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客 发表于 2011-2-16 12:54:26

难忘春节二三事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

  春节期间,回到故乡省亲八天,临走时,忽然有种头天到家第二天就离家的错觉,欢聚的日子总显得非常短暂。坐在返程的车上,心头却荡漾着亲友熨帖的关怀与深爱,久久不曾淡忘。


过年的新风尚
  每到年关,网络报刊常有这样的议题:“‘年夜饭’到谁家吃?”在我国,“年夜饭”是万家团圆的重要时刻,忙碌一年的儿女都渴望回家看望父母尽尽孝道,可现实是独生子女成立的小家庭苦于分身乏术常常顾此失彼。去年春节,妻子随我回家探亲,她父母在家颇感孤单。今年,在我父母的盛情邀请下,岳父岳母愉快地答应和我们一起回家过年。消息不胫而走,年前请假之时,我向领导说明情况恳请理解,参谋长的话令人鼓舞:“岳父岳母跟你回家过年,那说明你们感情深!”巧的是,驻沪某部担任舰长的表叔也是与其岳父岳母一大家子回家探亲过年的,某非这已成了已婚军人回家过年的新风尚?

  除夕之夜,燃放“开门炮”是故乡的传统节目,寄托着百姓希冀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我家历年来由父亲执掌燃放大权。今年的除夕,依旧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不同的是父亲和岳父两人谈得投机喝得尽兴直至倒床即鼾声大作。到点了,燃放“开门炮”的重任移交给我,或许,这也是父亲下意识的禅让吧。

吃了舒婷的醋
  从中学时代起,我就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将平日看到的一些名言警句、优美篇章等摘抄到笔记本上,经常翻一翻、读一读,既陶冶情操又算一种学习积累吧,陆陆续续地抄了十来本。估计很多文科生都有这样的经历,那时候,我们班里爱好文学的男生女生大多有此一癖。此外,我们还把自己或者别的同学原创的“佳作”摘录进去,以资相互学习相互激励。

  话说正月初四上午,忙里偷闲,我站在书桌前整理翻看一摞陈年笔记本,偶尔读到一两段经典语句,嘴角无意中还浮起会心的微笑。说时迟,那时快,不知何时什么风把妻子吹到我身边,她狐疑地观察到我嘴角浮起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起一本笔记本开始审问:“呔!这是谁?吴海燕。她写的《渡船》怎么抄你本子上?你是不是暗恋过人家?”我大呼冤枉,赶忙解释当年都是同学之间手抄习作很正常很普遍。妻子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又翻一页,责问:“汪丽慧?怎么又是女同学的?”我无奈地重复解释都是同学都是普通同学。审讯的攻势更加猛烈。妻子那双鹰的眼睛扫描到一首情诗《致橡树》,厉声喝问:“舒婷?!这你该怎么解释?你们是不是中学时好过?”我夺过笔记本一看,愕然,大笑。刚刚排山倒海展开凌厉攻势的妻子幡然醒悟,我们俩笑作一团,舒婷是我中学恋人?!这个醋吃得太浓烈了。哈哈,无招胜有招。

鸡蛋、炒米及辣酱
  记忆中,父亲生性豪爽仗义,脾气急躁易怒,喜好交朋结友,年轻时忙于奔波对家庭琐事从来不闻不问,用母亲的话就是属于油瓶倒了都不扶的。这几年,父亲似乎锐气顿减苍老了不少。以前动辄邀三五知己欢饮达旦,现在作息时间极其规律注重锻炼身体;以前厨房里的油盐酱醋茶不知所踪,现在早饭基本上亲自掌勺;以前过年节庆采买礼品从不过问,现在年货操办分门别类井然有序。这不,今年春节我们带回来的年货都是他一手办妥的。

  临上车时,我们一件件往车厢里搬运行李,发现两个捆扎严密的鞋盒上赫然写着“内有鸡蛋,轻放”的字样。一问,才知道是父亲特意请朋友从农村一户一户收购的土鸡蛋,细心地装箱成盒。另有一只红色塑料袋里整齐地码着几袋家乡特产炒米,还有两瓶自家腌制的芝麻黄豆辣酱,只见辣酱瓶口也写着“止于2011年7月21日”的使用日期。少时的我,功课学习全凭自觉。每及考试,母亲敦促得着急,就怪父亲不关心孩子学习,父亲朗声一笑,只提出一条要求:“没事,考个‘鸭蛋’回来给我下酒!”而如今,他竟细心到计算出辣酱的有效日期,还亲手标注提醒。从“漠不关心”式的“放心”到细致入微的“担心”,父亲额头的皱纹平添几许?

青天剑 发表于 2011-2-16 13:08:45

母爱如水而大于天,父爱如山而细于发!

祝楼主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鸟人 发表于 2011-2-16 13:14:42

很伟大的父亲。

若水清清 发表于 2011-2-16 13:54:03

确实难忘!楼主的好文采也让人难忘

钱钱 发表于 2011-2-16 13:55:33

最后一段让我好感动,内有鸡蛋,轻放。“止于2011年7月21日”的使用日期。
父亲其实也很伟大

凝雨 发表于 2011-2-16 14:39:46

莫名的悸动!

彩云朵朵 发表于 2011-2-16 14:40:28

驻沪某部担任舰长的表叔??
藕山镇人?
我登上过这支军舰

老顽童 发表于 2011-2-16 14:42:29

真实的生活点滴记录!
值得回味。

蒲城大郑 发表于 2011-2-16 14:52:22

常回家看看

伟昊 发表于 2011-2-16 17:34:03

看了
感动中

古柏 发表于 2011-2-16 18:50:32

引用第3楼若水清清于2011-02-16 13:54发表的:
确实难忘!楼主的好文采也让人难忘 images/back.gif

何休 发表于 2011-2-16 19:09:25

初看这个标题就很亲切,跟枞阳二三事同名呢!给最可爱的人敬礼!军人身上担负的责任很多,家是我们的家,国是我们的国,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爱。从小我们都在父母爱的呵护中成长。现在儿女已经长大,唯有父母的安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祝天下的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陌路净尘 发表于 2011-2-16 19:12:10

感动   感动   从“漠不关心”式的“放心”到细致入微的“担心”,父亲额头的皱纹平添几许

阡陌 发表于 2011-2-16 19:30:00

平淡的文字,真实的感情,细细读来,终理解何谓平淡的幸福

胡杨 发表于 2011-2-16 20:20:20

生活的点滴都是爱的体现,真爱无言,感动你我。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难忘春节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