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之美,依依东流水
宋词之美,依依东流水邂逅宋词,便有夏夜赏月之乐。“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东坡匠心独具,慧质灵心,不知不觉便触动了心底那最脆弱的情殇。沉意未消,霏雨忽至。朦朦月色之下,多愁善感的才子闲步雨雾之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才华横溢,温意凄婉。
试问,那缠绵的青丝,那如梦的笑颜,可否在醉梦中寻回?抑或如王安石之子王雱独卧病榻,凝望窗外的满园春色,追忆旧妻。“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语,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世人都说,回忆是美好的,哪里知道,美好的回忆,最令人心碎。
寒蝉作罢,梦也休休,来到吹角连营,本欲追寻韩世忠在黄天荡的怒吼,忽闻商女怨歌:“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风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我轻抚严蕊的花容,清澈的双眸隐含了多少的幽怨?纵使你身为营妓,地位卑贱;纵使你色艺俱馨,遭人诬陷。横溢的才情,正直的品性,都让你成为我心中当之无愧的女神。一滴泪珠滑过,洒落在你醉人的容颜。“沙暖睡鸳鸯,春风花草香。”
让我替你拭去委屈的泪水。当林花谢了春红,绿丝惊扰了燕的梦乡,与你泛舟湖上,听沙洲白鹭在温情吟唱。即使秋风褪去了鸣蝉的衣裳,也要陪你看银装素裹的雕廊画舫。
词的长短句,听来有如珠落玉盘。作词不在于是不是优美词语的堆砌,首要的是看意境,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对于诗词,我涉猎很少,只是偶尔闲暇时读上一两首,看了你发的帖子,感觉你应该在这方面很有研究,真诚期待你写出更多更美的诗词。 宋词大多都是以情,景为烘托,意境优美!漫步诗坛,唐诗固然华美,一如娇艳富贵的牡丹;信步曲坛,元曲固然缠绵,一如柔美烂漫的茉莉;游走词坛,却有一种别样的韵味,空灵,清澈,一如素雅清高的水仙,那样的淡然,如此的脱俗,有着词人们特有的情殇,浑然天成,有着素颜灵动的少女般独特的情怀!
回 1楼(朴素的成) 的帖子
不敢说“研究”二字,只是当做兴趣培养,呵呵,以前打游戏打多了,感觉很是浪费时间。写写文字心情会更好。回 2楼(风清扬) 的帖子
我现在都不会写诗了,拿起笔,都是词的格调。惭愧惭愧回 1楼(朴素的成) 的帖子
其实我的文笔并不是很好,高考作文估计就得了45分,诶。。。。。。见笑了回 3楼(凤山龙吟) 的帖子
写写文字心情会更好,祝你在词的研究上有所建树!回 6楼(笑口常开) 的帖子
呵呵,我是外语专业的,我爸爸希望我的语文学的好,希望我以后从事翻译。 优秀文章 耳目一新............ 欣赏,学习! 把宋词写好的人很少 包括宋朝人也是如此 宋词看多了 总感觉那么娇气 欠缺文字的法度 篇章的法度更紧要的是体现不出高度文学水平 可能是格式与长短句使然
回 12楼(苍茫) 的帖子
听一个朋友说起过,他说词的讲究更多。回 11楼(高峰山人) 的帖子
不敢不敢,大家交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