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镇“四抓”扎实做好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麒麟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的作用,引导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稳步开展,“四举措”谋划全镇非公党建新思路。抓调研,明思路。该镇专门成立排查组对辖区内参与兴办的多家非公企业、经商或在非公企业中务工的党员进行普查登记,建立完善《麒麟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信息库》和《麒麟镇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信息库》,不断推进党组织建设“双覆盖”,截至目前,组建了2个党支部,共有贫困人口32人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务工,3名贫困学子受到非公企业主中的爱心人士捐资助学。
抓服务,重引导。指导和帮助企业党组织明确“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服务大局意识,按照“企业需要、业主支持、党员欢迎、职工拥护”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深入企业进行实际指导。严格发展党员标准,规范发展党员程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深入开展“双培三帮带”活动,落实入党积极分子接续培养、预备党员接续考察工作机制。截至到今年10月,共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20个,新安苗木合作社党支部新发展1名党员。
抓载体,增实效。大胆创新活动载体,积极组织、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经常性地在企业党员中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鼓励镇域内非公企业举办普法讲座,组建文艺宣传队,设置读书点,丰富企业文化。在面对今夏特大洪灾的考验面前,麒麟镇灾民转移安置工作人员在对灾民进行走访时,发现灾民在解决食宿问题后无事可做,整天只在房间聊天、睡觉、玩手机,闲暇时间较多。针对这种情况,灾民转移安置工作小组负责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灾民在安置点能就业增收,工作小组通过多方谋划协调,开展非公有制企业来料加工进安置点活动,对灾民有就业意愿和乡镇服装加工企业来料加工点进行调查摸底,双管齐下,一方面争取来料加工点的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灾民,寻求合作契合点,最终在乡镇服装加工企业筛选出了二家非公有制企业来料加工厂进行合作。在麒麟镇梅花小学的灾民安置点的妇女们一边和正在干活的姐妹们聊天,一边从由非公有制企业来料加工厂负责送到安置点的来料加工服装在安置点缝制,每件可以赚24元,手麻利的一天可以缝制两件。实现了10余名灾民现场就业。
抓典型,促共建。巩固提高老典型,培育推广新典型。选择有代表性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机关、站办所或村党支部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制度,创造条件,帮助和带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今年岱鳌村结合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新组建由大鹏牧业、宗林木材组成1个非公企业党支部,签订了支部结对共建协议,形成了互融互建、联帮联带的党建新格局。“支部结对共建协议是按照党建引领、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系统谋划、统筹协调,构建以岱鳌村党总支为引领,农村支部、非公企业党支部、产业党小组和基层党员参与的党建共同体。”该村总支书记姚钱尧说,以后还将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交流学习的平台,拓宽和丰富“三会一课”内容、形式、阵地,以体验式、开放式的党日活动为主,共同开展环境治理、关爱老人、助学济困、脱贫帮扶等活动。(姚自强)
页:
[1]