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13楼(恋曲1998) 的帖子
尽管有类似楼贴PK之嫌,但说的很有道理。1、我们在承认他们是商人的同时,要附加认定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而社会责任感体现在他的行为。对于第一个问题,你没有说清它360为什么开始是流氓软件,商业行为在抢占市场的过程中必须有排他性,但前提不能以损害用户及他们软件利益为基石。对第二个问题,马云解释过他为什么不做新闻类:因为他说把握不住意识形态。腾讯的意识形态貌似正直,但不倒说明他有另一套意识形态支撑,倒掉说明他是自己的掘墓人。
2、腾讯是中国的山寨之王,无数的原创倒在他的铁蹄之下。这很质疑。他凭什么如此霸道,如此顺利的垄断?因为他有用户,而这些用户已经被一种文化所捆绑,这很可怕。如果你不能理解,你不防试想,计划生育,或者房子,这就是捆绑的结果。而现在,它以必须二者选其一的方式挟持用户打杀360,这样的社会责任感何存。
3、中国的软件产业基本处于模仿的起步阶段,腾讯的行为不利于整个市场的发展。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微软,就知道这个事情有多么可怕。
4、客观的来讲,腾讯创造了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几乎毁灭了一个时代。我看过各大论坛的反应,大家的态度明显有一种潜意识的反弹。咒骂腾讯的声音背后,是对QQ造成的社会混乱沉重的反思。我还是强调一点,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只为了二次分配需要的合法纳税。他还应当为此而负起更多的文化责任。
5、一般认识程度来说,360涉及安全领域,大家更关心些,QQ只是交互软件,纯粹是为交流方便的,我们对QQ的依赖程度更强一些。好比,我们对朋友和对边防军一样,前者构成我们的生活,而后者的奉献更为沉默。在中国,做交互软件的少,而做杀毒的多,360能做这么大,有其强大的服务特色和功能,它给人们的印象是温和的。至于道德,我想背后潜藏更深的东西无非是:360的全方位免费,触动了许多人敏感的神经,假如这投资是不知来路的漂白过程,那么用户受益了。这是理念上的胜利,而不是手腕。
6、个人对腾讯的反感是基于其不道德的压迫用户选择。个人对360的好感就是因为它免费提供强大的全方位的电脑防护系统。这本是正常的商业竞争,而此前在腾讯打压一切原创时遇到从未有过的如此对抗,致使了腾讯手腕的残酷。腾讯背后有几家在力挺,360背后也有,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战,而是为互联网的明天。因此,我们要盯住基于用户利益的互联网安全。
假如他腾讯敢于毫无支撑的挟持用户如此于意识形态,我保证他死无葬身之地,这就是阴谋。 360背景:从出生到尸体,360踩在3721尸体上扶摇直上
360的老大和原来的头号流氓软件3721上网助手的老大是一个人
3721,一款普通的软件,现在看来功能没多少,但却不是那么容易卸载,也正是因为3721那种强制性的不可卸载,成就了3721。而不可卸载,正式许多流氓软件的特征。可以说,3721是国内所有流氓软件的祖师。360,一款以清除流氓软件而自我标榜的软件,在业界也是大有来头。表面上,3721和360貌似不可调和,但是当您知道了他们的幕后老板是同一人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心生感慨:原来左手和右手也可以这么玩,还玩得这么精彩! 周鸿祎是靠3721打下江山的。3721是帮助用户用中文上网,当年采用与微软合作等推广方式,在很多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到用户电脑上。后来以1.2亿美元卖给雅虎。
周鸿祎是靠360重出江湖的。360就是把3721这样的流氓软件曝光给用户,征得同意后再把这些软件从电脑上卸掉。3721装的越多,模仿3721的软件越多;对360的需求就越多,360就装得越多。 用户因为3721而对周鸿祎的误解和埋怨越多,他们因为360而对周鸿祎的感激和支持也就越多。以前,3721进驻用户电脑是悄无声息,现在,360进驻用户电脑是敲锣打鼓。 结果都一样,周鸿祎成了。 3721,它显然没落了,但它还有些价值,这就是成就了新的360。就是让用户喜爱360,进驻用户电脑,最终获得商业成功。只不过,以前是阴谋,现在是阳谋;以前是诡计,现在是王道。
手还是那只同样的手,翻过来就朝天,是承载的力量,覆过去就朝地,是打压的力量。手的一翻一覆很容易,不过动静就很大。天翻地覆,从一个世界到了另一个世界。 周鸿祎一手导演的这两个产品,这一伏一起的惊骇转身,可用两个字形容:经典。 3721这具尸曾经辉煌过,成就了周鸿祎早年的江湖地位。
1998年10月,3721公司创立,推出“3721网络实名”,开创中文上网服务。用户在浏览器的导航条直接输入中文,就能直接到达相关网站。这对于不熟悉英文的中国人来说,确实是个实惠功能。 可当年,3721初创,周鸿祎没钱搞宣传教育市场,就想到用浏览器的地址栏插件这种方式来推广。当用户打开某个网页或安装某软件时,这一款“可以帮助网民上网更方便”的3721插件,就自动安装进用户的电脑。此后,当用户在浏览器导航条里输入中文,就能直接到达相关网站。 在其后与CNNIC、百度的地址栏争夺大战中,各家公司为争夺用户电脑,先是互相卸载对方,然后为了不被对方卸载而不断加强自我保护,最后逐渐发展到连用户都难以卸载。
由于3721在这一恶性竞争中最后“成功”胜出,自然成了众矢之的,理所当然地被当做“流氓软件”的最大代表。 这个方式直接促成3721的快速普及。媒体报道,2003年,在全国网民仅有8600万的情况下,3721的装机量超过7000万台。占有率80%以上。 2003年,3721网络实名及其地址栏搜索的使用量高达每日3000万人次,在全国拥有近4000家渠道合作伙伴。2002年销售额达1.4亿人民币。2003年,3721有现金约6000万。
3721的快速成功立刻在业内传开,人人羡慕,也招来众多模仿者,也就是媒体所说的“周鸿祎的徒子徒孙”。 这些所谓“徒子徒孙”多达几百上千家,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进用户电脑,并难以卸载。包括网络猪、8848搜索助手、易趣购物按钮等。 但逐渐,这些“徒子徒孙”开始走向一个极端。其实像3721、易趣购物按钮这样的大公司软件,都对用户有具体而实惠的功能,但后来越来越多的小公司不再提供有实际价值的功能,而只是强行向用户弹出广告、推荐黄色信息、甚至干扰其他软件运行。
久而久之,有了“流氓软件”或者“恶评软件”的说法,指这种“不干正事老搞骚扰”的软件。这些“徒子徒孙”不但不向周鸿祎上供缴税,甚至还成了3721的直接对手。但是网民对这些大大小小的流氓软件的愤怒,账却全算到周鸿祎的头上。这让老周觉得“被扣了屎盆子,很冤枉”。
2003年底,3721作价1.2亿美元卖给雅虎,周鸿祎并出任雅虎中国总裁。2005年7月,周鸿祎离职,3721又被雅虎转手倒卖给阿里巴巴。 如此,3721这块资产对于周鸿祎来说,就成了一具“尸首”,腐朽落后、没有作为。因为:一方面,3721成为他人囊中之物,不再由周鸿祎控制。另一方面,3721虽然更名为雅虎助手,但越发臭名昭著。
从雅虎离职后,周鸿祎之切身痛苦,莫过于如何消除缠在身上的坏名声,还自己一个清白。 好,这里有个一举两得的解决方案。不仅能还己清白,还能奠定基业。
2005年9月,奇虎创立,得到周鸿祎投资。2006年3月,周鸿祎出任奇虎董事长。2006年7月,奇虎推出360安全卫士,专门用于扫描被安装在用户电脑上的一切“恶评”软件,并在用户同意下,将软件卸载。
在其“恶评”软件列表里,就包含前身是3721上网助手的雅虎助手。 这正是中国互联网用户被数以千计的“恶评软件”严重骚扰、不堪忍受的时候,360一推出,立刻赢得用户欢呼。
刚发布仅两个月,就有超过600万网民下载360。每天卸载的恶评软件达100多万,其中每天卸载的雅虎助手就达60万次以上。截至2008年8月,360拥有1.6亿用户,网民覆盖率超过60%,每天活跃用户数超过3000万。在杀毒与安全市场,360短短两年就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个人网络安全软件。
商业上的成功,今天的360与当年的3721如出一辙。都是一个独特和创新的手法高速扩张,进驻用户电脑,获得了用户认可并取得收入。并且,成为众多公司甚至是对手的模仿。这个行业里的领先者,包括瑞星、卡巴斯基、金山以及腾讯,都推出与360类似的产品。 但讲到声誉上的成功,360则完全逆转3721时代的被动。
周鸿祎不惜得罪整个流氓软件产业,“朝过去的自己开火”,斩断与以往“恶评软件”的种种关联,此举反而迎来中国网民的铁杆支持。
在“恶评软件”与360的较量中,网民几乎都一边倒,站到360这一边。 2007年,有数家网站发起“360安全卫士公投活动”。其中一家,有超过9万网民参与投票,其中九成网民都表示支持360“反恶评软件”的行动,更有近2万条网友留言,力挺360。在针对“你是否支持360安全卫士查杀恶意软件”的投票中,99%的网民选择“支持,恶意软件就该杀”,而认为“不支持,应该由官方机构指定软件查杀”的投票者仅为1%。 这态势,跟当年涉及3721的新闻评论90%以上都是攻击的情况,已恍如隔世,有天壤之别。 以造谣、诽谤、抹黑对手的方式打败了雅虎、马云、百度、CINNC(反过来念)等业界赫赫有名的公司;
对外以“天使投资”的伪善面目示人,暗地里却拥有国内最大的论坛枪手公司,数万枪手在一夜之间让对手由天使变成恶魔;
编造“杀毒公司造病毒”、“杀毒软件永久免费”等谎言,企图以杀毒软件的模式让“3721借尸还魂”;
核心团队中不断有人受良心谴责而出走,“流氓教父”周鸿祎已是孤家寡人;
……这就是周鸿祎和他的奇虎360,一位尚未露出真面目的业界枭雄,一个外示忠厚,内藏奸诈的“IT界岳不群”。
1995年,周鸿祎毕业于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获硕士学位;
1998年10月,周鸿祎创立因特国风公司,该公司唯一的产品,就是此后在业界鼎鼎大名的3721中文上网插件。
2002年,3721达到辉煌的顶峰,该插件一年之内侵入了7000万台电脑,年度收入超过1.4亿,纯利润超过6000万。当年的春节晚会上,周鸿祎一掷千金,花了2000万元,把“不管三七二十一,中文上网更容易”这句话像狗皮膏药一样贴的到处都是。
与之对照的是,2002年,马云的阿里巴巴、李彦宏的百度、丁磊的网易等公司还处于破产和盈利的分界线上,即使有盈利,也不过区区数百万,比3721这个流氓插件带来的利润还少了一个数量级。
与之对照的是,2002年的杀毒市场不温不火,整个杀毒行业加起来的纯利润,也不会比3721多多少。
3721这个插件,在技术上也几乎达到了技术上的顶峰,它已经深入到了系统的底层,采用了很多病毒都未必会采用的驱动、变形、反卸载、自我保护、挂钩注入等方式。即使是专业程序员,要想把它彻底卸载,有时也是束手无策。
当时的很多病毒编写者对3721的驱动技术赞赏有加,甚至连白道中赫赫有名的江海客(安天实验室的创始人)也写过一篇专门论述3721插件为什么是病毒的文章。
盛极而衰,在滚滚而来的暴利面前,3721的口碑也被破坏到了顶点,其坏口碑甚至影响到了其同行的品牌。有人甚至把新浪、搜狐这样的业界领袖,也与3721归于一类,都称之为“互联网骗子、互联网流氓”。
更为恶劣的是,3721的赚钱效应带坏了一大批程序员,误导了一大批共享软件。很多共享软件的作者,看到这种恶劣的赚钱手段,也开始照样学习。有的共享软件还直接捆绑了3721插件。每次安装3721之后,都会从周鸿祎那里拿到0.3元到1元不等的报酬。 3721采用病毒技术成功,误导一代程序员
这种“赚块钱”的方式,从思想底层深入影响到了中国软件界的风气,从此再也没有人深入钻研技术,没有人研究用户需求,而是想怎么“插入更多电脑,插入之后让用户卸不掉,从3721那里分更多钱”。
这种“劣币驱逐良币、坏蛋风光好人遭殃”的榜样,使得当时中国互联网界一片乌烟瘴气,群魔乱舞。
3721的成长史,周鸿祎的成功史,就是一部网民的血泪史,也是其它公司的被欺压史。
周鸿祎以病毒技术欺压用户,使其无法卸载;以卑劣手段抹黑、诽谤、谣言等打败对手,时期最擅长的东西。从百度到雅虎,从马云、杨致远到李彦宏,都是周鸿祎的手下败将。
百度和雅虎的结仇,是因为百度有个“百度搜霸”,功能与3721插件类似,提供中文网址功能。因为有了这个,3721动员了媒体,在媒体上指责百度无法卸载;动员了论坛,在论坛上指责百度流氓;给国家有关机构写揭发信,说百度支持某些国家法律不许可的东西,让百度时常无法访问。
现在老周又开始动员媒体了,并且看效果不如人意,自己也赤膊上阵了,嘿嘿,只是没想到,这次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以上回答寒风的第一问题~
回 15楼(寒风) 的帖子
看了寒版这么多字,我依然不明白腾讯的不道德何在~~~~~~~~难道模仿也是不道德??如果真是这样,我不知道谁是道德的~~~~~~~~
如果这不算,那你说的不道德应该指的是那篇声明了,呵呵,先来看看你的原文吧:
“个人对腾讯的反感是基于其不道德的压迫用户选择。”
请教一下,你能准确的说明一下“不道德的压迫用户选择”的这句话里面的不道德和压迫吗?嘿嘿
回 17楼(恋曲1998) 的帖子
学习了。不予以评论。我们是受益者,所以我可以不理他的过去。我的评论基于不了解这些的基础上写的,但我想这并不影响我的观点。
回 19楼(恋曲1998) 的帖子
这个问题可以回复:强拆!
回 21楼(寒风) 的帖子
哈哈~~~~~~~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余臭味,异苔同岑 两大高手也在pk回 23楼(我心依旧) 的帖子
喂,我们很辛苦的耶~买票了没有~奉上茶一杯,继续------
回 25楼(我心依旧) 的帖子
谢了,不过还是要买票的 到目前一张标票都没收到。98收到没有?回 27楼(寒风) 的帖子
哈哈,不怕坦白的告诉你,我已经收到一票了~~~~~~~~~~ 我本俗人,不太关注腾讯做为企业是否还能讲些道德,也不关心360的第一桶金什么颜色。我只不爽:谁让我如此不便!
说到干净,连我在内,谁又真正的干净!!真正的一尘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