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 发表于 2010-8-26 08:54:55

莫问佳人去何方

   前几日看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的一段文字,是王国维对朱唐公案的一次评价,王国维在书中否定了《齐东野语》和《雪舟脞语》关于这件事的记载,他说‘宋人小说,多不足信’,其实只是因为朱熹被王国维视为“圣人”,是以王国维尽信朱熹所言。这样一来,也不免成了一家之言。据《雪舟脞语》中记载:朱熹为浙江提举,与台州知府唐仲友不和,以致互相弹劾申辩,宋孝宗问宰执二人曲直,回答说:“不过是秀才之间争闲气罢了。”唐仲友与官妓严蕊相好,朱熹弹劾唐仲友与严蕊风化之罪,朱熹把严蕊严蕊逮捕治罪。《齐东野语》上记载:唐仲友与陈亮不和,加之唐、陈二人争夺艳妓,情场败北的陈亮向朱熹进谗言,朱熹据之而六次弹劾唐仲友。于是严蕊下狱,朱熹得名,而唐仲友也因有大臣保举而逍遥无事。受苦的只是严蕊,后来,朱熹调往别处,提刑岳霖到台州巡查,严蕊乞求平反,岳霖问她归去哪里,她当场作了一首《卜算子》以作回答,现录如下:卜算子 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是东宫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落满头,莫问奴归处。岳霖无语,笑着将她放了。这其中,朱熹为了政治斗争而欺负毫无权势的弱小女子,真的是不得人心。纵观诸人,让我不由感叹一声:孔孟之下,再无圣人。真的是浪花淘尽了英雄,留下的又能有几人?此公案难有定论,但严蕊值得同情是无疑的,才貌双全的她出身卑微,又无端的卷入政治上的斗争,确实让人无限的同情和叹息!不作评价了。所幸严蕊共留下三首词作,共赏之吧,现将另外两首并录如下: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鹊桥仙 
 
                  严蕊  
   碧梧初坠,桂香才吐,池上水花初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作古今佳话。人间刚到隔年期,怕天上方才隔夜。


恋曲1998 发表于 2010-8-26 09:00:57

不错不错~~有见地~~~

天涯浪子 发表于 2010-8-26 09:21:11


好文章

我心依旧 发表于 2010-8-26 09:21:19

乱世红颜,佳人何方?

枫叶红 发表于 2010-8-26 09:27:28

通今博古之人啊!

胡杨 发表于 2010-8-26 09:29:49

自古女子就是弱小的代言,为多劫的女子悲哀!

老成 发表于 2010-8-26 09:35:26

回 4楼(枫叶红) 的帖子

称不上,只是说说自己的一点小感悟罢了,也我的一家之言。

曹操 发表于 2010-8-26 09:51:11

总是东“宫”主。
不是君字吗

似被前“身”误
似是前缘误了

老成 发表于 2010-8-26 10:03:26

回 7楼(曹操) 的帖子

你说的情况我有一次和一个网友也交流过,可能是我的资料有误,也有可能是流传下的不同的版本。谢谢你的关注。
    我再帖上你说的那个如下
    卜算子

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萍踪侠影 发表于 2010-9-7 20:45:13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好像大多数人看过的都是这个版本!

老成 发表于 2010-9-8 08:29:30

如果别人看到的都是这个版本,那就是我的那个有误了,呵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莫问佳人去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