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画像永流传 钱奕珠
本帖最后由 钱奕珠(桑榆) 于 2024-10-27 11:29 编辑大家画像永流传
钱奕珠
2024年10月26日修订于枞阳旗山花苑
[这是2019年出版的《钱澄之年谱》,刊用的田间先生的画像]
2006年秋,我开始着手编撰《吴越钱氏镜水公支谱》,也从这时起知道,我们麦园钱氏五房,也就是我的嫡祖钱秉镐之弟钱澄之(初名秉镫,又名田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文学家和诗人,用现代语言说,他是文化、文学大家。他一生著述宏富,“诗歌古文满天下”,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委员会,从1994年起就开始整理并陆续出版先生著作,至2006年10月,《钱澄之全集》七卷全部出版发行, 我即网上全部购买学习研究。但在所有书上仅见一幅先生手迹,没有肖像,而与他同时期历史人物如方以智等,他们的著作上或有关研究文章上,皆有画像置于书之扉页或插图于文章中。 为此,我很纳闷,上互联网千方百计搜索,终无收获。我多么渴望能看到先祖的肖像啊,写点文章也能把老人家的画像放在上面,让广大读者分享。 天遂人愿,这一时刻悄然到来。2007年12月上旬,我从合肥新安晚报上看到一则消息,由省市学者、专家评定的安徽省一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星正式公布,且在合肥市星光大道为他们雕刻了大理石肖像,并作简介,供人们瞻仰。我们先祖钱澄之位居其中。这让我兴奋不已,有了这幅大理石雕刻像,便填补了研究先生资料的一个重要空白。 (上为合肥星光大道上大理石刻像原图)
我给家住合肥的钱双士老师打电话。双士先生,枞阳县仪山乡人,退休前为仪山中学高级教师,2007年初我编撰《镜水公支谱》去田间村拜谒烈公墓时,钱立华书记带我去仪山中学,与双士老师首次见面。我给家住合肥的钱双士老师打电话。 双士先生,枞阳县仪山乡人,退休前为仪山中学高级教师,2007年初我编撰《镜水公支谱》去田间村拜谒烈公墓时,钱立华书记带我去仪山中学,与双士老师首次见面。 我这次打电话,告诉他上述消息;告知我拟于近日前往合肥,拍摄画像。他也为之高兴,欢迎我去合肥并陪同我去星光大道。十六日上午,我即抵肥,双士老热情接待,并陪我坐公交车于下午四时到达星光大道。“一百位安徽历史文化名人之星”大理石雕刻像和简介,依次排列在灯柱下,钱澄之排在方以智后为第三十三位。我立即拍照,与双士老合影,第二天返回枞阳。因大理石雕刻像为线条式,作为先生画像交流、上刊物和书籍,还需要再加工。 于是,我将图片拿到枞阳镇渡江路,找到一位专门临摹人物肖像的大师,请他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将钱澄之的肖像画了出来。我看后觉得效果特好,惟妙惟肖,先祖钱澄之的肖像跃然纸上,我无比高兴。 之后,我将原拍照片和画像拿到时任县文联主席的钱叶全先生处,请他鉴赏,他连声称赞,说很好,很好。 再后来,在《枞阳杂志》和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出版的《枞阳历史文化名人》中,都刊用了这幅钱澄之画像。也从这时起,我将先生画像发到互联网上,插载研究文章和《钱澄之年谱》中。 发现钱澄之大理石雕刻像,并重新临摹成被学术界所认可的钱澄之肖像,用于编撰《钱澄之年谱》扉页或插图,是作为先生裔孙的我,在研究钱澄之领域中所作的两项贡献!我深以为荣和自豪! 同时,我要特别感谢钱叶全主席!他是枞阳县认可和在书刊中采用钱澄之画像、并通过《枞阳历史文化名人》《枞阳杂志》,把钱澄之画像推介到全省乃至全国的第一人。 钱田间先生,著名专家学者皆称之为明末清初大家,胸怀经世之才,只惜生不逢时。正如《枞阳历史文化名人》刊发钱澄先生画像所言:经世大志难酬,笔端风云涌动。人称酸辛诗史,更是学林大家。 他的画像将永久流传。 撰于2021年春于枞阳旗山花苑 2024年10月26日修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