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义 发表于 2023-4-2 08:47:54

皖江北岸桐枞庐三地四支南阳叶氏同根同源考略(五)

其二、有遗存的叶琛公衣冠冢古碑、道华公墓碑及朱氏夫人坟茔(实物证据)
1、“…时我始祖道元公尚避乱於徽州之婺源,闻父殁,奔丧南昌,从后负像归,道经桐城,爱岱鳌之胜,乃居焉。生子二:长福一,次福二。后道元公临老,复归婺源,遂终焉。后其子若孙,岱鳌山推福一公为始祖,叶家河推福二公为始祖,所由来也…”——《 叶氏谱序》〈乾隆十七年(1752)〉  
2、“…时始祖道华公尚避乱于徽州之婺源,闻父已没奔丧南昌,后负像归。道经桐城爱峡谷之胜,廼(同“乃”)居焉…”——《旧叙》〈崇祯九年(1636年)九世孙 玉芳〉
3、“道华,行兰四,生元末八月二十二辰时。…公宦游桐城,爱峡山之胜遂居焉。公葬祠后月角东嘴午向,妣葬祠后小塘东嘴酉向。”——峡山《叶氏宗谱》
以上是道元公、道华公家族宗谱记载的内容基本相同,作为叶琛之子,听闻父亲遇难,二人就从婺源赶赴南昌奔丧,之后背着父亲的遗像回家。特别是道华公家族《叶氏宗谱》上明文记载“…公葬桐城峡谷月山之顶,有碑。”这与现今发现的叶琛古墓碑正好相互印证。
叶琛古墓碑发现之处,也就是道华公当年的迁移落户地,现在是铜陵市枞阳县官埠桥镇向东村叶祠村民组。古碑的发现带有点传奇色彩。前几年,枞阳县兴修和尚桥水库到会宫镇的水利干渠,渠道开到月山脚时,从地下挖出来一块石碑。一开始没人把它当回事,粘满泥土的石碑就一直“靠边站”着,无人问津。这时,村里有个叫叶项的宗亲,小时候曾听长辈讲过先祖叶琛的故事,说叶琛是明朝的开国大臣,就埋在月山山顶。出于好奇,他叫上建国、六生、和平三个本家,肩挑手拎运水给石碑清洗。清洗之后,石碑字迹慢慢显露出来。为了验证它,他马上找来家谱查看,果不其然,最终得到证实。
叶琛墓碑从外观看,碑身大小为:高120㎝×宽45㎝×厚15㎝(含埋入土中的20㎝)。从石碑的磨损程度看,年代比较长,至少有五、六百年;看料质是本地的一种麻骨石。虽经历岁月的消耗和自然界日晒雨淋的侵蚀,碑面上所刻的阴文还依稀可辨,上面镌刻着“明敕封南阳侯葉琛墓”字样,字体不是十分的工整,但是看不到碑额和落款了。
紧接着叶项等四人,又根据族谱记载信息,找到了道华公坟冢和墓碑。道华公坟墓葬在月山脚东南角,与其家族宗谱上记载的“公葬祠后月角东嘴午向”信息一致。墓碑从外形看,碑身上圆下方、整体完好。碑身尺寸大约为:高120㎝×宽45㎝×厚25㎝(含嵌入混凝土中的20㎝)。石碑正面三方环绕5公分宽边,刻字部分呈凹陷平面,也是阴文碑刻,碑上刻有“明敕封始祖道华大王之墓”,右边落款是“万历五年春月 十世孙 仝立”。字迹不好辩认。经查“万历五年”就是公元1577年,处在道华家族一修谱和二修谱之间。按每代人均20—25年推算,十分吻合。道华公墓碑的出现,更进一步证实了叶琛与道华的父子关系(世袭封号)。
当地宗亲说,在月山顶上还葬有朱氏夫人坟墓。根据谱记,琛公为侯爵,朱氏夫人也受过皇封,贵为一品夫人,坟墓一定很有讲究。但是朱氏墓前的石碑已深陷泥土之中,因年代久远字迹全部风化。现在,只能零星看到散落山中的石狮、石猴等物件。
“峡山叶”后人还绘声绘色地讲述:听祖辈们说,过去他们祖上在此建过两次“叶氏忠烈祠”,祠堂呈徽派建筑风格,雕梁画栋,非常气派壮观。祠堂共有三进,第一进为祠堂门楼,大门上挂有“叶氏忠烈祠”匾额;第二进是享堂,门头上悬挂有御封“南阳郡侯”牌匾,神龛里面供奉着钦赐的“丹书铁卷”;第三进是寝堂,安放着本地的列祖列宗牌位,供祭祀用。不过,忠烈祠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只能在族谱上,一览其印制的平面草图了。
其三、道华公后人流传的口书
据道华公后人口头讲述,他们家世世代代口口相传下来:元末明初,先祖叶琛和刘伯温、宋濂、章溢四人,经胡大海极力举荐,被朱元璋从丽水请到南京作为座上宾,入住礼贤馆。朱元璋称呼他们四人从来不叫名字,而是尊之为“先生”。刘伯温随军当了军师,宋濂当上经师后又当上太子朱标的老师,叶琛和章溢被授为营田司佥事(见《明史》卷四十七)。闲余,朱元璋召见叶琛,“讲明经史、访论治道”,叶琛的言论让朱元璋感觉“时有裨益”。1361年8月,朱元璋亲率大军,准备进攻陈友谅占据的江州(今江西九江),刘基说:“昨观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后,此胜师之兆也。”江州果然被一举攻克。十二月,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平章祝宗派使者到江州见朱元璋,表达了投降之意,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原先的军队要继续留在龙兴(今南昌),不能改编到别处。朱元璋当时答应了。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正月,胡廷瑞派外甥康泰到江州投降。朱元璋率大军从九江出发,前往龙兴。同时,朱元璋改龙兴路为洪都府,任命叶琛为洪都知府;不久又任命邓愈为江西行省参政,万思诚为行省都事。叶琛上任不满两个月,胡廷瑞原手下祝宗、康泰不满被朱元璋调防,两人的船行到女儿港时,半道杀回反叛,丢掉朱元璋的吴军旗帜,拦截了一艘布船,以布为旗,掉头进攻洪都。黄昏时分来到南昌城下,一举攻城,突破城门。洪都城原本就由这些叛军守护,军力十分空虚。此时,邓愈正在洪都城中原来的廉访司居住,听闻叛军已经进城,在数十名骑兵的保护下仓促出逃;他们一路上且战且走,几十名亲兵多数遇难,邓愈连续换了三匹战马,最后换上其养子的座骑才得以从抚州门逃脱,逃回建康(南京)向朱元璋汇报去了。而尚在洪都城中的行省都事万思诚和南昌知府叶琛,率手下竭力而战,终被叛军执获。祝宗、康泰劝降叶琛和万思诚,遭到两人破口大骂。没过几天,二人被害。只可惜先祖叶琛的治民之才还没有来得及为大明朝施展,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道元、道华二人听说父亲慷慨就义,赶往南昌奔丧。此时父亲叶琛尸体已被官府收殓,准备从水路运回丽水老家安葬(因宋濂在《故诗人徐方舟墓铭》中云“浙西四贤”出婺州到南京走的路线就是水路:“出金华双溪,买舟溯桐江而西,过安徽,后沿江(长江)至金陵”);道元、道华两人只好把父亲穿过的染血铠甲、衣袍包裹妥当,放上马背;二人请画师画上一张父亲的遗像,一路背在自己身上。当人马走到桐城峡山时,马匹被累死在月山脚下的水塘边。血衣自然无法带回,兄弟二人只好将父亲的血衣,草草就地掩埋。等料理完后事,道元、道华闲下心来再浏览峡山,发现环谷皆是山岭,风景秀美如画,于是产生了要在此安家的想法;他们动身继续向东北赶路,走了大约三、四十里路,来到桐庐交界的岱鳌山下,看它也很形胜,适宜于人居,同样存心于胸…
没料到几十年后,当他们一家从金陵避乱到婺源,再从婺源外迁图谋发展时,俩兄弟自然想起了当初安葬父亲血衣的峡山和铭记于心的岱鳌山了,于是就向母亲和大哥极力推荐皖中桐城。所以四兄弟先后迁徙于此。道元首先卜居岱鳌山;道荣鉴于一直在南京经商,所以就迁到桐城西门余家冲,后购置田地占籍项家河;道华占籍峡山;老小道蔚一家同母亲先落脚南陵,过了几年,见其他三个哥哥都定居桐城,为有个照应,也迁至柳峰山北边的柳子寺(现属枞阳县白柳镇)。道华来到峡山站稳脚跟后,重新择地(月山)埋葬了父亲的血衣,并在衣冠冢前立上石碑,便于后代子孙祭祀。母亲朱老夫人寿终正寝后,自然也埋在父亲的坟旁。
当地宗亲还津津有味地说,月山脚下原本就是一条官道。明清两朝凡是路过此地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上七下八”(指上自高甸开始至下面官埠桥结束,共十五里路程)要步行,以示对南阳郡侯的敬重。去年道华公后人齐心协力出钱出力,在月山脚下建起一座“纪念亭”,把叶琛的古墓碑供奉于亭子中央,精心地加以保护起来,并把它视为文物保护点逐级申报。目前已获批枞阳县文物保护点。
不过,我对两家谱上都提到的“…时始祖道元公(道华公)尚避乱于徽州之婺源”这一说法提出质疑,需要勘误。那时,叶琛一家应该不是“避乱在婺源”,而是生活在“南京”,这才符合情理。因为:一是从叶琛当时的年龄、官职和所处的生活环境推断,朱夫人带四个儿子和叶琛应当在南京家庭团圆了。1360年3月,叶琛和刘伯温、宋濂、章溢脱离元廷,被朱元璋正式聘请至建康(南京)做官。叶琛时任营田司佥事(恢复农业生产,垦荒种田提供军粮),官阶不高但待遇高。他从一个行省元帅忽变为一介文官,原来整天要带兵厮杀在战场,现在被换防至“大后方”,难得享受到如此的“安稳和清闲”。把妻小接到身边,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天伦之乐,理所当然。另据道荣公宗谱记载,“道荣商于金陵(南京)上清河(建邺区兴隆大街有上清河社区)”,说明长子道荣已在南京以经商为业。这不就前后验证了吗?二是打开地图,查看一下江西南昌和婺源、安徽桐城、江苏南京,三省四地的区位,南昌和婺源于明初虽不属同一个省份,但是根本不需要绕道安徽桐城而舍近求远。为此,道元、道华要路过桐城,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桐城位于南京往返南昌的路途之上,他们是回南京的“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皖江北岸桐枞庐三地四支南阳叶氏同根同源考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