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你 发表于 2011-1-7 12:32:48

枞阳承接产业转移的“后发优势”

  【导语】:打开中国地图,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六省作为中部区域,09年创造了全国19.3%的GDP,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腹地和人口大区。站在“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汇点上,中部如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拓展更广阔的空间?让我们跟随记者深入中部地区,一起去看看中部的崛起之路。

  【解说】:在安徽省枞阳县东方造船厂里,两艘即将完工的8000吨级散装货轮静立于码头边,工人们正忙着最后的检测。这个两年前从江苏南京转移过来的造船厂,如今已在枞阳县焕发出新的生机。根据造船厂管理人员介绍,目前东方造船厂无论是在船体功能设计还是节能技术方面都属于国内领先水平。

  对于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枞阳县县长何谦介绍,枞阳有18公里的长江深水岸线,这为引进技术和资金实力雄厚的造船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

  【同期】:安徽省枞阳县县长何谦

  我们给予比较大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客商到这里来进行投资。这里发展的平台很大,只是我们是后发地区,但是我们有后发优势。首先就是资源方面,其次就是劳动力方面。应该说,这是我们相对落后地区的优势。

  【解说】:而群众担忧的是否引进工业项目就可能产生的污染问题,枞阳县县委书记汪恕东表示,一定会严把质量与环境关。

  【同期】:安徽省枞阳县县委书记汪恕东

  招商引资更注重大项目,注重质量和效益。对有污染的,坚决不落户。每一个项目进来都要先进行环评,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的条件来考虑,环境不达标我们不落户。

  【解说】:对于工业项目争相落户中部地区,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程必定介绍,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工业发展是拉动中部崛起最必要的手段。

  【同期】: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程必定

  06年之后,中部工业在全国地位也上升了。05年17.5%,09年19.5%,已经提升两个百分点。工业崛起就是要采取新的办法,要创新,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方式的创新、体制上创新、政治上创新。

  【解说】:当东部地区的生产要素供给日益趋紧时,中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较强的生态承载能力,愈加显出后发优势。也因此,承接东部地区乃至国际的转移产业,成为近年来中部各省争相主打的“发展牌”。

  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联合利华,也从2002年开始逐步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工厂迁移到安徽合肥市,据工厂负责人介绍,主要是看中了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劳动力优势。程必定表示,如何将中部的资源转化为资产,再转化成资本,是目前中部地区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同期】: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程必定

  中部是全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不管是自然资源、人文资源都是丰富的。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资源如何开发。首先是要发现资源,认识资源的价值,必须是经济发展的资源;第二个是资源转化为资产;第三个是把资产转化为资本,可以增值的资本。这三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解说】:承接转移产业,无疑是中部地区加速工业化、促进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但在强烈的发展冲动下,中部地区也存在产业承接无序无度、地区间恶性竞争等问题。

  以光伏产业为例,不少市县将光伏产业作为“十二五”重点发展产业。热火朝天的开发背后,不仅有过剩的风险,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也给当地的环境承载等带来严重挑战。如何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培育可持续崛起能力,可能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部地区在着力谋发展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杨牧、周密、白冰、潘晓菁、枞阳县电视台谢正平北京综合报道。

何休 发表于 2011-1-7 13:31:58

安徽承接看皖江,皖江承接看枞阳。

蒲城大郑 发表于 2011-1-7 17:34:50

枞阳,雄起。

风清扬 发表于 2011-1-7 18:48:18

引用第1楼何休于2011-01-07 13:31发表的:
安徽承接看皖江,皖江承接看枞阳。 images/back.gif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枞阳承接产业转移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