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 发表于 2010-6-19 15:43:30

家之随想

家,令我向往的天堂,梦幻世界的依靠,滋生我一切向上的源泉。家,庄严高大的心灵影子,伴随我成长的脚步,从未离去。家,思想奔放疲劳时的回归之路,化解世间反物质影响,永远造就着阳光灿烂的明天。家,黑洞般的包容,吸纳万物,包容一渺小的我......很小时候就理解家对我意义何谓,那时就开始构建自己的家,只属于自己的家。
  奔波人生茫茫路上,数不清的人原以为找到自己的家,愿意的认为那是能够安顿自己的家,却多少人又最终继续起航。熟不知,那为此撕心裂肺的家只不过是一家龙门客栈。幸运逃生存活之人不但没能庆幸上天眷顾,却终日沉迷,活在那迷美蛇蝎的过去。经历多少年后,才知道那只不过自己一厢情愿构思下的过去,一切一切都是自己编出来的,却从不如此想,借用他人的影子拼出一个家。笑话,一个娱乐自己的笑话,有时想想,梦里都会笑。
  我的家,虽虚幻空洞但拥有着。爱情,就是家的地基建设,地基牢固了,也就决定了这个家能够敌挡5级以下的风暴。爱情的浓厚度代表了地基的深度,因此也就有人会把红酒比着爱情,浓浓多年纯酿,品一口总是让人人自醉,然而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有的人天生注定酝酿失败,被遗忘在酒缸旁的槽堆中,久而久之,每日只能与苍蝇为伍,也就多了一种“屎克郎”式变态爱情。
  爱情鸟巢的完美筑巢只迈出第一步。有人说,人生路,只要迈好前进的前三步,后面几步也就简单了。诚信、执着、孝顺、和睦、关爱、尊重宛如家庭六大支柱,俗称“六脉神剑”。也只有当六剑剑气齐发,光茫四射,如神之光茫俯照,我们才能沐浴美好心灵之家。
  诚信:生活的天空下需要双方的诚信,不欺骗,不说谎,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在,长长的人生路,任何一次小小的欺骗都将是通向坟墓的捷径。
  执着:对他(她)感觉的执着,对爱情的执着,对家庭的执着是融化你我的烈火,最终达到你就是我,我就你的合二为一的境界。
  孝顺:家庭传承的源泉,代代相传的榜样,三个家庭的和睦共处的催化剂。却很多人只孝顺自己的父母,忽视自己爱人的父母,好像他的父母做的都是应该的。孝顺,不只是孝顺她的父母,也要孝顺他的父母,孝顺和爱是一样的,都得双向,一方的偏袒都伤害着那个大家庭。
  和睦:中国素有家和万事兴,合气生财的说法,和睦的家庭是人人安全的避风港,是爱情甜蜜小屋的结晶,是心灵最终的归宿。和,阴阳相平衡点,家的理想状态。
  关爱:关心爱护愿和你共生的人,人生短短几年,真正愿意一起过一辈子的人没几个,能遇见的更没几个,遇见了能了解这点的又没几个。所以,趁活着有知觉的时候,多向枕边人表达你的柔情爱意。
  尊重:总有一些人在筑造爱情地基的时候对人生旅途另一半表现出万分的尊重,却在此后,如川剧的变脸一样,一分能够变化多张面,辱骂,挖苦,嘲笑,抱怨,热讽,强迫,威逼。等等,如滚滚沸水涌向曾经誓言中的爱人,造就一个又一个的鬼丈夫。
  家的支撑柱构成完毕,剩下的就缺一包容的屋顶,家的完成更需要双方都有一颗宽容的心,包容他的错,包容他的不足,包容他的做法,包容他的习惯。相处的两人必然是不同的两人,要是都希望对方都按自己想的,要的那样做,那样想,到最后才知道自己不过是和自己过了一生,和自己的影子组了一可笑的家庭。合二为一的家庭,不但要你是我,更要的是我是你。也有人总说自己有容忍对方,可是家庭还是破了,却不知道容忍和宽容是两个不同的境界。容忍,用这词已经代表了你对他的态度是忍,是忍受,当忍无可忍时也就无需再忍了。所以,面对你不适应,不舒服的时候,多用包容,宽容,不用容忍。
  沟通,开启家庭的钥匙。
  家是美好的,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没有我的家。

午夜 发表于 2010-6-19 17:13:05

家,心灵的港湾!

曼联 发表于 2010-6-19 18:25:12

诚信、执着、孝顺、和睦、关爱、尊重

我想有个家

胡杨 发表于 2010-6-19 18:45:53

家是你时时惦记的地方,最想回去的地方。

枫叶红 发表于 2010-6-19 20:05:25

家是美好的,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还是自己安排自己的的家。也只有自己才是这家的钥匙!我的世界,我的生活我做主!

千与千寻 发表于 2010-6-19 20:13:46

我的世界,我的生活我做主!

看到你说这样的话,为你高兴。

千与千寻 发表于 2010-6-19 20:14:53

家的完成更需要双方都有一颗宽容的心,包容他的错,包容他的不足,包容他的做法,包容他的习惯。

田心 发表于 2010-6-20 09:21:06

家是爱的港湾!

胡杨 发表于 2010-6-20 09:33:47

家使盛爱的地方,它就像是黑暗里点亮的启明灯,给予指引的方向;
它就像是寒冷冬天里的一团火焰,给你取暖的源泉;
它就像是一壶老酒,越放越香醇,在你需要的时候喝下去,从头到脚到心窝里都是暖洋洋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之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