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总动员 迎战暴风雪
安庆总动员 迎战暴风雪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由Ⅱ级升为Ⅰ级
自1月12日至27日1时,岳西县持续降雪,累计降雪量达53.2毫米,主簿等乡镇最深积雪达64厘米,为该县有气象记录历史以来最大的暴雪。这次长时间降雪造成较大损失,据初步统计,全县受灾人口1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500亩,县乡道无法通车,全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2亿元。
省、市领导对岳西灾情十分牵挂,省委书记王金山、省委秘书长张世平和市委书记韩先聪、市长朱读稳多次询问灾情,并作出重要批示。在暴雪到来之前,岳西县委、县政府通知各乡镇、县直各相关单位认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加强气象预警预报力度,1月26日晚,该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由Ⅱ级升为Ⅰ级,县、乡干部纷纷进村入户组织抗灾救灾,目前全县直接投入抢险救灾资金已达650万元。
面对严重雪情,该县努力做到“五个确保”。
一是确保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县里派出24个救援督查组,乡镇派出182个救援小组,深入村组,组织查灾、救灾工作,及时转移危房户居民111人,确保了倒房户无人员伤亡。公安机关调配警力,对县内不能安全通行的路段,实行24小时交通管制,禁止营运车辆通行。23日,县委、县政府决定全县中小学校提前放寒假,严禁学生在路面积雪或冰冻的情况下,乘坐各种车辆到校和回家。
二是确保交通要道通车。公路、交通等部门自12日以来,每天都安排人员到国省道和重要县乡道,采取铺防滑砂、洒盐等方式除雪。全县各道班实行全天候值班出勤,在重要急弯陡坡处设立了临时警示牌,边沟外侧堆放防滑砂。为保证出山的105国道岳西至潜山段的通行,专门调集铲车推雪,组织1000多名干群上路清雪,并安排专班清理险段。为了确保县内其他交通要道早日畅通,县委、县政府明确要求全县干部职工全部上路扫雪清雪,各乡镇要逐村逐组动员和发动群众清除辖区内主干道路积雪。24日,县指挥部发出了《关于组织全县干群上路清扫积雪的命令》、《关于清运城区主要街道积雪的紧急通知》,两日来,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共发动干部群众35160人次,清扫205千米道路积雪。不通车乡镇由原来的19个减至现在的4个,能通客车的乡镇由1个增至5个。
三是确保灾民基本生活。通过政府救助、乡邻互助、干部相帮等方式,确保受灾群众在自身房屋修复竣工前,有安全、防冻、稳定的栖身之所。县政府对全倒户每户安排500元生活费和2床棉被;对缺粮少油的重灾户,统筹安排粮油救济款。各乡镇共派出200多名干部到五保户、低保户等特殊群众住处,了解其日常生活情况,组织人员帮助清除房舍积雪并配送保暖用品。
四是确保供电供水通讯正常。供电部门对停电区立即派出抢修分队,对停电的毛尖山、河图、天堂三个乡镇部分停电区实施紧急抢修,及时恢复了供电。供水部门组织人员在第一时间抢修破裂水管,保证了正常供水;对居民共用水管上冻较重的,还采取换管、加套防冻棉等措施消冻防冻。安排专班巡查,及时检修通讯线路设备,确保通讯正常。
五是确保社会稳定。县政法机关加强了社会面监控,积极摸排治安隐患,搞好源头预防,保持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县直有关部门加强了市场监测,及时组织货源,保障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正常供应;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粮、油、肉、蛋、蔬菜、液化气等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实行调价备案制度,确保了全县物价稳定。
枞阳:成立防雪救灾四个工作组
自元月12日以来,枞阳县出现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过程,持续出现大雪、冷冻天气,导致交通大范围受阻、农副产品供应紧张,农房倒塌损坏,农作物受冻害,供水、电力、通讯等设施严重受损,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据救灾部门统计,截止26日,全县受灾人口31万人,农作物受害面积31万亩,倒塌房屋469间,损坏房屋1100间,经济损失达5500万元。针对不断发展的灾情,该县迅即启动了自然灾害Ⅱ级应急预案。1月27日下午,枞阳县防雪救灾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对全县防雪救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县政府成立防雪救灾指挥部,从民政、农业、财政、监察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防雪救灾四个工作组,深入救灾一线,指导督促全县救灾工作。各部门、各乡镇也要按规定程序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灾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同时,确保重点,确保安全,坚持生活第一的原则,做好防雪救灾工作。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及时派出人员核实灾情,抓紧摸清需救助困难群众的底数、掌握受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真实情况;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县气象局要加强分析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及时做好强降雪天气过程的预测、预报、预警工作,特别做好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加强救灾值班工作,各乡镇、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救灾值班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要妥善安排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以最快速度将冬令救灾款物和雪灾应急款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切实解决好受灾群众急需的口粮、衣被、燃料等生活必需品,救助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不丢一户、不落一人;公安、交通部门努力维护交通运输安全畅通,组织加强对事故易发路段的巡逻、科学运用封路、间断放行、车辆分流、除雪除冰防滑等措施,尽力减少雨雪冰冻对公路交通的影响,全力保障道路的安全畅通,全力做好旅客疏导工作。县乡农业部门派出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灾区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帮助群众做好牲畜防冻防病、在地作物防冻害等工作,减少或避免低温和风雪带来的损失。
怀宁:紧急转移受灾人口
1月28日上午,从怀宁县生产救灾办公室传出消息,连续半个月的强降雪天气,已经给该县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700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为4100万元。据了解,该县目前受灾人口4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3600人,其中投亲靠友2600人,借住房屋1000人;洪铺、江镇、雷埠、公岭4个乡镇38个村交通中断,公岭镇1个村供电中断;倒塌房屋324间,其中倒塌居民住房146户308间,损坏房屋921间;14家企业4000多平方米钢构厂房被积雪压塌,机器被砸坏。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3.4万亩,绝收面积2.1万亩,冻死耕牛1头,冻死生猪42头,家禽720只。
为最大程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该县已先后两次下发了关于做好防雪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县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立即行动,深入灾区一线核实灾情,摸清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相关部门要以最快速度将救灾款物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做到不丢一户,不落一人。眼下,他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安排倒房户的食宿问题,及时转移居住在有安全隐患的老旧房中的群众,确保不出现人员伤亡。 好可怕哦今年我国夏天的时候抗洪 冬天了还要抵抗暴风雪 一年里发生的事还真多啊
桐城市:10 万干群进入实战状态
连日来,持续出现的雨雪天气造成桐城的灾情日益加重,特别是25日至28日新一轮的冻雨和暴雪袭击桐城市,到28日8时,该市降雪平均达到21厘米,部分山区达到70厘米。造成全市镇、村交通基本中断,新渡、黄甲等镇供电线路和变压器冻坏,致使供电中断。灾情发生后,桐城市政府及时启动桐城市救灾工作应急预案Ⅱ级响应,全市各部门单位紧急行动起来,层层落实救灾工作责任制,深入灾区一线核实灾情,摸清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该市民政部门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及时报告灾情和救灾情况,以最快速度将救灾款物和雪灾应急款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切实解决好受灾群众急需的口粮、衣被、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特别是对倒房户居民,及时做好救灾款物的发放,安排好他们的食宿,确保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该市交通、公路部门把保证运输安全畅通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启动恶劣天气交通安全应急预案,安排足够的运输工具和人员,狠抓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截止目前,全市已下拨救灾款200万元,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259人,道路撒盐325吨,调用砂石3500多立方米,草袋3万余条,出动医疗车辆120余台次,警车350余车次,全市共出动警力1400余人次,市、镇(街道)干部职工到一线救灾7269人次,全市1 0万干群已进入实战状态,实现了人员、经费、物资三到位。
在强化救灾工作责任制上,该市坚持群众第一、安全第一、生活第一的原则。涉及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的建设、电力、通信等部门和单位全力搞好管道设备的抢修和养护,保证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正常运转。商贸等部门组织好粮油、肉、蛋、菜、奶等市场供应工作,及时组织货源,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和稳定市场供应,以确保人民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太湖:确保学生平安返家
此次雪灾给太湖县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7500万元。特别是县内的15个乡镇375所中小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雪灾损失,山区学校更为严重。据统计,到27日为止,各学校因雪灾倒塌房屋76间,一些学校的用水设施也遭到了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285万元。尤其是此次雪灾正值学校放假之时,学生返家的安全问题成为了当地党委、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头等大事。目前,除仍有30名学生因雪灾滞留在校并已得到妥善安置外,全县2.5万名高中学生都已平安返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