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安徽8大气象事件
淮河流域发生大洪水6月30日~7月9日,淮河流域连续出现暴雨、大暴雨,降水量均在300mm以上。最强降水时段出现在7月7日20时~8日20时,沿淮淮北24个市县暴雨、大暴雨,暴雨集中程度和强度均超过了1954、1991和2003年,且集中在淮河干流,导致淮河流域发生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
1951年以来最暖年份
2007年全省平均气温16.9℃,较常年偏高1.4℃,为1951年以来最暖年份,也是连续第11年高于常年。
春季平均气温异常偏高2.0℃,为1951年以来最暖的春季,也是连续第11年高于常年同期;夏、秋两季气温持续偏高。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3.6天,是继2001年以来连续7年多于常年值;冬季平均气温异常偏高1.8℃,为有资料以来仅次于1998~1999冬季的第二个暖冬年。
强对流天气频袭我省
年内我省相继出现大风、冰雹、龙卷等气象灾害。
较重的过程有7月3日16时47分,天长市秦栏镇和仁和集镇出现F1级(33~50米/秒)的强龙卷,造成7人死亡、受伤98人的严重灾害;7月7日下午,肥东县部分乡镇遭龙卷风袭击,造成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0万元;7月24~25日,全省11个县(区)遭受大风、龙卷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灾害,最大风速固镇20.8米/秒;8月2~3日,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其中2日全省有19个县市出现17米/秒以上的雷雨大风。
皖南大别山突发暴雨
7月9~10日,合肥以南21个市县普降暴雨、大暴雨,皖南山区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造成十多人死伤。
7月13~14日,大别山区普降暴雨。强降水引发的山洪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较大人员伤亡。
台风“韦帕”取道安徽
年内有2个热带气旋影响我省。
其中受第13号台风“韦帕”减弱后的热带气旋影响,9月19~20日,我省7个县(市、区)出现了大风、暴雨天气。另外有32个市县出现7级以上大风,桐城、枞阳、巢湖风力达8级以上。大风、暴雨造成农作物倒伏、受涝,部分房屋损坏和倒塌,部分基础设施损毁,经济损失严重。
大雾频发交通受阻
年内全省大雾频繁。
3月25日凌晨,全省大部地区出现大雾,局部地区最低能见度仅50米。大雾导致长江全面禁航、合肥骆岗机场所有进出航班延误,合宁、合芜、芜马、芜宣高速公路和芜湖长江大桥陆续关闭,并引发多起交通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12月18~21日,我省连续4天出现大雾天气,部分地区最低能见度低于50米,雾日持续天数为近年来罕见。
雷击伤亡较为严重
4~8月,全省共发生雷电灾害908起,因雷击造成24人死亡、20人受伤,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较为严重。
其中阜阳、滁州、宣城和池州为雷电灾害重灾区,电器和野外作业人员成主要被袭击目标。
暴风雪袭击大别山
1月15~17日,我省大别山区、沿江和江南山区出现了一次较强的降雪过程,其中岳西县石关乡降雪量达46.8mm,积雪深度达50cm,是该县近20年来最大的一场降雪。
大雪造成全省10个县市成灾,受灾人口99.76万人,因灾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9310万元。降雪还导致芜宣高速公路发生8起交通事故,7人受伤;南陵县境内发生2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2人死亡。 为死去的超度 枞阳这一年天气还好呀 保護地球村是我們每個的義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