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崇高与渺小-----地震后的沉思
-----地震后的沉思就在今天,中午的十二点零七分,枞阳发生了4.8级的地震。当时,我已下线,但还没有起床,坐在床上靠着床头埂。只听一声巨响,整个房间摇晃起来,像两个人在推搡,你推我一把,我耸你一下,有两个多来回。感觉不好,立即起身,一边呼叫着妻子;妻子也有感觉,也在大声呼我。
“地震了!”这是我们共同的感受。我们立即穿戴好,有点慌张样下楼到了院子里。
这时院子里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嘈杂声音此起彼伏,又不约而同涌出了院子,来到门前的水泥路上。天空飘着雪花,不大,不时落到人们的身上、头发上,钻进颈脖里。树窠里、屋檐下、大路上,三三两两,三五成群,有老人,有孩子,有抱着怀里的婴儿;有人在打手机,不时发布着信息,信号似乎不正常,一会儿通,不会儿不通;有人还穿着睡裤,裹上大衣就出来了;也有人拎着装满衣的包,像是视上逃荒样,在寒风中茫茫然的站立着……有人在抱怨着,为什么没有人提醒?
信息传输还是很快的,马上搞清了什么回事,是安庆有震感,合肥有震感,枞阳有震感,怀宁有震感,并且确定怀宁县震源。望江、马鞍山等都没有震感。又有人接到电话,并大声发布,半小时后还有一次地震。有人推测,汶川的地震,先还是小震,两小时后才出现了破坏性的较大地震。
风在刮着,雪在飘着,寒冷在考验着人们的耐心。有个别人回家了,取了东西。大多数在坚守着,仿佛是等着第二次地震的尘埃落定。
我稍稍回过神来,给一个朋友打了电话,又一个朋友发了短信,提醒注意。还给亲戚打了一通电话,报告了消息,也接到一些问候的电话、短信。
别小看这几个字的短信和几句话的电话,那是一种人性,那是一种温情,那是一种关怀。人类得以繁衍生息,进步发展,是离不开这种人性的关怀和温情。这便是人类的崇高之处。
之后,又赶到老母亲那儿。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已经头发花白。倒是很坦然,说到地震,老人家毫不惊讶。她说,自建国以来,在枞阳发生的这类地震,这是第四次,五四年大水那年一次,震得窗户上玻璃响;六几年一次,家中的碗橱意外的发出碗碟的碰撞声,七几年还有一次,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对于这次,母亲说无所谓了,八十多岁了,再活也是负担了。老大打电话来,要她注意,要晚上也和老大夫妇呆有车子里。母亲说,不去,是祸,终归是躲不过的。
母亲如此的沉稳,我有些意外,似乎生死,对于母亲不是要考虑的问题。想起老人家曾经的叮嘱,人死了就了了,土埋很凄惶,火葬,但要烧过性。
生死真是一种宿命吗?用不着我们去计较吗?
虽然说面对大自然,人类显得十分的渺小,但,我还是要说,人类如果真正团结起来了,互相关爱,完全有可能战胜大自然的野蛮和愚蠢的。
附注:关于四次地震,未查资料核实,算是一面之词,待核实后再作修改。
2011-1-19下午
大自然真要发出狂怒的刹那,人类还真避无可避。团结只能是灾难余威以后的事。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何其渺小! 小岛上一点感觉也没有 希望有新的星球供人类生存 引用第3楼老成于2011-01-19 19:06发表的:
小岛上一点感觉也没有 images/back.gif
肯定是你酒喝多子,地震都不晓得。 这一震或将引发蝴蝶效应~~~~~~ 肯定是你酒喝多子,地震都不晓得。 珍爱生命 在自然面前,只有上帝在微笑! 人定不能胜天! 小震不用跑 大震跑不了! 大限到了是跑不了的,但可以防,造防120级台风的防180级地震的建筑,就无恙而OK的。
人与人的差别权与权的差别总还是有的啊!! 阿弥陀佛,但愿只是虚惊一场 人类的渺小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