诗在作者心中表达这种情怀,在读者心中可以表达另一种情怀(当然如果他们的感受偏离太大了说明就有问题了),如果诗人详详细细的给诗解析了一番,那岂不是剥夺了读者想象的权利。你认为文学应该彰显真的一面,但文学同时也是表达善和美的。文学,不等于科学,不必较真。
希望能和您做个朋友,我反对你的意见,但我期待和您做朋友,因为你是思想者!。。。谢谢。

磬苑1460 发表于 2011-4-21 22:36:06

胆敢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寒风 发表于 2011-4-21 23:22:53

楼主的诗歌我基本拜读,唯独此一篇,我不敢恭维。我作不来诗歌,以下全当妄评:
1、题目很书生气,尤其用了那两个比较生僻的字。而诗正文则比较“打油”直白。即使诗作比较文言,这样的标题还是不行。让人感觉孔二骂人用的语句,不像骂人,倒更像委屈之后的作不出声的嘟喃。
2、古代行文讲究一个气。读罢诗歌,如梗在喉,并不酣畅。作者不太会骂人。
3、对于日本,就DYD用窃贼是不合适的,应该是强盗。任何时候,日本表现得并不像窃贼。他是赤裸裸的侵略,毫不含糊。我想作者再用这种语气骂人,显然让人联想亡国。

蒋永胜 发表于 2011-4-22 07:02:09

回 13楼(寒风) 的帖子

保钓,民间行动热烈,官方韬光养晦,我等书生虽骂亦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窃贼,勿觊觎吾中华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