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OU)山镇即将改名,成为历史?
在长江之滨的安庆市枞阳县,有一个以此字命名的镇,名叫(音:ou)山,历史上这里曾人才辈出。
然而在网络时代,这个独有的生僻字,却难有立锥之地,常用的字典里查不到,互联网上搜不出,当地村民驾照上的乡镇地名甚至都是空白。百姓的生产生活、政府的公务活动都因此受到了影响。
于是一场来自民间,自下而上的要求政府改名的呼声越来越高。
致信县长要求改名
2010年5月13日,一封要求为镇改名的建议书,摆在了枞阳县县长何谦的案头。
常年在武汉打工的枞阳县“ou”山镇村民唐胜明向枞阳县县长电子信箱发去了建议书。上面说,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办公手段和交流工具,然而由于字太过于生僻,电脑字库里没有收录此字,给百姓甚至政府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他强烈呼吁有关部门以合法的方式,将乡镇的名称正式改为“藕山镇"。县长何谦看后立即批示:“请枞阳县民政局阅复。”
而不久前,枞阳网民还通过中安在线网上问政栏目向安庆市委书记、市长发去了类似的疑问:为何一个5万余人口的大镇,在互联网上却没有一个体面的全名,只能用拼音“ou”代替。
查遍字典难觅此字
“ou”字究竟为何意?如何发音?
记者查遍了手头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辞典、辞海等,均没有找到该字,最后记者不得不求助于枞阳县委宣传部,对方说,康熙字典里曾收录该字。在康熙字典,这样解释“ou”字:为山名,一在江苏、一在安徽,读偶音。
网上闻其声不见其形
“ou”山镇在哪里?当地的概况又如何?由于记者的电脑里打不出字,于是记者粘贴了一个造出的在百度上搜索,却发现字立即变成了一串乱码。
在枞阳县官方网站——枞阳县政府网和枞阳在线,记者看到有关“ou”山镇的新闻都用汉语拼音ou山镇代替。而枞阳县的民间网站,“ou”字常用两种替代方法表述,一是用拼音:ou,一是用谐音:藕。
生僻字带来烦恼
6月18日,记者来到“ou”山镇,这里位于长江北岸,距离枞阳县县城东15公里。
影响对外交流。枞阳县山镇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由于“ou”字过于生僻,电脑字库里都没有收录。他们现在通过互联网交流都被迫用拼音ou代替“ou”字。但即便如此,对宣传“ou”山镇还是非常不方便。“ou”山镇镇长曹宗南告诉记者,当地政府的电脑里大都造了“ou”字,但只能限于内部有限的范围使用,但通过互联网对外交流,只要对方电脑字库里没有造这个字,就识别不了。
给百姓生活带来不便。当地一位姓汪村民告诉记者,由于公安部门电脑系统里没有收录“ou”字,打不出来,他们办理的驾照住址一栏,乡镇名称都是空白,“外地人看了还以为是假证”。
一位常年在外打工的枞阳县“ou”山镇村民说,外地几乎没有人认识“ou”,都以为是个错别字。他现在向别人介绍家乡都说是藕山镇。
山地名有来头
据“ou”山镇镇长曹宗南介绍,在唐代,当地山上有江匪。懿宗皇帝派阮况(京都长安人)率兵来剿匪,纵火焚山,匪灭民安。懿宗以阮况镇匪有功,封为镇江南大将军,阮况易名阮枞(镇)江,并旨阮将军就地休憩定居,成为山下阮氏一世祖。
后阮氏修宗谱,认为将军之名,应与山并举,山中之匪已了,在“凵”中加上“了”字,而山之原始名莲花,花下有藕,于是将山名读“藕”山。
据了解,“ou”山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养育了阮况、阮大铖、丁岱岳、钱田间、程学启等历史名人。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有古遗址、古碑刻、古庙刹、古建筑、古佛祭具、古墓地等。景点“ou山八景”更是远近驰名。
当地网友热议改名
“ou”山镇是否应该改名,近一年来,在枞阳民间争论不休。记者在枞阳县多家网站看见,相关的帖子十分热烈,网友的观点分成两派,其中建议改名的呼声最高。
一些网友认为,用拼音ou代替“ou”,给当地对外交流造成了很多障碍。电脑字库的字都是经国家语言委员会经专家考证等一系列程序论证的,“ou”是生僻字,专家认为是不规范的字,才没有让其进入字库。现在是网络时代,要顺应时代潮流,历史传承的地名,可以用纸质的形式保留。建议“ou”改为谐音字藕。
另一些网友则认为,一个地方的地名不能因为生僻字就乱加改动,每个地名背后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且现在电脑不能输入的字很多,不能输入电脑的字不一定都要改。
镇政府呼吁专家援手
“ou”山镇镇长曹宗南告诉记者,山的地名,有上千年历史,当地群众已经习惯这个称呼。他希望通过安徽商报请电脑专家想办法帮助“ou”山镇5万多群众破解这一难题,让“ou”能够拿到网络“通行证”,如果技术上有困难,他们将考虑征求民意改名。
枞阳县民政局局长齐大忠说,他们对此事非常重视,改名一事属于村民自治范畴,他们将在近期联系“ou”山镇政府,召开村委会主任会议,对改名一事进行摸底调查,如果多数人希望改名,再进行村民表决会议,如果过半数村民支持改名,则通过逐级申报,由省政府批准后就可以改名了。(安徽商报) 要不改成新开镇如何 改名好,有利于生活和工作,支持 了山之事终于可以了了 我一直习惯说是藕山呢! 其实也就是windows里缺少点即定约定的东西而已,微软发个升级包或者补丁的事。我们肯定能找到解决方法,要改也是微软改,犯不着为了一个外国人做的系统来改变本土地名。
微软的根据是GB2312-8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汉字信息交换用编码,全称《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6763个简体汉字、682个符号]以及后来的GBK[ 汉字国标扩展码,收录汉字21003个、符号883个,并提供1894个造字码位,简、繁体字融于一库]和GB18030-2000[收录了27533个汉字],[GB 18030-2005收录了70244个汉字]来设置的。并不是所有的操作系统都默认装配以上字符集。
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下载查看了最新的GB18030-2005,从其中便找到这个字编码Oxaa309533,GB13000编码为20676。
那么就是说,如果在微软的新系统支持这个新的字符集,我们就可以调用这个字了。不过,要想调用这个字,还需要输入法的支持。要不然,每次输入都得从“字符映射表”里找。
得干活了。晚上再看有没有时间给解决这个问题。 引用第2楼蒲城大郑于2010-06-21 14:34发表的:
改名好,有利于生活和工作,支持 images/back.gif
换个字就好了,不然以后哪是哪把人搞晕了。就爱折腾。 改了好,早改早安生 好事儿 以后不怕这个字打不出来了 一个地名,就有一段历史渊源,还是不改的好。 还是要尊重历史,不改为好。其实,这只是个技术问题,在数据库里造这个字似乎并不难。 引用第1楼曼联于2010-06-21 14:29发表的:
要不改成新开镇如何 images/back.gif
要不改成海螺,更切近
这个字是可以输入的。
OU山的OU字存在于GB18030字符集四字节段,在CJK扩展B段映射这个字。通过安装这个字符集,是可以不使用造字程序生成这个字的。在微软未来的系统或升级包中,如果默认装配这个字符集,那么在每台电脑上就会自然输入和显示这个字。
稍后,我会做一个相关的压缩包放置网站,让大家在本机上都可以正常显示这个字,这对尤其机关文印室和打字店确有帮助。另外,建议站长在服务器上安装这个字符集。
GB18030-2005中收录了这个字。因为四字节段为非强制安装,所以微软没有在系统中装配。
装配CJK扩展B的电脑,在UNICODE编码里输入20676就可以输入这个字。
回 13楼(寒风) 的帖子
这家伙太专业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