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发表于 2010-7-17 11:53:56

佛心慧语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常常原谅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蒲城大郑 发表于 2010-7-17 12:29:36

我就经常干这样的事。

德尔惠 发表于 2010-7-17 12:57:25

恋曲1998 发表于 2010-7-17 13:11:27

回 楼主(2010) 的帖子

经济的基本假设和前提是:人是理性的,即人是自私的,逐利的,而资源是有限的,即利益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当然就要动脑筋了。呵呵额

胡杨 发表于 2010-7-18 08:38:08

人都是寛己严人。通病,不过也不是普遍。

寒风 发表于 2010-7-18 08:45:09

目光有长短,处事有境界。
1、个人利益最大化。
2、利益的均衡点。纳什的理论,现代经济基础。
3、不以物喜不以己忧。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心中无物身外无物。

胡杨 发表于 2010-7-18 08:54:59

昨天看到一网友的心情:我有利,客无利,则客之不存;客有利,我无利,则我之不存;我利大,客利小,则客之不久;客利大,我利小,则客久我利久.

寒风 发表于 2010-7-18 09:06:10

回 6楼(胡杨) 的帖子

经济利益的损失用精神利益来补偿,求得均衡点。

胡杨 发表于 2010-7-18 09:31:48

回 7楼(寒风) 的帖子

不管是经济还是精神,都不能只利己或只利人,均衡为上、为久。

寒风 发表于 2010-7-18 09:34:11

回 8楼(胡杨) 的帖子

人类永恒的追求。既是永恒的追求,那就是永远达不到的境界。

胡杨 发表于 2010-7-18 09:37:51

有永远达不到的境界,才会有追求的动力,不然没有梦想去追求,为何而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心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