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胜 发表于 2010-11-21 21:36:08

一个贫困家庭的辛酸岁月(作者钱铺乡的)

      1987年,我7岁,妹妹5岁,10月,我父亲因病过世了,走完了他不满40年的痛苦人生。我爷爷过世早,父亲16岁就担负起抚养两个弟弟的重担,过早的超负荷体力劳动,使父亲变得又矮又黑。有一年,父亲被生产队安排去兴修圩埂,家里穷,父亲三九天还是赤脚挑泥。就在那时,父亲感染了可怕的吸血虫,因未得到医治,最终患上了肝腹水。可怜的母亲带着我和妹妹过了第一个没父亲的冰冷的1988年的春节。我和妹妹的流泪童年开始了。
      1988年夏,又是种粮农民缴粮的季节。那时包产到户时间短,农民缺技术缺资金,粮食亩产量低,年年闹春荒。我家的境况自不必说了,靠亲戚邻居施舍度日。收粮队来到我家,残暴的“二大金刚”——钱安、田福将母亲拖在一边,将父亲留下的几口破缸搜了好几遍,当然是无果而终,最后他们决定抓走我家仅有的两只母鸡——充作缴粮款。母亲的精神早已崩溃,一直低着头麻木地站在那里。我和妹妹远远地躲着,偷偷地看着妈妈。我们知道,没有了下蛋的鸡,就没有了买盐的钱,就没有了 上学的钱......
      1988年秋,又是孩子们入学读书的季节。母亲想送我去上学,可是没钱交学费。那时候大家都穷,左邻右舍一碗饭,几件旧衣服能给得起,给钱实在是没有。母亲借不到钱,只得天天向学校跑,可怜话伤心话不知说了多少,哪一天不是流着泪回来。就这样母亲跑了5天。第6天,校长松口了,同意以柴抵学费,每担5元。就这样我入学了。后来我妹妹也这样入学了。我家至今还保留着母亲当年用的扁担。是呀,这根扁担挑起了八十年代农村两个失去父亲孩子的希望!这根扁担和这根扁担的故事会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要世世代代记住,曾经有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扁担创造了奇迹。
       1996年6月,我要参加中考了,母亲说:“考师范吧,当老师,毕业回来教那些穷人孩子!”我考入师范没问题,母亲却犯难了,她必须做出艰难的决定:儿子读师范,女儿辍学打工。我想过放弃,可又不忍心让母亲失望,我知道后果,放弃会摧毁母亲。就这样我十分矛盾地走进了考场。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八月份我收到安庆师范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而妹妹远赴浙江,跟舅舅做了油漆工。我多希望我当年考试发挥失常,我多希望我当年学习成绩差一点,我希望......这样今天站在讲台上就不是我而是我妹妹了,母亲也不用自责内疚一辈子。

古柏 发表于 2010-11-21 21:43:41

真的挺辛酸的。时代的赠予吧,也是财富!

无名指上戒痕 发表于 2010-11-21 21:46:27

想提醒下LZ 将文中的那两个人名最好用化名
毕竟这两人至今还健在

老顽童 发表于 2010-11-21 21:58:20

回 2楼(无名指上戒痕) 的帖子

如果确有其事,加上健在更无须化名。

何休 发表于 2010-11-22 07:09:20

贫穷的岁月,造就不屈的人生。

风清扬 发表于 2010-11-22 08:18:58

艰辛岁月,铸就丰富人生。

蒲城大郑 发表于 2010-11-22 08:30:28

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

老成 发表于 2010-11-22 10:02:34

看到这篇文章,此刻我的眼中有泪珠在打转。

回忆人生 发表于 2010-11-24 23:29:35

挫折的少年人生会给楼主一份心酸的回忆,但相信你的人生会越挫越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贫困家庭的辛酸岁月(作者钱铺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