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 发表于 2007-7-21 20:27:31

人民时评:拿什么拯救中国足球?

说足球,笔者是外行。但是对于足球的喜爱、对于中国足球的“恨铁不成钢”,却与球迷有着共同的感受。国家队在亚洲杯小组赛上惨遭淘汰后,再去争论技战术、教练的排兵布局、体能的强弱等等,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讽刺、挖苦、痛骂,也不过是发泄而已。那么还有什么锦囊妙计能够拯救中国的足球呢?我想,说句不算内行的话,还是应该把体育的乐趣还给青少年、还给老百姓。

  足球,被赋予了它太多的责任。一球兴似乎就是国运兴;一球败,似乎就是丢了国人的脸。球队成了国家的形象,球员成了民族的代言人。拿句别人说过的话,这真是一个不能承受的重!

  人类进入到现代社会,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管体育的,如果继续把比赛单纯看作“国家的荣誉”,或者把公民在体育上的税赋作为自己的“政绩”,那么,体育依旧是说不清、摆不明的黑洞。如果普通公民继续把比赛单纯看作“国家荣誉”、“民族振兴的标志”,也会有摆脱不了的烦恼,因为任何国家不可能在所有的体育项目上得第一,也不可能永远是第一。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奥运会或其他大型比赛中拿不到几块金牌,比如加拿大,但是,人家的公共体育设施十分齐全,青少年想踢个球、投个篮,方便极了。而我们的许多城市,体育设施却极为稀少,青少年没有地方玩球,只好冒险到马路上去踢几脚,害得过路司机吓出一身冷汗。设备好的体育场,一般是不会向老百姓开放的,除了几支被称为三流四流的专业队在那里比划外,其他时间只有空叹蹉跎。足球,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却不能为大家提供必要的条件。几支老也出不了线的国家队一次次吊起球迷的胃口,却难以为足球的普及做出一点贡献。对足球这个项目而言,是要做能拿金牌的体育强国,还是要做拿不到金牌却让大多数人都能参与的体育大国?我看老百姓是心知肚明的。

  有人把体育分成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从理论上说,这也许没有错。但是,考虑到我们的国情,考虑到我们广大的老百姓缺乏体育锻炼的场所,我们的青少年缺乏踢足球的运动场,我们还需要多同情、多倾斜、多关心、多重视与群众身体健康和心情愉悦的大众体育。比如把类似体育场、训练基地这样的场所拿出来,分出一点时间给青少年,让他们也有机会过一把足球的瘾。再比如由国家的专业足球协会出面,组织一些老百姓都能参加的业余足球比赛,夯实中国足球的基础,从中选拔人才。

  体育部门的责任,主要是提高人民体质,让体育大众化、平民化。各类比赛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人的强健。今后,中国的足球即便偶然能得一个什么冠军,但是大多数青少年依旧没有地方踢球,那么领导这个体育部门的官员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甚至应该受到批评。因为,培养少数尖子代替不了体育运动的普及。体育确立了以人为本,体育倾情予青少年,体育摆脱了所有人为的负担和各种高帽子,我们才能骄傲地说,中国的体育是人民的体育,中国是真正的体育大国。青少年的欢乐、老百姓的期望、公众广泛的参与和公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和金牌一样重要!

黑胡子老大爷 发表于 2007-7-21 20:37:57

拿什么拯救中国足球?

拿什么拯救中国足球?

青天剑 发表于 2007-7-21 20:56:30

中国的足球,用“恨铁不成钢”来形容是最合适不过了。

阿水 发表于 2007-7-27 20:12:49

路过,无语。。。。。。。

长江边上 发表于 2009-10-6 23:21:02

总有一天,亚洲称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民时评:拿什么拯救中国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